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水災四首 其四
水旱頻盈奏,宵衣念轉深。此時應召對,何以答天心。
水旱頻盈奏,宵衣念轉深。此時應召對,何以答天心。
北岫巉巉敞佛居,詩翁安隠類逃虛。
平生節行清無玷,到老精神健有余。
門俯清江軒掛月,晝吟佳景夜觀書。
黃山俗客嗟官縛,不得梯云款凈廬。
酒擔長輕六印腰,醉中一枕敵千朝。
興亡藐比榮枯柳,聚散看同旦暮潮。
清興本應塵外得,香魂徒向水邊招。
已聞佳士過從約,不為東風返畫橈。
落照古城隅,邊風動隼旟。
久閑忘戰略,多病熟醫書。
白髪隨年短,新情與世疏。
桃花春水起,還釣舊溪漁。
道微本一致,喧靜偶殊轍。
眷言朝廷士,何必山水悅。
李侯稟靈氣,家園鄰大別。
廬峰五千仞,曾上捫日月。
一隨青云友,久仕金馬闕。
茲為東南守,雙溪對寒潔。
因將洞庭客,寄使謝清絕。
想君惜不往,搔首厭符節。
澤民固重事,逸興聊可輟。
已告林屋天,金庭錫期耋。
月光清極向中秋,千古松陵此夜游。
寥泬更無云礙眼,滄浪合是我維舟。
浮生未有明年約,淺酌聊資到眼留。
辜負金波三萬頃,詩豪草圣在杭州。
老來惟有看山癖,踏雪來尋洞府春。
已愛匡廬無俗骨,更逢姑射露天真。
參差玉樹千巖里,高下藍田一水濱。
乘興去留人莫怪,風流元是剡中人。
老屋蔭大井,置綆百尺修。
疏鑿不知年,人其古諸侯。
源從卞山來,涓涓無時休。
旱地千里赤,淵泉獨清浮。
六月如焰火,寒冽冰雪侔。
萬家濱雙溪,卓此名一州。
累累挈瓶人,踵門日見投。
賓至遽欲起,命酌輒復留。
豈不敵醍醐,渴疾飲以瘳。
庠序闕講問,暗淺誰予求。
自反對井德,飲水良可羞。
客宦逢春病眼開,紫荊花下也徘徊。
謾勞人力書千卷,聊寄天真酒一杯。
明代本期無棄物,孤臣何敢自論才。
且欣腐鼠同烏喙,不怕丹山有鳳猜。
高岸聳如陵,秋光著處清。
遙山照眼碧,黃葉逐人行。
莫怪新煙火,曾經古戰爭。
深林茅屋小,氣象亦豪英。
瀟灑闌干碧玉叢,頻來游賞似兒童。
縈回修竹撩清影,刻畫新詩繞翠筒。
十載雪霜林色改,幾翻風月酒尊空。
子猷老去心嘗在,終擬為鄰作醉翁。
半年西走若飛蓬,得祿無多計屢窮。
驥足寒孤甘伏皂,雁群驚迸苦傷弓。
家貧不易新堂構,天幸猶能遇歲豐。
且待歸來都講論,一篙煙水趁霜風。
寂寂長冥洞,涓涓漱玉泉。
鳳笙聞夜半,鶴馭認云邊。
煮茗尋安老,披莎訪稚川。
于中得消息,何用買山錢。
繞繞峰巒玉案圍,重重樓殿紫煙飛。
青籐素簡天門近,絳節霓旌夜半歸。
鶴使每傳三島信,鳳書頻送九霞衣。
放臣于世慚無補,金萼樓前拜不祈。
山僧未識面,遠想何瀟灑。
客從贛上來,肯可必儒雅。
學詩擬柴桑,陳編長在把。
冥搜得佳句,沖淡相上下。
由來淵源遠,知解妙空假。
史君固好善,公余枉車馬。
玄談閑清吟,至樂匪尊斝。
借問歲早晚,重修遠公社。
我慚希世就窮儒,甚矣謀身子更迂。
不共梟狐倚城社,合隨魚鳥樂江湖。
古來只有風猷重,事去情知氣味殊。
髀肉縱消吾舌在,任從兒女暗揶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