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都督
袖有丹蛇裘紫貂,威名千里折天驕。陰山此去干城重,褒詔重重下九霄。
袖有丹蛇裘紫貂,威名千里折天驕。陰山此去干城重,褒詔重重下九霄。
湖畔三頃秫,釀成聊獨斟。
積薪傷汲直,求舊感遲任。
夢里牛山峻,吟邊鴈泊深。
兩鄉明月夜,應照舊登臨。
長珮高冠集翠裾,華途落落僅題輿。
官無小大皆行己,理有是非寧問渠。
賦似長楊猶悔作,材如雄劍獨藏余。
方相掩淚催歸去,遺稿空存子政書。
三邊頭緒正相尋,云氣模糊尚積陰。
已喜龍荒通漢使,更須帝夢起商霖。
功名本自于人薄,家國相關此念深。
共指岷峨祝公壽,鬢華未聽曉霜侵。
銀河耿高樹,璧月流中庭。
有聲西南來,厥聞浩以盈。
或泠泠為風,或殷殷如霆。
元戎嘯中軍,猛士赴敵營。
但聞人馬行,弗省金鐵鳴。
天地始氣肅,乾坤亦塵清。
豈有一草木,而不知秋聲。
一春煙雨盡愁端,晴日郊行尚怕寒。
芳草被堤風信過,雜英滿甸雪泥干。
劉郎去后花無恙,杜牧來遲春漸闌。
明日為君開社甕,莫教人倚玉欄看。
自乞銀符守漢嘉,就持漢節問梅花。
庭扉訟少閑徽棘,堰水流多漚纻麻。
論擊回邪羝觸角,化銷彊暴鼠無牙。
更看植杖扶犁叟,清議依前說使家。
憶昔經行三十秋,重來創見古東樓。
涪溪天造渾無恙,鐵鎖云橫欲斷流。
兩客后來誰更重,一樽今日意慵浮。
懷人萬古高山仰,賸喜夤緣得再游。
人為浮名若掛鉤,夫君知命獨休休。
東都門外蚤辭祿,西峴山前不入州。
告第書歸泉壤底,滿籝金在架簽頭。
當年勇退稱三老,此老胡寧不憗留。
大雅云亡久,流風尚典刑。
賦登司馬室,詩授伯魚庭。
不及瞻郎罷,猶能識寧馨。
蕪辭書琬琰,敢齒蔡邕銘。
鬢發成宣面欲黎,逢人恥誦故年詩。
才看震象應知滿,未睹干爻已識虧。
止處光明渾在里,偶然顯晦謾隨時。
風光流轉渾閑事,要與知心結久期。
夫子動以易,孟軻性其天。
或毀或沮之,于我何加焉。
天地猶有憾,伊人得無言。
笑彼狥人者,區區欲求全。
清問諄諄許盡言,以書為轍道為軒。
鑒觀萬古知成法,條析群疑見大原。
櫻苑近頒天上句,燕杯新帶雨邊恩。
燃藜夜取云章讀,照乘驪珠炳若存。
典午西兮金谷輩,渡而東兮藹多士。
嘉內史兮屏浮華,淡物累兮頤天粹。
升冶城兮遐想,友東山兮雅志。
修禊事兮蘭亭,觴曲水兮群英。
追雩風兮涵泳,渺萬化兮均平。
紀清游兮感慨,剡形忘兮神詣。
蔚翔鳳兮一札,寶連城兮千祀。
太傅起兮為蒼生,扶晉鼎兮蹙苻秦。
內史歸兮樂山水,師萬石兮飭子孫。
出與處兮兩賢,意易地兮皆然。
非我江山許我賒,有涯生事不無涯。
雨添餠餌村村秀,風作羹胹樹樹花。
行玉盤中看物化,縷銀幡里感年華。
初春心事誰人解,夢落滄江處士家。
呵叱星辰賦遠游,更提水鏡著中流。
讀書有眼月千里,愛士無方春九州。
論及養生渾是道,時因主試卻關愁。
武夷不作逢溪老,亦欲臨風助擊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