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相公谿亭閑宴依韻
雨霽秋光晚,亭空野興回。
沙鷗掠岸去,谿水上階來。
客傲風欺幘,筵香菊在杯。
東山長許醉,何事憶天臺。
雨霽秋光晚,亭空野興回。
沙鷗掠岸去,谿水上階來。
客傲風欺幘,筵香菊在杯。
東山長許醉,何事憶天臺。
雨停后秋光已近傍晚,亭子空蕩我帶著郊游興致歸來。沙鷗掠過岸邊飛走,溪水漫上臺階流來。客人狂傲,風都欺負他的頭巾;筵席飄香,杯中浸著菊花。一直允諾在東山長久沉醉,為何還要思念天臺呢。
霽:雨停止。
野興:郊游的興致。
幘:頭巾。
東山: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后常用來指代隱居之地。
天臺: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多神仙傳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閑暇時于溪邊亭子宴飲所作。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時期,詩人得以享受悠閑時光,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情感表達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突出,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一種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石蘊玙璠,山得其來之澤。
木無犧象,天開不材之祥。
屹金爐之突兀,其山海之來翔。
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俯仰一時,非智所及。
付與萬世,其存者長。
老為人所憐,貧恨友獨寡。
等閑門外車,盡入宰肉社。
欲隨射虎將,爭柰無匹馬。
安得化為云,四方逐東野。
大庇天下士,擬作萬閒廈。
顧我蓋頭茅,寧肯助一把。
非無問舍心,或恐臥床下。
縱有愿留人,有館不能假。
還因索居久,往往罪商也。
須待舍館定,然后見長者。
遙夜沈沈如水。
風緊驛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無寐。
門外馬嘶人起。
儂家白揄樹,一年一開花。郎如牽牛星,一年一來家。
不恨歡意薄,但愿歡情長。牽牛與織女,一年一成雙。
一年但一會,一夜一年周。猶勝儂兒郎,十載客巴州。
都將一年意,一夜申繾綣。橋畔烏鵲聲,天河漸清淺。
國色天香春滿亭,
清平三調譜宮伶。
近來詞賦無人識,
莫便疏狂學酒星。
江邊小市舊經過,
歲月真如東逝波。
茶灶酒壚多識面,
少留賣藥買漁蓑。
聞雞莫嘆客途窮,
拂曙星河倚劍雄。
馬上續完鄉國夢,
笛中吹起戍樓風。
云開泰岱天門白,
人渡津關海日紅。
湛露未晞秋信到,
蘆煙深處數聲鴻。
山市靄晴嵐,
山光一抹藍。
春歸銅柱北,
花發鐵橋南。
風暖香抽麥,
江晴曉浴蠶。
鼠姑連歲好,
留醉客停驂。
人生能幾何,百年三萬日。
一半睡中消,馀壽或難必。
鐘鼎與軒裳,總是牢籠物。
貪夫所甘心,宛轉無由出。
富貴者常勞,貧賤者常逸。
所以箕山人,不為唐堯屈。
中國所有畢羅致,中國所無求海外。
力為禽獸造世界,神禹所驅今復聚。
毛蟲羽蟲大和會,除卻鳳麟無不至。
嗟哉夥頤萬其類,無良、無猛、無蠢、無靈胥目曰牲,園吏按冊皆可呼其名。
食粟者粟,食肉者肉;爾雖不能言,無不得所欲。
文禽武獸前后補,京朝之官半寒苦。
人言員外郎,不及園中虎。
爾窮民、滿天下,安能上與檻猿籠鶴伍?
古來靈囿何足言?天荒地老有此園。
長安夜半西風起,啼呼如在山林間。
瀕江多海物,
比屋盡閩人。
四野方多壘,
三間欲卜鄰。
東漢多賢達,人倫君最優。
士林爭折角,仙侶羨同舟。
品在君宗上,名超清濁流。
中郎碑不見,論定足千秋。
蒼翠充巒濕未干,雨余流水澗聲寒。扶筇試上溪橋望,綠竹丹楓夕照殘。
得失無心心自安,板橋楊柳草堂寬。世間多少清開鏡,偏向溪山畫里看。
蓮幕風情客夢幽,思歸萬里路悠悠。九嶷煙雨瀟湘月,收入丹青好臥游。
悠然林下客,世事頗能料。
閑中意自適,身外名肯釣。
卜居山之陽,初為識者笑。
勢將陵岱華,氣欲吞嵩少。
方尋愿谷歸,稍近孫臺嘯。
微茫數煙岫,巉絕對云嶠。
為我增雙明,未必在遠眺。
始雖如直友,久乃得心照。
恐隨有力去,或被移文誚。
己見成膏肓,百計莫可療。
一時煙霞語,慎勿駭廊廟。
咄哉肖山堂,所以警不肖。
海天時序入南訛,
避暑賓朋取次過。
江上闉閽耽晝永,
空中樓閣受風多。
傍花玉笛回楊柳,
倚檻卿云襲芰荷。
梅雨初黃蒲泛白,
援琴遲聽有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