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侯若樸金元甫陳居一陳集生飲陸氏山園分賦以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為韻十首 其二
主人能載酒,客到臥林園。松風和竹影,相對水禽喧。
主人能載酒,客到臥林園。松風和竹影,相對水禽喧。
可人忽相訪,恰恰應鐙花。
古話達時樣,霜毛感歲華。
雨中書枕榻,山下菜羹家。
一笑君聽取,歸期待白鴉。
馮夷翦水暗中央,映帶同云淺與黃。
旋積層寒消宿瘴,平鋪一白洗時妝。
行仙休羨王恭興,僵叟應關洛令腸。
不覺喜吟豐歲瑞,方知知是為民忙。
朝露濕妾衣,暮霞耀妾矚。
一葉小如瓜,去住無拘束。
兀棹歌采菱,襲襲薰風足。
蘆葉映港清,捉對鴛鴦浴。
蓮中有苦心,欲折手還曲。
折蓮恐傷藕,藕斷絲難續。
古巖氣骨,春風面皮。
是人認得靈溪,靈溪元自不知。
一片妙莊嚴域,千古萬古光輝。
本堂老人書。
偶因塵隙游靈石,不覺夷猶到夜深。
坐對半窗山月影,參成一片白云心。
寒螀著露更相調,老葉無風也自吟。
分得僧床伴僧夢,夢闌詩料滿山林。
山林以為家兮,出而與風煙之為縹緲。
水之湄素所狎兮,專一嗜而謀飽。
紛紛下而上兮,若不能以終日。
矯靜潔以待時兮,固有獨立于寒梢之表者也。
芙蓉花下把離觴,江漢秋生夕漲涼。
騕褭神駒行地急,迢遙仙鶴去天長。
蜀兵未解星辰赤,淮哨將來日月黃。
近世平戎無好手,請陳上策獻君王。
悵望鑾輿不復還,令人疑盡九疑山。
朱弦一斷南風操,粉淚長留楚竹斑。
往事悠悠流水去,空祠寂寂暮云閑。
客情吊古多悲恨,趣理歸舟溯碧灣。
小艇撐過第一橋,酌泉橋下擲詩瓢。
來游道院分荷供,擬拉吟僧遣鶴招。
暮靄直從漁笛起,月華高過塔燈遙。
且于靜處偷清福,人海驚人涌似潮。
君不見南山峰晴倚空,有時煙嵐失青蔥。又不見碑潭水清貫市,有時波濤漲黃滓。
銅章一臨山水閑,變態有甚水與山。自從有邑知幾尹,仁聞始終無二三。
況直焦氛半封內,轉為樂國非容易。飛鳧忽載福星來,力量精神有余地。
吾鄉由來文獻多,道脈無如世故何。蔬園每每今棟宇,芹波彌彌新弦歌。
小民艱食業山海,弱肉難供虎狼噬。寒忽煖衣饑忽食,晝無打門夜無吠。
百里乳哺父母懷,惡稔時勞匣劍開。同寮議論兄弟視,理到肯放山筆回。
苦蘗雋永世味外,甘棠種在人心里。圖志雖書不盡書,頌碑歌記如何記。
及瓜而代芒芒行,花城如畫琴在堂。手揮帳餞前路闊,唾去金饋西風香。
來不攜家影相逐,去不挑包心自足。眉閑迎笑動瑤琴,膝下候歸翻彩服。
南溪景擅孟城奇,酒丹米白魚蟹肥。家林燕喜莫惜醉,仕宦得閑能幾時。
平實工夫根本大,舒徐步武官職耐。向上規模看宰邑,誰能如公三出宰。
誰能如公徹底清,誰能如公不眩名。卓乎高哉日月證,足以行矣云霄程。
出門為民還小駐,肯借心香勤旱雨。一雨三日豈偶然,異日作霖天已許。
老夫生身八十年,何幸親見真前緣。既無筋力送之遠,又乏詞藻揚其賢。
漫將里詠涂歌者,掇拾萬一溪藤寫。長揖奉為行李累,為我一讀清天下。
壯哉景陵宮,龜屭極神猛。
洪惟大庭庫,制度合雄騁。
圣世尚封崇,功擬天地并。
中天怪事發,靈長轉俄頃。
我登望岳臺,一慨心自領。
涿鹿策奇勛,自謂出天幸。
大運旋丸棋,捧首歸舊鼎。
富貴積金臺,礎礫揜營屏。
倘無六籍在,詎免胥狒獷。
下土位人上,奈何不深儆。
家學自相師,名成六館推。
春風中哨立,古道上安馳。
朝擅敢言直,民歌不忍欺。
危時方倚重,猨鶴已追隨。
華陽暫脫戴朝簪,悔被浮云惹動心。
世事可驚如雨驟,客懷無限并秋深。
能歸不似天邊燕,怯冷愁聞月下碪。
幾許清高堪自慰,官居頼有竹蕭森。
一歲驚心忽已除,宦游尚自客西湖。
漫題桃板標茅屋,旋買梅花插瓦壺。
俸薄幸無賒酒債,官閑卻有索詩逋。
明朝萬事從頭起,依舊山肩竹樣癯。
竹西亭下路,二十四橋迂。
有志風寒地,攜家雨雪途。
杯酣看玉蘂,橐重載湖珠。
寫就烏絲句,無妨寄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