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雨不能出有懷同年陳國佐
雨師風伯不吾謀,漠漠窮陰斷送秋。
欲過蘇端泥浩蕩,定知高鳳麥漂流。
檐前甘菊已無益,階下決明還可憂。
安得如鴻六尺馬,暫時相對說新愁。
雨師風伯不吾謀,漠漠窮陰斷送秋。
欲過蘇端泥浩蕩,定知高鳳麥漂流。
檐前甘菊已無益,階下決明還可憂。
安得如鴻六尺馬,暫時相對說新愁。
雨師和風伯不與我相謀,陰沉沉的天色將秋光斷送。想要拜訪友人,無奈泥水深廣難行,料想莊稼會像高鳳家的麥子一樣被水漂流。屋檐前的甘菊已無用處,臺階下的決明草也讓人擔憂。怎能有一匹如鴻般高大的駿馬,讓我能暫時與友人相對傾訴新愁。
雨師、風伯:神話中的雨神和風神。不吾謀:不與我相謀。
漠漠:陰沉沉的樣子。窮陰:深秋陰沉的天色。
蘇端:杜甫友人,這里借指陳國佐。浩蕩:形容泥水廣大。
高鳳:東漢人,家中麥子被雨水沖走他仍專心讀書。這里用此典說莊稼被水漂走。
甘菊:菊花。決明:一種植物。
如鴻六尺馬:高大的馬。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在一個秋雨連綿的時節。詩人因雨被困,無法出門與同年好友陳國佐相見,由此觸發了內心的愁緒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環境不佳,再加上秋雨成災,引發詩人對生活和友人的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連雨不能出門的愁悶和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莊稼受災的憂慮。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關注。
五色驚彩鳳,千里象驄威。
三伏軒車動,堯心急諫官。
名通內籍貴,波從少海息,云自大風開。
八月洞庭秋,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
不用看書帙,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何日復同游。
江南季春天,
莼葉細如弦。
池邊草作徑,
湖上葉如船。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落池才有響,噴石未成痕。
獨映孤松色,殊分眾鳥喧。
唯當清夜月,觀此啟禪門。
滄江一身客,獻賦空十年。
明主豈能好,今人誰舉賢。
國門稅征駕,旅食謀歸旋。
皦日媚春水,綠蘋香客船。
無媒既不達,余亦思歸田。
一公何不住,空有遠公名。
共說岑山路,今時不可行。
舊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
經論傳緇侶,文章遍墨卿。
禪林枝干折,法宇棟梁傾。
誰復修僧史,應知傳已成。
本意宿東林,因聽子賤琴。
遙知大小朗,已斷去來心。
夜靜溪聲近,庭寒月色深。
寧知塵外意,定后便成吟。
致和知必感,歲旱未書災。
伯禹明靈降,元戎禱請來。
九成陳夏樂,三獻奉殷罍。
掣曳旗交電,鏗鏘鼓應雷。
行云依蓋轉,飛雨逐車回。
欲識皇天意,為霖貺在哉。
沛艾如龍馬,來從上苑中。
棣華恩見賜,伯舅禮仍崇。
鏡點黃金眼,花開白雪鬃。
性柔君子德,足逸大王風。
色照鳴珂靜,聲連噴玉雄。
食場恩未盡,過隙命旋終。
練影依云沒,銀鞍向月空。
仍聞樂府唱,猶念代勞功。
詩家九日憐芳菊,遲客高齋瞰浙江。
漢浦浪花搖素壁,
四子醉時爭講德,笑論黃霸屈為邦。
竹使羞殷薦,松龕拜夏祠。
為魚歌德后,舞羽降神時。
文衛瞻如在,精靈信有期。
夕陽陪醉止,塘上鳥咸遲。
疏懶吾成性,才華爾自強。
早稱眉最白,何事綬仍黃。
時暑嗟于邁,家貧念聚糧。
只應宵夢里,詩興屬池塘。
支公好閑寂,庭宇愛林篁。
幽曠無煩暑,恬和不可量。
蕙風清水殿,荷氣雜天香。
明月談空坐,怡然道術忘。
東土苗人尚有殘,
皇皇亞相出朝端。
手持國憲群僚畏,
誤著青袍將十載,
忍令漁浦卻垂竿。
嘉客會初筵,宜時魄再圓。
眾皆含笑戲,誰不點頤憐。
繡被花堪摘,羅繃色欲妍。
將雛有舊曲,還入武城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