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碧蘚亭
瀟灑闌干碧玉叢,頻來游賞似兒童。
縈回修竹撩清影,刻畫新詩繞翠筒。
十載雪霜林色改,幾翻風月酒尊空。
子猷老去心嘗在,終擬為鄰作醉翁。
瀟灑闌干碧玉叢,頻來游賞似兒童。
縈回修竹撩清影,刻畫新詩繞翠筒。
十載雪霜林色改,幾翻風月酒尊空。
子猷老去心嘗在,終擬為鄰作醉翁。
欄桿旁碧玉般的翠竹瀟灑生長,我頻繁來此游玩,像孩子一樣開心。修長的竹子曲折環繞,撩動著清晰的影子,我寫下新詩,圍繞著翠綠的竹筒。十年間雪霜讓樹林顏色改變,幾番風月中酒樽已空。子猷雖老但心意仍在,我終究打算在此結鄰,做個醉翁。
瀟灑:形容竹子姿態自然不拘束。
闌干:欄桿。
碧玉叢:指翠竹。
縈回:曲折環繞。
修竹:長竹。
刻畫:書寫。
翠筒:指翠竹。
子猷:王徽之,這里借指自己有高雅情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十載雪霜林色改”可推測,詩人在經歷了十年時光后重游此地。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在閑暇時來到碧蘚亭,看到景色變化,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碧蘚亭景色的喜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丘壑趣如此,暮年始棲偃。賴遇無心云,不笑歸來晚。
鳴鳩拂紅枝,初服傍清畎。昨日山僧來,猶嫌嘉遯淺。
托君紫陽家,路滅心更遠。梯云創其居,抱犢上絕??。
杏田溪一曲,霞境峰幾轉。路石掛飛泉,謝公應在眼。
愿言攜手去,采藥長不返。
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蘊蘊兮濤洶洶。
下何有兮人不聞,深溢漭兮居潛君。
彼潛君兮圣且神,思一見兮藐無因。
思不從兮空踟躕,心回迷兮意縈紆。
思假鱗兮鯤龍,激沆浪兮奔從。
拜潛君兮索玄寶,佩元符兮軌皇道。
蟲鳴歸舊里,田野秋農閑。
即事敦夙尚,衡門方再關。
夕陽入東籬,爽氣高前山。
霜蕙后時老,巢禽知暝還。
侍臣黃樞寵,鳴玉青云間。
肯想觀魚處,寒泉照發斑。
晨策趣無涯,名山深轉秀。
三休變覆景,萬轉迷宇宙。
攀崖到天窗,入洞窮玉溜。
側逕蹲怪石,飛蘿擲驚狖。
花間煉藥人,雞犬和乳竇。
散發便迎客,采芝仍滿袖。
郭璞賦游仙,始愿今可就。
東閣一何靜,鶯聲落日愁。
夔龍暫為別,昏旦思兼秋。
蕙草出籬外,花枝寄竹幽。
上方傳雅頌,七夕讓風流。
招太靈兮山之巔,山屹??兮水淪漣。
祠之櫴兮眇何年,木修修兮草鮮鮮。
嗟魑魅兮淫厲,自古昔兮崇祭。
禧太靈兮端清,予愿致夫精誠。
久愵兮??,招捃??兮呼風。
風之聲兮起飔飔,吹玄云兮散而浮。
望太靈兮儼而安,澹油溶兮都清閑。
未央宮殿金開鑰,詔引賢良卷珠箔。花間賜食近丹墀,煙里揮毫對青閣。
萬年枝影轉斜光,三道先成君激昂。谷水直言身不顧,郄詵高第轉名香。
綠槐陰陰出關道,上有蟬聲下秋草。奴子平頭駿馬肥,少年白皙登王畿。
五侯客舍偏留宿,一縣人家爭看歸。南向千峰北臨水,佳期賞地應窮此。
賦詩或送鄭行人,舉酒常陪魏公子。自憐寂寞會君稀,猶著前時博士衣。
我欲低眉問知己,若將無用廢東歸。
青春帶文綬,去事魏征西。
上路金羇出,中人玉筯齊。
當歌酒萬斛,看獵馬千蹄。
自有從軍樂,何須怨解攜。
山色不厭遠,我行隨處深。
跡幽青蘿逕,思絕孤霞岑。
獨鶴引過浦,鳴猨呼入林。
褰裳百泉里,一步一清心。
王子在何處,隔云雞犬音。
折麻定延佇,乘月期招尋。
真氣重嶂里,知君嘉遯幽。
山堦壓丹穴,藥井通洑流。
道者帶經出,洞中攜我游。
欲驂白蜺去,且為紫芝留。
忽憶武陵事,別家疑數秋。
東岳昔有事,兩臣朝望歸。
驛亭開歲酒,齋舍著新衣。
上客鐘大理,主人陶武威。
仍隨御史馬,山路滿光輝。
舟師分水國,漢將領秦官。
麾下同心吏,軍中囗囗端。
吳門秋露濕,楚驛暮天寒。
豪貴東山去,風流勝謝安。
莫言水國去迢迢,白馬吳門見不遙。
楓樹林中經楚雨,木蘭舟上蹋江潮。
空山古寺千年石,草色寒隄百尺橋。
早晚盧家蘭室在,珊瑚玉佩徹青霄。
梅發柳依依,黃鸝歷亂飛。
當歌憐景色,對酒惜芳菲。
曲水浮花氣,流風散舞衣。
通宵留暮雨,上客莫言歸。
自厭久荒浪,于時無所任。
耕釣以為事,來家樊水陰。
甚醉或漫歌,甚閑亦漫吟。
不知愚僻意,稱得云客心。
云客方持斧,與人正相臨。
符印隨坐起,守位常森森。
縱能有相招,豈暇來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