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一二首 其九二
迎日出門去,已覺披煙霧。
冒月望山歸,重露濕禪衣。
心悄悄,步遲遲。
無孔笛,再三吹。
哩哩邏,邏邏哩。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猶唱翠眉低。
君更聽,莫狐疑。
迎日出門去,已覺披煙霧。
冒月望山歸,重露濕禪衣。
心悄悄,步遲遲。
無孔笛,再三吹。
哩哩邏,邏邏哩。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猶唱翠眉低。
君更聽,莫狐疑。
迎著朝陽出門去,已感覺像是置身于煙霧之中。頂著月色望著山巒歸來,濃重的露水打濕了禪衣。內心寂靜,腳步遲緩。吹奏著無孔之笛,反復吹奏。發出哩哩邏、邏邏哩的聲音。游子剛聽到這聲音不禁淚濕衣袖,佳人還在唱著歌,眉頭微微低垂。你再仔細聽,不要遲疑。
偈頌:佛教中僧徒唱誦的詞句。
披煙霧:形容一種朦朧、虛幻的狀態。
冒月:頂著月色。
重露:濃重的露水。
悄悄:寂靜的樣子。
無孔笛:佛教用語,象征一種超越言語、難以言說的境界。
游子:離家遠游的人。
征袖:游子的衣袖。
佳人:美麗的女子。
翠眉低:形容佳人憂愁的樣子。
由于“偈頌”多為佛教僧徒唱誦以表達禪理感悟之作,此詩創作背景或許是作者在日常修行中,于清晨出門、月夜歸山的經歷中有所感悟,通過這首偈頌來傳達自己對禪境的理解和體會。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與佛教修行環境相關。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傳達禪理,通過描繪日常的生活場景,展現出一種寧靜、超脫的禪境。其突出特點是將禪意與生活場景相結合,語言質樸而富有深意。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頌有助于修行者領悟禪理,具有一定的宗教和文學價值。
大業繁華地,荒涼一梵宮。
煙云猶夙昔,粉黛已成空。
今古興亡事,循環宇宙中。
知人與論世,端屬在儒衷。
坐對崆峒帥府開,尚書元是濟川材。
才看劍履從天下,倏見旌旗照海來。
兵衛半年虛抱戟,公堂今日共銜杯。
文昌暫照東南地,已覺光輝近上臺。
閥閱清華自職方,長才重蒞古池陽。
刑曹借箸邀宸眷,秋浦分符定廟堂。
熊輅聲聞舒驥足,朱旗色映快龍光。
公余寄興耽文字,彩筆仍流翰墨香。
復此云山飲,吁嗟空自勞。
三回看杞菊,兩度嘆蓬蒿。
昨者唯傷李,如今更憶曹。
海陽真俊逸,一等野墳高。
晴窗棐幾風日舒,呼童汲水供蟾蜍,涓流入研玄穎濡。
一蟻蠢蠢爰來趨,須臾十百與之俱。前后有行不亂逾,宛若徙穴舁腐余。
想應燥吻唇頰枯,清夢思欲吞江湖。搖尾羞作涸轍呼,奮迅恰如東海魚。
物生天地小大殊,饑食渴飲皆同涂。矧爾有靈非至愚,大槐南柯名利區。
一夢而覺驚幻虛,爾其聽我毋睢盱。爾吭既沃腹既腴,歸安其藏勿浪逋。
階前群兒政嬉娛,以指劃土縻爾軀。
嘗閱淮南圖,蕭蕭草屋少人居。及讀廣陵集,惻惻我心欲垂泣。
吁嗟戀鄉國,生死不肯去。邊笳才一動,殺幾先此土。
可憐此土人,父子無白頭。不死于饑即死戰,性命只在道旁溝。
更聞維揚有鬼市,銅錢須臾變為紙。都緣白日殺人多,所以冤魂有如是。
君侯壯思凌云空,青衫匹馬戎幕中。當時轅門眼所見,長歌短歌淚如線。
少陵嶇崎夔峽路,一切悲愁托詩句。至今太史不足憑,惟有此詩為可據。
紹興辛巳淮楚功,紛紛予奪或異同。他年石渠訪遺事,為說東陽有蔚宗。
云可有無水,風能奔走沙。
蟠深鳴老?,飛倦落長鴉。
地有湘頭尾,山無楚正斜。
人間與天上,何處礙浮槎。
一聲哀管水邊聞,忽憶秋風留月軒。
洛下書生來問字,襄陽耆舊亦過門。
游梁無限通宵話,訪戴如今何處村。
縱使鸞封到幽垅,白云荒草不堪論。
辦能開飯店,誰怕肚皮寬,說甚方便不方便。
先入南湖門,次入南湖室。
吞底熱鐵丸,吃底洋銅汁。
本色人到來,沙糖更澆蜜。
天斲神剜不記年,洞中風景異塵寰。
江波蕩漾青羅帶,崖石虛明碧玉環。
地接三山真跡在,天連合浦寶珠還。
重來恍似乘槎到,慚愧云門夜不關。
謝安舊宅翠云環,復見新墻月樣彎。
市近豈容三島客,樓居須向九仙山。
去天尚鬰金門步,計日催歸玉筍班。
好與衣冠添盛事,一門三府照人寰。
我卜我居,游息在茲。有榮者木,日封殖之。本根既固,發生以時。我時傾瞻,中心慨而。
維人之生,孰本孰根。惟皇降衷,天理具存。是曰成性,道義之門。欽斯承斯,大化以敦。
嗟彼世人,自安淺陋。德不圖新,惡或念舊。有干惟祿,有覬惟富。孰能毅然,不為利疚。
我懷師訓,罔敢失墜。匪道曷從,匪義曷畏。圣門雖遠,率焉以冀。庶幾疲駑,久亦告至。
江漢之會,中具五民。見異而遷,乃喪厥真。相彼樊山,我行所因。有閑其壤,問彼居人。
方時清明,家自為稷。其藪其浸,其動其植。孰為使民,有田不穡。亦惟蒲魚,恃此鮮食。
歲運周回,景躔西陸。帝籍重開,天顏逾穆。耕事將起,毋荒游逐。凡我農官,戒民宜宿。
戒民伊何,美成在久。譬彼射侯,則求其耦。驅率慵墮,轉緣南畝。數耘疾收,在而心手。
農亦有書,匪藏金匱。盍耕如莘,盍馌如冀。桑蔭清好,濁醪日至。已勤而食,則無所愧。
勿謂此州,遠連邊鄙。我疆西北,盡其四履。風雨順時,日星循軌。屢豐作頌,以致歸美。
深夜步秋檐,明月照石階。
所憶不可見,乃愛徒興懷。
我欲掛天帆,長江風浪摧。
我欲跨綠耳,蒼林煙雨回。
只有坐長想,佳人安在哉。
何時覿來袂,雙目冏冏開。
別駕歸來日,連年哭九原。
白頭如此母,丹旐只諸孫。
燈火檳榔市,簫笳梅子村。
比鄰惱鵝鴨,還阻吊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