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 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氏獄言者以為推劾不盡詔移大理而理官推跡陳氏姻黨干求府政縱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歲予自濠梁赴臺訊鞫卒不涉干求之跡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狀雖蒙辯正聽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詩十篇記一時事非欲傳之他人但以示子姪輩使知仕宦之艱耳 其五
飛語初騰觸細文,廷中交構更紛紜。
綱條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御史皆稱素長者,府徒半識故將軍。
卻憐比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
飛語初騰觸細文,廷中交構更紛紜。
綱條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御史皆稱素長者,府徒半識故將軍。
卻憐比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
流言蜚語剛傳開就觸犯了繁瑣的條文,朝廷中相互構陷的情況更加紛繁雜亂。法令條文像秋天的茅草一樣細密,是非曲直怎么能用一束箭來分辨呢。御史們都號稱是一向有德行的人,府中的差役有一半認識原來的將軍。卻可憐那吳興太守一家,通宵遭受辱罵讓人不忍聽聞。
飛語:流言蜚語。細文:繁瑣的法律條文。
交構:相互構陷、陷害。紛紜:雜亂的樣子。
綱條:法令條文。秋荼:秋天的茅草,形容繁多。
枉直:是非曲直。束矢:古代訴訟,雙方要交納一束箭作為費用,這里指分辨是非。
素長者:一向有德行的人。
府徒:府中的差役。故將軍:可能指作者自己或與作者相關的人。
比戶:一家挨著一家,這里指吳興太守一家。
此詩創作于元豐己未年,作者處理陳氏獄案時被言官認為推劾不盡,案件移交大理和御史處理。作者自濠梁赴臺訊鞫,最終雖證明自己不涉干求之跡,但大理有傅致之狀。作者在長時間不得出,心情郁悶的情況下創作此詩,記錄當時的遭遇,讓子侄了解仕宦艱難。
這首詩主旨在于揭露官場的黑暗和是非不分,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例和直白語言展現官場亂象。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狀況和作者的個人遭遇。
雪柳梢頭鬧玉梅,萬家燈火月樓臺。 校讎幸不開天上,省得扶藜太乙來。
小蠻初按曲,趁拍入涼州。 宮羽偶失次,回眸顧部頭。 部頭色微嗔,面赭含矯羞。 低鬟語同伴,周郎曾顧不。
甕城高,盤徑近。十里筍輿穩。欲駕還休,風雨苦無準。古來多少英雄,平沙遺恨。又總被、長江流盡。 倩誰問。因甚衣帶中分,吾家自畦畛。落日潮頭,慢寫屬鏤憤。斷腸煙樹揚州,興亡休論。正愁盡、河山雙鬢。
醉時愁亦樂,老去日如年。 慣見紅相別,欣逢綠又鮮。
年年端午又今朝。鬢蕭蕭。思搖搖。應是南風,湘浦正波濤。千古獨醒魂在否,無處問,有誰招。何人簾幕倚蘭皋。看飛橈。奪高標。饒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綠綺,鼓離騷。
人生難滿百年心。得分陰。勝千金。吹帽風流,時節又相尋。回首賜萸休說夢,真率具,自山林。逢迎一笑且開襟。酒頻斟。量猶禁。相勸相期,長健似如今。醉也從他兒女手,爭把菊,滿頭簪。
人生幾何,如何不自,珍重此生。向蠹殘字上,甘心拋擲,蝸尖爭處,著意丁寧。箭過時光,劍炊世界,誰帶經鋤誰筆耕。分明似,滿一鍋湯沸,無處清□。輸兄。練得閑成。□無辱無憂懼驚。但菜羹糲飯,不求他味,芒鞋竹杖,足暢幽情。八十年來,萬千看破,胸次春風秋月明。梅花帳,稱困眠醒起,無打門聲。
何年此地蟄飛龍,石壁蜿蜒尚有蹤。 為報龍公莫貪睡,郡人于爾卜兇豐。 欲訪真仙小有天,路窮崖絕俯靈泉。 相君聊試濟川手,翳鳳驂鸞盡有緣。
碧海迢遙,曾窺見、赤城樓堞。因傲睨塵寰,猶帶憑虛仙骨。武庫胸中兵十萬,文場筆陣詩千百。記向來、小試聽臚傳,居前列。 世間事,都未說。親為大,官毫未。況諸郎鐘慶,夙齡英發。銀菟頒符方易地,金鸞寓直行趨闕。更相期、盡節早歸來,傳丹訣。
詩到南昌老更奇,固知流派自江西。 滕王閣下秋濤壯,孺子堂前春鳥啼。 我似癡蠅思驥尾,君如野鶴趁雞棲。 十年翰墨元猶白,不識微言為指迷。
廉可繼懸魚,官清術有馀。 民田侵廢苑,公署似間居。 草長通囹圄,花飛落簿書。 見君松操直,經考只如初。
平生讀書,如風過耳。 歲月共流轉,如磨復如蟻。 一如人嚼蠟,而不見其味。 又如弄孤杵,連夜不成米。 又如過羊腸,十步復一止。 年頭月尾無一是,咄咄癡頑不識字。 見君詩,舌如黐, 愧我為人師。怪怪奇奇, 如懸崖萬仞龍盤古樹枝。又如生馬不施鞚而馳, 又如錦苔封漫峴山千墮淚碑。又如玉關客, 血上老犀衣。盧仝孟郊骨已朽, 眼睛頭顱何人相傳授。與君往還歲月久, 比來春負入我牖,便覺巖前草木件件有生意。 跨蹇驢,出古寺, 欲訪子云問難字。
捫蘿梯峭石,直上青云端。 咫尺星斗光,冷射人心寒。
秋崖一夕卷炎蒸,那更揮斤為斲冰。 碧落舊尋燒藥灶,白芒長對讀書燈。 相期大庾何多日,似出浮屠向上層。 縱有分張吾未老,定從臺閣看飛騰。
造化鑿紳維,千巖斗空碧。 有時云雨開,殘陽落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