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江雜詩六首 其二
石灘激浪殷成雷,輕舸飄飄曲折開。水樓韃舍橫矛立,山洞猺人負弩回。
石灘激浪殷成雷,輕舸飄飄曲折開。水樓韃舍橫矛立,山洞猺人負弩回。
九壤臥龍呼不起,乳臭談兵空滿耳。書生未識玉帳經,且抱此圖究終始。
姬家出車詠,嬴家小戎詩。衛家武剛捍突騎,馬家偏廂走羌夷。
只今車陣無人識,天狗橫空灑腥血。胡人以鞍馬為家,誰遇奔沖展奇策。
豫章先生今孔明,胸中森羅萬甲兵。天衡地軸妙絕識,內陣外陣何縱橫。
千枝綠沈列虓虎,萬臂黃閑張白羽。人言險野難用車,公獨規模掩前古。
車攻圖,車攻說,八采眉前曾進徹。世人苦謗陳濤斜,卻向齊門空鼓瑟。
今朝朱轓富川頭,絕江以北瞻神州。李綱政要講車戰,南渡勛業應可收。
涇水黃,鐵山碎,雙輪快碾幽燕地。朗誦先王復古篇,他時此筆猶能繼。
夫子說周易,肇開太極分。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決裂,堅冰致習馴。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紛紛。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無鄰。于是作六經,以救萬世人。
孟氏辨義利,戰國駭所聞。不肯為老聃,和光同其塵。
人不識四端,豈知有君親。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
天高與地下,中立師與君。師以扶綱常,君以治廣輪。
廉恥甚??鉞,禮教威斧斤。自古立宇宙,以道為精神。
清溪斗大邑,土瘠民甚貧。虎豺方恣睢,骃騏忽諏詢。
痛民若赤子,禮士如上賓。簞瓢在陋巷,窮則獨善身。
家有讀書屋,乃為劫火焚。仁人忽行惻,仲氏敢具陳。
公肯挈墜道,天未亡斯文。移檄作主宰,歌詩示恩勤。
弦歌已久廢,簡陋尚可因。祠堂儼遺像,生徒招驚麕。
戶內有洙泗,山中見華勛。光霽挹茂叔,粹盎師伯淳。
體用契忠恕,恭安想天申。仰師千載上,興起三代民。
剝窮果不食,貞下元又春。太極在何處,青歸燒痕新。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
風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
無人獻襪拋塵屨,有客傳觴酦凍醅。
天地不教陽德盡,韋編曾叩伏羲來。
群峰西南起還伏,湖上丹丘立于獨。
神仙寓跡山水間,不在幽深在清淑。
松潭水暖龍欲起,蕙帳人空鶴自宿。
飛云曉馭紫瓊車,沆瀣宵涵白銀屋。
蓬萊之名不可思,俗客須當避爾躅。
陽華萬疊云,無計得相尋。
所學皆時好,何人知爾心。
莎城百粵遠,雪嶠一翁吟。
已是懷人極,天寒奈水深。
園中日涉趣云何,未老歸來氣亦豪。
還有郡人攜斗酒,可無社客著方袍。
詩如信筆真難到,琴不安弦更自高。
辦取白頭猿鶴畔,莫教松菊只歸陶。
神龍原自異凡魚,潴澤還知不久居。
平地雷轟頭角露,滔天浪浴甲鱗舒。
應夸鼇海都量遍,漫道龍門不可逾。
試問錦標剛一躍,陡成霖雨足沾濡。
靜處具足閙中境界,閙處顯示靜中消息。
達磨面壁少林,普化搖鈴閙市。
皆是眼觀東南,意在西北。
若是向上巴鼻,畢竟何曾會得。
天晴四塞靄蒼蒼,古殿秋陰下夕陽。
急管向傳流水咽,殘碑空覆落花香。
綿坳錢庫遺千載,澗藻溪毛祀一鄉。
玉輦不游芳草合,屯云翠蓋寄寒螀。
九月游吳菊盛開,洞庭不去為君回。
病歸故里留書在,約到明年看駕來。
賓客過門題姓字,菖蒲別主染塵埃。
誰知獨向秋風里,靜倚山窗對綠苔。
吾家不甚遙,看取腳下路。
紅日上山頭,石羊草里臥。
人間一百年,彈指聲中過。
柴門無鎖鑰,白云自來去。
不道先師具大眼目,只道先師無肯路。
還有知得者么,楊岐之衣到松源師祖不傳,臨終謂兄弟久聚。
正路行者有,只不能用黑豆法。難以荷負正宗,臨濟佛法到此平沈。
痛哉痛哉,以此見先師,深得師祖之旨矣。
平塘古君子,出處一淵明。
詩句月般好,宦情云樣輕。
從教五馬貴,不博幾鷗輕。
滿目西山恨,遙途駐降旌。
昨夜雙星會鵲橋,好風佳月度今宵。
天孫曉發銀河落,帝昊秋成寶穡饒。
玉露尚添荷缊藉,金風不惜柳飄飄。
爐香直為攀髯苦,望斷高空正泬寥。
樵仙深入琴棋境,一笑出門天地寬。
人世已非存朽斧,土音不改只南冠。
琴中自有鐵心在,局外何妨道眼觀。
霽月光風元屬我,飯牛何謂夜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