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上人歸天臺
北岫巉巉敞佛居,詩翁安隠類逃虛。
平生節行清無玷,到老精神健有余。
門俯清江軒掛月,晝吟佳景夜觀書。
黃山俗客嗟官縛,不得梯云款凈廬。
北岫巉巉敞佛居,詩翁安隠類逃虛。
平生節行清無玷,到老精神健有余。
門俯清江軒掛月,晝吟佳景夜觀書。
黃山俗客嗟官縛,不得梯云款凈廬。
北面險峻的山峰上,佛寺敞亮地坐落著,詩僧梵才上人在此安然隱居,好似超凡脫俗之人。他一生品行高潔,毫無瑕疵,到老了精神依舊健旺。他的房門俯瞰著清澈的江水,軒窗仿佛掛著明月,白天吟詠美景,夜晚靜心讀書。我這黃山的俗客,嘆息被官職束縛,不能登上云端去拜訪他清凈的居處。
北岫:北面的山峰。巉巉:山勢險峻的樣子。
安隠:即“安穩”,安閑。逃虛:逃避世俗,追求虛靜,指隱居。
節行:節操品行。無玷:沒有污點。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梯云:登上云端,比喻攀登高處。款:拜訪。凈廬:指佛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可能處于官場,生活受到諸多限制。而梵才上人隱居天臺,其高潔品行和閑適生活讓詩人心生向往,于是創作此詩表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梵才上人的品行與隱居生活,突出特點是通過描寫環境和人物表現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和對高潔品行的推崇。
猶是南州吏,江城又一春。
隔簾湖上月,對酒眼中人。
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無心羨榮祿,唯待卻垂綸。
職副旌旄重,才兼識量通。使車遙肅物,邊策遠和戎。
擲地金聲著,從軍寶劒雄。官成稽古力,名達濟時功。
肅穆烏臺上,雍容粉署中。含香初待漏,持簡舊生風。
黠吏偏驚隼,貪夫輒避驄。且知榮已隔,誰謂道仍同。
念舊追連茹,謀生任轉蓬。泣連三獻玉,瘡懼再傷弓。
戀土函關外,瞻塵灞水東。他時書一札,猶冀問途窮。
玄黃與丹青,五氣之正色。
圣人端其源,上下皆有則。
齊侯好紫衣,魏帝婦人飾。
女奴厭金翠,傾海未滿臆。
何忍嚴子陵,羊裘死荊棘。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
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
荒城空大漠,邊邑無遺堵。
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問誰凌虐,天驕毒威武。
赫怒我圣皇,勞師事鼙鼓。
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圃。
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
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
秋露白如玉,團團下庭綠。
我行忽見之,寒早悲歲促。
人生鳥過目,胡乃自結束。
景公一何愚,牛山淚相續。
物苦不知足,得隴又望蜀。
人心若波瀾,世路有屈曲。
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
出硤寄趣少,晚行偏憶君。
依然向來處,官路谿邊云。
茲路豈不劇,能無俗累紛。
槐陰永未合,泉聲細猶聞。
彌嘆春罷酒,牽卑從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風薰。
楚澤秋更遠,云雷有時作。
晚陂帶殘雨,白水昏漠漠。
佇立收煙氛,洗然靜寥廓。
卷簾高樓上,萬里看日落。
為客頻改弦,辭家尚如昨。
故山今不見,此鳥那可托。
小邑務常閑,吾兄宦何薄。
高標青云器,獨立滄江鶴。
惠愛原上情,慇懃丘中諾。
何當遂良愿,歸臥青山郭。
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
北土非吾愿,東林懷我師。
黃金然桂盡,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
貴賤平生隔,軒車是日來。
青陽一覯止,云路豁然開。
祖道衣冠列,分亭驛騎催。
方期九日聚,還待二星回。
客心暮千里,回首煙花繁。楚水渡歸夢,春江連故園。
羈人懷上國,驕虜窺中原。胡馬暫為害,漢臣多負恩。
羽書晝夜飛,海內風塵昏。雙鬢日已白,孤舟心且論。
繡衣從此來,汗馬宣王言。憂憤激忠勇,悲歡動黎元。
南徐爭赴難,發卒如云屯。倚劒看太白,洗兵臨海門。
故人亦滄洲,少別堪傷魂。積翠下京口,歸潮落山根。
如何天外帆,又此波上尊。空使憶君處,鶯聲催淚痕。
巴嶠南行遠,長江萬里隨。不才甘謫去,流水亦何之。
地遠明君棄,天高酷吏欺。清山獨往路,芳草未歸時。
流落還相見,悲懽話所思。猜嫌傷薏苡,愁暮向江籬。
柳色迎高塢,荷衣照下帷。水云初起重,暮鳥遠來遲。
白首看長劒,滄洲寄釣絲。沙鷗驚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吳語,新文怨楚辭。憐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甘酸不私人,元和運五行。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
爪牙相踐傷,日與性命爭。圣人不能絕,鉆燧與炮烹。
嗜欲乘此熾,百金資一傾。正銷神耗衰,邪勝體充盈。
顏子有余樂,瓢中寒水清。
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
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鶴舉,千里獨裴回。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多黃金,連云開甲宅。
路逢鬬雞者,冠蓋何輝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
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
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
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