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月相邀和韻
共誰看水過江潭,剩有秋光入雅談。又放一瓢來水北,得從諸老過溪南。醉聽弄竹風瀟颯,坐對歸巢鶴兩三。不是習池多野興,山公那得屢停驂。
共誰看水過江潭,剩有秋光入雅談。又放一瓢來水北,得從諸老過溪南。醉聽弄竹風瀟颯,坐對歸巢鶴兩三。不是習池多野興,山公那得屢停驂。
師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破崖求圭角,務出己新奇。
惻惻去圣遠,六經秦火隳。不有傳授學,涉獵安所為。
漢儒守一經,學者如云隨。承習雖未盡,模法有根基。
薦紳立朝廷,開口應萬機。附對皆據經,金石確不移。
熟爛見本末,較然非可欺。吾愿下學官,各立一經師。
務盡道德業,不取章句辭。庶幾昔人風,炳然復在茲。
堪笑我心,如頑如鄙。兀兀騰騰,任物安委。
不解修行,亦不造罪。不曾利人,亦不私己。
不持戒律,不徇忌諱。不知禮樂,不行仁義。
人間所能,百無一會。饑來吃飯,渴來飲水。
困則打睡,覺則行履。熱則單衣,寒則蓋被。
無思無量,何憂何喜。不悔不謀,無念無意。
凡生榮辱,逆旅而已。林木棲鳥,亦可為比。
來且不禁,去亦不止。不避不來,無贊無毀。
不厭丑惡,不羨善美。不趣靜室,不遠鬧市。
不說人非,不夸己是。不厚尊崇,不薄賤稚。
親愛冤仇,大小內外。哀樂得喪,欽侮險易。
心無兩睹,坦然一揆。不為福先,不為禍始。
感而后應,迫而后起。不畏鋒刀,焉怕虎兕。
隨物稱呼,豈拘名字。眼不就色,聲不來耳。
凡所有相,皆屬妄偽。男女形聲,悉非定體。
體相無心,不染不礙。自在逍遙,物莫能累。
妙覺光圓,映徹表里。包裹六極,無有遐邇。
光兮非光,如月在水。取舍既難,復何比擬。
了茲妙用,迥然超彼。或問所宗,此而已矣。
關雎后之淑,棫樸王之明。
兔罝尚好德,況乃公與卿。
所以彼行葦,敦然遂其生。
誰能弦且歌,為我發古聲。
圣主恢儒率舊章,首冬鳴蹕下膠庠。
生師褒博趨鳣序,文武端嚴列雁行。
承詔敷陳商戊甲,執經環立晉袁王。
三千學者多才秀,定有同升孔子堂。
南山南面五千仞,瀑步飛來自山頂。
真人言我昔曾登,爭奈今生都不省。
華山北面始披圖,萬壑千峰一一殊。
長記真人言向我,曾登山頂看寰區。
經濟才謨沛有余,幡然高謝意何如。
青云路盡尋歸鞅,綠野堂成憶舊廬。
漢苑宴游聯魏丙,鄴都賓客記應徐。
他時若到城南第,入副宸衷對綺疏。
泫泫零露,云英醴液。
和氣凝津,流甘委白。
飴泛柈杯,珠聯竹柏。
天不愛道,圣功允格。
省座來分圣主憂,仙翁常作北郊游。
瓜田接畛尋期會,菊蕊浮杯阻獻酬。
壯觀風騷歸作者,平山歡宴集清流。
從茲淮海登臨趣,樂事良辰屬二州。
青青石上蘗,霜至亦已凋。
冉冉水中蒲,爾生信無聊。
感此歲云晚,欲歡念誰邀。
嘉我二三子,為回東城鑣。
幽菊尚可泛,取魚系榆條。
毋為百年憂,一日以逍遙。
飛語初騰觸細文,廷中交構更紛紜。
綱條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御史皆稱素長者,府徒半識故將軍。
卻憐比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
好把真鉛著意尋,莫教容易度光陰。
但將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
可謂道高龍虎伏,堪言德重鬼神欽。
已知永壽齊天地,煩惱無由更上心。
講序嘗登虎觀西,璽書對罷武都泥。
前言往行推多識,細管纖鋒不自攜。
信史已成知有法,好詩頻寄更無題。
就中醉墨人偏愛,應與南朝小謝齊。
歷陽之南有牛渚,一風微吹萬舟阻。
華戎蠻蜀支百川,合為大江神所躔。
山盤水怒不得泄,到此乃有無窮淵。
朱衣乘車作官府,操制生殺非無權。
陰靈秘怪不欲露,毀犀得禍豈偶然。
人人有這個,這個沒量大。
坐也坐不定,走也跳不過。
鋸也解不斷,錘也打不破。
作馬便搭鞍,作牛便推磨。
若問無眼人,這個是甚么。
便遭伊纏繞,鬼窟里忍餓。
早日文章譽,他年法令師。
官終廷尉府,葬用貳卿儀。
參佐征南畫,哀矜讞獄詞。
平生經濟學,不愧伯喈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