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
朝露濕妾衣,暮霞耀妾矚。
一葉小如瓜,去住無拘束。
兀棹歌采菱,襲襲薰風足。
蘆葉映港清,捉對鴛鴦浴。
蓮中有苦心,欲折手還曲。
折蓮恐傷藕,藕斷絲難續。
朝露濕妾衣,暮霞耀妾矚。
一葉小如瓜,去住無拘束。
兀棹歌采菱,襲襲薰風足。
蘆葉映港清,捉對鴛鴦浴。
蓮中有苦心,欲折手還曲。
折蓮恐傷藕,藕斷絲難續。
早晨的露水打濕了我的衣裳,傍晚的云霞耀花了我的眼睛。一片荷葉小得像瓜,來去自由不受拘束。獨自劃著船兒唱著采菱的歌,陣陣和暖的南風令人愜意。蘆葦葉映襯得港灣清澈,一對對鴛鴦在水里嬉戲。蓮心里藏著苦味,想要折下它手又縮了回來。折下蓮花怕傷了藕,藕斷了絲也難以再續。
妾:古代女子自稱。
矚:目光。
兀棹:獨自劃船。
薰風:和暖的南風。
苦心:指蓮心味苦,也暗示內心痛苦。
曲:彎曲,這里指縮回。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江南水鄉,當時采蓮是常見活動。詩人或許以采蓮女視角,表達女子在愛情或生活中的無奈與掙扎,反映古代女性在情感方面的困擾。
這首詩主旨圍繞采蓮女的情感展開,通過描繪采蓮情景和內心活動,展現其復雜情感。詩中以景襯情、象征等手法運用巧妙,具有一定藝術價值,體現古代江南水鄉生活與女性情感。
玉函藏寶鏡,光瑩若冰晶。
三時不拂拭,便見云煙生。
撫躬問方寸,百歲空營營。
五色亂我目,六欲牽我情。
茍不自琢磨,安得常清明。
芳矩接前哲,黽勉崇令名。
抱瑟歸來,嘆游子、飄零南國。君賀我、商瞿有子,狂歌浮白。大者才能呼父執,黃雞綠酒娛今夕。但無如、瓊樹倚階前,誇雙璧。
吹玉笛,長干陌。攜蠟屐,江淹宅。曰身將隱矣,北山之北。遠害且尋麋鹿伴,那能老作諸侯客。況竹溪、六逸尚堪招,徂徠側。
厚葬何曾到九泉,
摸金校尉不相憐。
休將白骨求神庇,
風雨干陵亦偶然。
清閒自是神仙福,不是神仙不得閒。我雖凡骨居塵世,十有三年守故山。
繁霜衣上積,
殘月馬前低。
何時清興不君同,倏爾分飛似轉蓬。
北地寒深猶有菊,南天歲晚正多鴻。
子歸尚戀燕山月,我客長懷故里風。
無限蒹葭秋水永,令人日暮望江東。
情癡倦極,天闊歸遲,吟魂無力隨風。月落墻陰,一屏睡睫濛濛。邯鄲平生難記,記花前、猶醉金鐘。留連處,忽一聲山外,吹度晴鐘。
覺來重重追憶,似游塵飛去,那拾遺蹤。寄謝芳卿,向來曾主芙蓉。人間興亡萬感,看千年、與夢皆空。披衣起,倚闌干、人在笑中。
孤城帶雪望天涯,
瀟灑風情自一家。
景物尚嗟春意滿,
雨枝零落不成花。
朔風吹雪落云端,
臘意春容盡苦寒。
收拾濁醪成一醉,
悵無絲竹借馀歡。
避世高人故隱居,
瓜牛今日更無廬。
石門夜話尋禪榻,
一葦江天縱所如。
微微江路暗生煙
別夢如云遠隔天
為報山陰寒雪夜
到門應有子猷船
江上匆匆別,伊人隔草廬。如何經歲久,不見一行書。
鄂渚華光淡,晴川樹景疏。近聞湖水長,應為遣雙魚。
薇蕨悲歌后,羅巾染血痕。
五人同畢命,一死足酬恩。
入地鴛鴦隊,生天杜宇魂。
可憐環佩冷,荒冢易黃昏。
君自乘槎去,吾將越海游。離情縈北地,別夢寄歐洲。意氣哥倫布,功名定遠侯。故鄉何日返,同眺二泉秋。
黃白種相阨,神州慘陸沉。好將醫國手,堅抱濟時心。學界深于海,華年貴似金。欲酬弧矢愿,共體此長吟。
雪峰在何許,樓倚青霄端。
每來注心目,不覺生羽翰。
終藉好風力,云散銀闕攢。
只履西歸客,應笑空倚欄。
石壁臨無地,江流激有聲。檣烏依岸宿,水鳥避人行。日度松陰轉,風來暑氣平。要知形勝在,歷歷問山名。
極目江波闊,驚心沙岸摧。倚巖誰搆閣,斷石自封苔。水鳥隨潮去,風帆逆浪來。江山千古恨,盡付掌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