修墓 其十二
芟草憂荊棘,蒙蘢墓道侵。雨多崩馬鬣,云重失牛心。自作碑辭拙,誰題筆勢深。先人潛德在,光曜滿空林。
芟草憂荊棘,蒙蘢墓道侵。雨多崩馬鬣,云重失牛心。自作碑辭拙,誰題筆勢深。先人潛德在,光曜滿空林。
斷檻欹簷風雨頻,不逢心賞為重新。
依稀疊嶂宛如畫,憔悴垂楊今復春。
一闋高歌長在耳,后來佳客復何人。
悠然未盡云煙思,不見揚州十里塵。
游宦歸來似系匏,偶依河渚寄衡茅。
以貧為樂漫喜酒,與世無求非絕交。
倚杖靜聞風過竹,枕書閑看燕爭巢。
卻憐多事揚夫子,更為玄文作解嘲。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綠水流。
綠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湖南舊說老楊岐,失卻金毛師子兒。
江南江北無覓處,龍門今日順風吹。
順風吹,啰啰哩,水急風高下釣磯。
曠大劫來離眾苦,心心永斷諸分別。
聞處真聞實不聞,說時雖說常無說。
法身普現凡圣等,耳根采聽音聲絕。
娑婆最有大因緣,一念清涼除惱熱。
客行寒食路,春晚上饒城。
野寺鳥烏樂,山蹊荊棘生。
人隨乘雁集,地隔一牛鳴。
俛首征途內,官曹何日清。
開一片田,密密綿綿。
兩頓粥飯,其道自辦。
山僧一夏,與諸人相見。
自是諸人不薦,若或薦成一片。
是什么一片,看取當門箭。
淮夷之珠照夜明,泗濱之石聲泠泠。
昔時大禹致方物,神光玉色羅廣庭。
比年入獻多豪英,褒雄妙思相憑陵。
飄飄束書去觀國,瘦馬踏雪須垂永。
長廊白晝天宇清,落筆冉冉風云生。
千官拱笏赭袍近,碧溝新柳黃鸝鳴。
金撾虎士傳姓名,魚龍卷尾隨雷聲。
州人洗眼望歸期,會約春風載酒迎。
打動龍門鼓,喚起鐵馂餡。
請君一咬破,山僧豈相賺。
先師曾得力,滋味今不減。
若也不柰何,好個鐵馂餡。
世人不識我,求我以形容。形容不相似,徒觀紙上龍。
若要識得我,問取主人翁。主人好家業,物物要安藏。
六兄夸藝術,三母足溫良。南廳善書算,北庫多財糧。
住來但覺久,懶去問張王。君若一識得,與汝同屋梁。
若論佛,祇是當人更無物。
若論頂,晝夜舒光照前境。
若論心,看時無相用時深。
若論經,解語能言不是聲。
若論齋,所為所作盡和諧。
若論愿,猶如身在龍門院。
若論了,無慮無疑心皎皎。
心皎皎,增添福壽災殃少。
論量功德廣難思,須彌未大滄溟小。
大士安禪地,千松塔院春。
門深松檜老,事古歲時新。
人禮香燈夜,鳥啼花雨晨。
祇應禪石上,去住亦通神。
剪媙無多日,星星已數莖。
不空年可諱,端與事俱生。
安得馬肝石,未嘗甘露羹。
有情憐陸展,解與小兒爭。
山邊清氣擁祥氛,遺跡流傳漢史存。
金殿已頒新號美,劍崖猶隠舊痕昏。
據簷焚鼎驚魚市,浮蓋呼風過海門。
千里陰功誠不淺,紛紛余事豈須論。
漸入臨淮路,移舟每問津。
行行風逆水,處處雨隨人。
啼鳥如留客,幽花忽見春。
白魚不論價,沽酒莫辭頻。
迎日出門去,已覺披煙霧。
冒月望山歸,重露濕禪衣。
心悄悄,步遲遲。
無孔笛,再三吹。
哩哩邏,邏邏哩。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猶唱翠眉低。
君更聽,莫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