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頌 其六
典午西兮金谷輩,渡而東兮藹多士。
嘉內史兮屏浮華,淡物累兮頤天粹。
升冶城兮遐想,友東山兮雅志。
修禊事兮蘭亭,觴曲水兮群英。
追雩風兮涵泳,渺萬化兮均平。
紀清游兮感慨,剡形忘兮神詣。
蔚翔鳳兮一札,寶連城兮千祀。
太傅起兮為蒼生,扶晉鼎兮蹙苻秦。
內史歸兮樂山水,師萬石兮飭子孫。
出與處兮兩賢,意易地兮皆然。
典午西兮金谷輩,渡而東兮藹多士。
嘉內史兮屏浮華,淡物累兮頤天粹。
升冶城兮遐想,友東山兮雅志。
修禊事兮蘭亭,觴曲水兮群英。
追雩風兮涵泳,渺萬化兮均平。
紀清游兮感慨,剡形忘兮神詣。
蔚翔鳳兮一札,寶連城兮千祀。
太傅起兮為蒼生,扶晉鼎兮蹙苻秦。
內史歸兮樂山水,師萬石兮飭子孫。
出與處兮兩賢,意易地兮皆然。
東晉時期,西晉金谷園那樣的人物西遷,而后眾多賢才渡江南下。贊賞王羲之摒棄浮華,淡泊物質牽累以養天然純粹之性。登上冶城,引發遐想,與謝安結為好友,有高雅志趣。在蘭亭舉行修禊活動,眾人在曲水邊飲酒賦詩。追慕古人雩風之樂,領悟萬物平等。記錄這清雅的游歷,心生感慨,忘卻形骸,神思達到極高境界。王羲之如翔鳳般留下一札書法,其價值連城,千古珍貴。謝安出山為了蒼生,扶持晉朝,擊敗苻秦。王羲之歸隱享受山水之樂,以石奮為榜樣整飭子孫。出仕與歸隱,二人都是賢才,若易地而處,也會如此。
典午:指司馬氏,因“司馬”隱語為“典午”,這里代指東晉。
金谷輩:指西晉石崇在金谷園聚會的人物。
內史:指王羲之,他曾任會稽內史。
屏:摒棄。
物累:物質的牽累。
頤:保養。
天粹:天然純粹的本性。
冶城:在今江蘇南京。
東山:謝安曾隱居東山。
修禊: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固定為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
雩風:指古代求雨祭祀時所奏的音樂,這里有悠然自得之意。
剡形忘:忘卻形骸。
蔚翔鳳兮一札:指王羲之的書法如翔鳳般珍貴,一札即一封信,這里代指其書法作品。
太傅:指謝安,他曾任太傅。
蹙:擊敗。
萬石:指西漢石奮,他和四個兒子都官至二千石,共一萬石,被稱為萬石君,以家教嚴整著稱。
這首詩創作背景可能與作者對東晉歷史文化的追慕有關。東晉時期,政治上偏安江南,文化上卻十分繁榮,文人雅士輩出,蘭亭雅集等活動更是成為文化史上的佳話。作者可能身處特定的時代環境,有感于東晉賢才的事跡和精神,創作此詩以表達對他們的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東晉王羲之、謝安等賢才。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將歷史典故與人物事跡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后人對東晉文化和賢才的關注與推崇,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自營壽穴松林護,預乞墓銘厓石鐫。四海交游幾人在,百年宇宙一身全。判山容與花時酒,剡水溟茫雪夜船。去住何鄉非樂土,死生今日任蒼天。老來斑鬢謝朝簪,買得青山有賜金。汗簡文章千古事,繭窩骸骨百年心。冰霜舊柏烏群集,風雨小松龍一吟。蒲裹車輪鳩刻杖,蒼天有待意何深。
爾去西京都肄時,蹶張超距滿前麾。筑壇儻遇蕭何薦,萬一能搴大將旗。秋鷹側目正愁胡,賭墅還持丈二殳。白首主恩吾未報,家兒得似謝玄無。
入地沈沈,切云岌岌,明福潛光重燦。岸幘吟風,投簪遁世,有約羅浮虛愿。海雪堂空,二雅音微,一琴血濺。算南冠不死,紅羊劫后,流花波咽。曾見說、名士天涯,蠻娘云亸,犵鳥獐花昏旦。攖鋒免胄,結帶殉纓,惹起瑯玕鐫怨。晞發楚魂,櫛沐高涼,芳薰釵鈿。況弁髦非敝,膏澤留遺手篆。
淺艷侔鶯羽,纖條結兔絲。偏凌早春發,應誚眾芳遲。
亦知佳節在,掩卷自沉吟。乳燕窺人靜,飛花染坐深。綵絲兒女事,紈扇歲時心。有酒誰堪酌,徒令百感侵。探符與薦黍,茲俗向曾經。多難兵何辟,窮愁客轉醒。柳風陰汎汎,城日晝冥冥。欲擬懷沙賦,人間未忍聽。
太和堂上正三春,把筆傾杯兩意親。氈笠羊裘心自遠,知君不是等閒人。
明湖千萬頃,正春曉、鏡奩張。看日腳煙浮,魚天漲碧,鷗夢迷香。橫塘。鈿車繡幄,趁流蘇髻子郁金裳。空翠遙分鬢影,亂紅低飐釵梁。垂楊。嫩綠回黃。開燕剪、弄鶯簧。認第三橋外,花驄慣識,酒市深藏。匆忙。畫船去也,漸鐘催暝色入斜陽。銀鑰重關乍掩,半山皓月飛光。
荒林野冢古原頭,倚樹何人識故侯。幽僻闃寥變歡笑,針鋒芥子忽相投。
艅艎東下,望西江千里,蒼茫煙水。試問襄州何處是,雉堞連云天際。叔子殘碑,臥龍陳跡,遺恨斜陽里。后來人物,如君瑰偉能幾。其肯為我來耶,河陽下士,正自強人意。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眼底山河,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功名機會,要須閑暇先備。
已伴光風五十春,興來此日復清芬。劇憐蓬島宜仙侶,未信金門有散人。笑對花間還坐晚,醉忘甕口更開新。南陽勝景看無盡,留取瑯玕贈好因。
路側累累馬鬣封,渚蘋一薦授堂翁。中州人物今誰考,漢代循良相與同。大吏從來惡強項,古人先為寫遺容。傳經若問先生學,原異談玄魏晉風。
迎面東風氣壓低,碧煙凝翠雨霏霏。移山斷木林泉變,鑿水平岡道路迷。雖有孤冢馀可掃,難尋埋骨只徒欷。踏青人面頻難色,燕子雙飛我獨歸。
無人不愛惠山泉,我酌山泉一悵然。知己若非逢陸羽,收名定價屬何年。松風暗度石床涼,閑話平林寄意長。一道山泉分九派,至今人說邵文莊。山勢臨湖分外豪,曾攜蠟屐一周遭。端由忠憲來埋骨,小小青山矮亦高。筑室山坡卞玉京,借山埋玉不求名。蓺香尼院修何業,要把清泉滌綺情。
楓樹橋前行藥時,學得休糧腳自支。三夫敢借官家力,日理芒鞋去莫疑。瘦軀如鶴已身輕,欲試看山蠟屐行。栗里藍輿亦多事,醉勞二子一門生。龐公不解入州城,愧客扶鋤問姓名。莫笑曾從大夫后,賜歸猶是老田更。
談經公偉獨耽隱,工賦景純殊異才。書到研微從砥錫,詩成樂圣笑銜杯。一灣碧沚幽懷契,千仞金峨爽氣來。會與東征執鞭弭,新篇和遍向天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