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新泉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落池才有響,噴石未成痕。
獨映孤松色,殊分眾鳥喧。
唯當清夜月,觀此啟禪門。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落池才有響,噴石未成痕。
獨映孤松色,殊分眾鳥喧。
唯當清夜月,觀此啟禪門。
山下新涌出一眼泉水,清泠的泉水向北流去。泉水落入池中才發出聲響,噴濺在石頭上還沒留下痕跡。它獨自映襯著孤松的顏色,與眾多鳥兒的喧鬧截然不同。只有在清幽的月夜,觀賞這新泉才能開啟禪悟之門。
泠泠:形容水流聲清脆。
殊分:明顯區別。
禪門:指佛教修行的法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游覽山間時,看到新涌出的泉水,被其清幽之景所觸動,結合自身對禪意的追求而創作。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尋求內心寧靜、感悟禪理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新泉之景表達對禪意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以景寄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對禪意的體悟。
秋漢飛玉霜,北風掃荷香。
含情紡織孤燈盡,誰家少婦事鴛機,
錦幕云屏深掩扉。
白玉窗中聞落葉。
苦節推白首,憐君負此生。
忠藎名空在,家貧道不行。
朝來相憶訪蓬蓽,只謂淵明猶臥疾。
忽見江南吊鶴來,一聲鄰笛殘陽里,酹酒空堂淚滿衣。
橫笛聲轉悲,羽觴酣欲別。
舉目叩關遠,離心不可說。
邊陲勞帝念,日下降才杰。
路極巴水長,天銜劍峰缺。
單車動夙夜,越境正炎節。
星橋過客稀,火井蒸云熱。
陰符能制勝,千里在坐決。
始見儒者雄,長纓系余孽。
樂道隨去處,養和解朝簪。
茅堂近丹闕,佳致亦何深。
退食不趨府,忘機還在林。
清風亂流上,永日小山陰。
解籜雨中竹,將雛花際禽。
物華對幽寂,弦酌兼詠吟。
自昔仰高步,及茲勞所欽。
郢歌叨繼組,知己復知音。
終童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
主將早知鸚鵡賦,巴山雨色藏征旆,漢水猿聲咽短簫。
賜璧腰金應可料,日暮黃云千里昏,壯心輕別不銷魂。
勸君用卻龍泉劍
微雨侵晚陽,連山半藏碧。
林端陟香榭,云外遲來客。
孤村凝片煙,去水生遠白。
但佳川原趣,不覺城池夕。
更喜眼中人,清光漸咫尺。
春雨暗重城,訟庭深更寂。
終朝人吏少,滿院煙云集。
濕鳥壓花枝,新苔宜砌石。
掾曹富文史,清興對詞客。
愛爾蕙蘭叢,芳香飽時澤。
別處秋泉聲,至今猶在耳。
何嘗夢魂去,不見雪山子。
新月隔林時,千峰翠微里。
言忘心更寂,跡滅云自起。
覺來纓上塵,如洗功德水。
靖節昔高尚,令孫嗣清徽。
舊廬云峰下,獻歲車騎歸。
去俗因解綬,憶山得采薇。
田疇春事起,里巷相尋稀。
淵明醉乘興,閑門只掩扉。
花禽驚曙月,鄰女上鳴機。
畢娶愿已果,養恬志寧違。
吾當掛朝服,同爾緝荷衣。
鶤雞鳴早霜,秋水寒旅涉。
漁人昔鄰舍,相見具舟楫。
出浦興未盡,向山心更愜。
村落通白云,茅茨隱紅葉。
東皋滿時稼,歸客欣復業。
秋日西山明,勝趣引孤策。
桃源數曲盡,洞口兩岸坼。
還從罔象來,忽得仙靈宅。
霓裳誰之子,霞酌能止客。
殘陽在翠微,攜手更登歷。
林行拂煙雨,溪望亂金碧。
飛鳥下天窗,裊松際云壁。
稍尋玄蹤遠,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終年煉玉液。
郭南云水佳,訟簡野情發。紫芝每相引,黃綬不能絏。
稍入石門幽,始知靈境絕。冥搜未寸晷,仙徑俄九折。
蟠木蓋石梁,崩巖露云穴。數峰拔昆侖,秀色與空澈。
玉氣交晴虹,桂花留曙月。半巖采瑉者,一點如片雪。
真賞無前程,奇觀寧暫輟。更聞東林磬,可聽不可說。
興中尋覺化,寂爾諸象滅。
六府且未盈,三農爭務作。
貧民乏井稅,塉土皆墾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
秋來積霖雨,霜降方铚獲。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
顧慚不耕者,微祿同衛鶴。
庶追周任言,敢負謝生諾。
種黍傍煙溪,榛蕪兼沮洳。
亦知生計薄,所貴隱身處。
橡栗石上村,莓苔水中路。
蕭然授衣日,得此還山趣。
汲井愛秋泉,結茅因古樹。
閑云與幽鳥,對我不能去。
寄謝鴛鷺群,狎鷗拙所慕。
悲風隕涼葉,送歸怨南楚。
窮年將別離,寸晷申宴語。
長淮流不盡,征棹忽復舉。
碧落半愁云,黃鶴時顧侶。
游宦且未達,前途各修阻。
分袂一相嗟,良辰更何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