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王廟
天晴四塞靄蒼蒼,古殿秋陰下夕陽。
急管向傳流水咽,殘碑空覆落花香。
綿坳錢庫遺千載,澗藻溪毛祀一鄉。
玉輦不游芳草合,屯云翠蓋寄寒螀。
天晴四塞靄蒼蒼,古殿秋陰下夕陽。
急管向傳流水咽,殘碑空覆落花香。
綿坳錢庫遺千載,澗藻溪毛祀一鄉。
玉輦不游芳草合,屯云翠蓋寄寒螀。
天氣晴朗,四周云霧蒼茫,古老的廟宇在秋日的陰影中迎來夕陽。急促的音樂聲仿佛流水嗚咽般傳來,殘破的石碑空空地覆蓋著落花的香氣。綿延山坳里錢庫遺跡留存千年,溪澗中的水草供一鄉祭祀。帝王的車駕不再巡游,芳草萋萋,濃密的云朵和翠色車蓋般的樹木間只有寒蟬哀鳴。
四塞:四周。靄蒼蒼:云霧蒼茫的樣子。
急管:急促的管樂聲。向傳:傳來。
殘碑:殘破的石碑。
綿坳:綿延的山坳。錢庫:吳越王相關的錢庫遺跡。
澗藻溪毛:溪澗中的水草,古代常用來祭祀。祀一鄉:供一鄉祭祀。
玉輦:帝王的車駕。合:長滿。
屯云:濃密的云朵。翠蓋:指樹木像翠色的車蓋。寒螀:寒蟬。
吳越國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由錢镠所建。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吳越王廟時,看到廟宇的破敗景象,聯想到吳越國曾經的輝煌和如今的衰落,結合當時朝代更迭、世事無常的社會環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興亡。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營造出濃厚的歷史滄桑感。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對歷史變遷思考的詩作,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洞察。
雪后江臯未放春,老來猶駕兩朱輪。
歸心歷歷來時路,官事驅驅病里身。
未暇雞窠尋古佛,且防鶴帳怨山人。
君看王謝墩邊地,今古功名一窖塵。
云日初收破柱雷,小窗坐穩興悠哉。
熏爐花氣朝酲解,茶鼎松風午夢回。
謝客門闌風動竹,惜春時節雨肥梅。
畫船破浪亦一快,聞道湖光如潑醅。
宣華種萬竿,寒疾適相值。
玉麟種千竿,偶復須藥餌。
僮奴狃今昨,競道竹相祟。
如將圣作狂,似以儒為戲。
此君來聲冤,林神亦短氣。
我夢不平鳴,霍然推枕起。
明當還石湖,賸種千畝地。
未論比封君,且用執讒喙。
刮地晴飆退海痕,出門無扇可障塵。
麥枯瘠土何時雪,梅糝疎林昨夜春。
天鏡風煙疑夢事,鬢霜時節尚官身。
裹章束帶朝還暮,慚愧青鞋紫領巾。
碧海翻詞筆,清霜逼誼風。
不應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從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紅。
荒園蕭瑟懶追隨,舞燕啼鶑各自私。
窗下日長多得睡,尊前花老不供詩。
吾衰久矣雙蓬鬢,歸去來兮一釣絲。
想見籬東春漲動,小舟無伴柳絲垂。
水綠鷗邊漲,天青雁外晴。
柳堤隨草遠,麥隴帶桑平。
白道吳新郭,蒼煙越故城。
稍聞雞犬閙,僮仆想來迎。
昨者騰章奏發倉,今茲飛檄議驅蝗。
四無告者僅一飽,七不堪中仍百忙。
皦日自能臨俯仰,浮云寧解制行藏。
求田問舍亦何有,歲晚倦游思故鄉。
使君見處我何言,且上斯亭一笑還。
便有醒然新氣象,何曾改卻舊江山。
詠歸風味誰知點,克己工夫未減顏。
個里諸生高著眼,仕和不仕得相關。
鴻寶刀圭下九關,十年長奉璽封看。
扶持蒲柳身猶健,收拾桑榆歲又寒。
天地恩深雙鬢雪,山川途遠一心丹。
疲甿疾苦今何似,拜手歸來愧伐檀。
官居故偪仄,北窗誰所開。
胡床憩午暑,簾影久徘徊。
高槐忽低昂,知有好風來。
須臾墮幾席,篆香小飛灰。
病翁亦披襟,月露裝奇懷。
垅頭暴背耘,永晝婦子偕。
不辭夢山裂,田水如潑醅。
去年豈堪說,稻根已浮埃。
使君坐侯宅,窗間即涼臺。
何敢訴苦熱,灑然助心齋。
浮生萬法本悠哉,大笑羲娥轉轂催。
官事已邀癡作伴,春風應共老俱來。
云容雪意將詩問,柳眼花心待酒媒。
九十韶光天不靳,人間笑口自難開。
吾廬在南溪,溪北北山半。山空誰肯鄰,影靜鶴為伴。
萬松當籬落,千巖上幾案。花草豈厭多,不多亦堪翫。
一丘萬事足,半點無外羨。如何濯雙纓,獨欠泉一眼。
晚晴漫野步,偶到溪側畔。頗怪清淺流,雪后劣如線。
相將二三子,一笑出奇觀。瓊砂雜瑤礫,掇拾作微堰。
鏘然便淙琤,清若奏琴阮。當流立孤石,滟滪忽童丱。
不塞勢何怒,惟激聲故遠。從今日日來,愁肺要湔浣。
兒童俾勿壞,鷗鷺好看管。
東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
臨海令君一念作,猿鳥未知泉已覺。
殿腳西頭蒼石根,向來元無泉眼痕。
一朝擘崖迸膏乳,卻與東泉作賓主。
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鶴古祠煙雨蒙。
父老思君難再得,登亭飲泉三嘆息,祝君公臺壽千百。
秋夜真成晝,西山卻在東。
吹高半輪月,正頼一襟風。
清景今年過,何人此興同。
青天忽成紙,似欲借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