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黃忍庵太史四首 其四
暫為鄉井別,十日惜分攜。
觀化俄生柳,看書亦杖藜。
心知龍節返,路出海云西。
會買扁舟送,漁家水滿堤。
暫為鄉井別,十日惜分攜。
觀化俄生柳,看書亦杖藜。
心知龍節返,路出海云西。
會買扁舟送,漁家水滿堤。
暫且和故鄉分別,十天時間都惋惜著分離。觀察變化,忽然像莊子夢到自己化為柳樹一般,讀書時也拄著藜杖。心里知道你會持節歸來,你此去的路在海云西邊。等你回來時我會買條小船去送你,那時漁家所在之處水已漲滿堤岸。
鄉井:故鄉。
分攜:分離。
觀化俄生柳:化用《莊子·至樂》中莊子夢為蝴蝶等典故,這里‘生柳’可能寓意世事變化無常。俄,突然。
杖藜:拄著藜杖。
龍節:古時使臣所持的符節,這里指代友人出使之事。
扁舟:小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友人要暫時離開故鄉去遠方,可能是因公務出使等事。詩人在友人離別之際寫下此詩,表達惜別與期待重逢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惜別和期待重逢。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意象營造意境,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真摯的友情。
泥涂歲序劇骎骎,
煙火蓬茅養道心。
護鴨船圍新柳港,
放牛人去小桃林。
盈前社酒遭田父,
短后征衣怪野禽。
對此蕭然名利淡,
一蓑一笠勝朝簪。
建溪饒驚,樟灘最巉險。
顛波勢欲下,亂石故磨飐。
洼坳碾作渦,刻露圭就就琰。
我衰憂患多,過此容色斂。
篙師凝晴立,尺水巧回閃。
鏗然矢投壺,狎恰不誤點。
輕舟恣一擲,縱若鳥脫罨。
以茲推物理,遇境適夷險。
人或發禍機,忌者思盡掩。
揚瀾沸平地,鑿空架崖廠。
由來人背噂,未必鬼神貶。
濟盈軌易濡,忠信幸無忝。
習坎入坎兇,既出夫何玷,
浮海桴可乘,舟楫況刳剡。
閑中多雅趣,
日涉小溪濱。
骨為吟詩瘦,
家因買酒貧。
性情山水近,
蹤跡鳥魚親。
枉費天生我,
無才作逸民!
星紀初回日再元,海風吹霧起晴暾。五辛遙阻荒墳薦,萬里空傷久客魂。臨水稚芳爭裊裊,出林幽羽故喧喧。歸田喜卜中宵夢,擬辦囊封乞主恩。
柏煙松火萬家同,柳徑楊堤入暖風。九陌管弦存舊俗,六朝山水見遺宮。交親隔舍追隨里,歲序驚心感慨中。且喜甕頭浮綠蟻,不須囊底覓青銅。
割鐙難留乘馬東,花枝爭看裊長紅。
袞衣空使斯民戀,綠竹誰歌入相同。
樂事遲回致歲豐,幾多遺愛在湘中。
須知楚水楓林下,不似初聞長樂鐘。
君豪自合相推遜,吾老猶堪共切磋。
有許奇奇并怪怪,直將少少勝多多。
風人所作葩而正,治世之音樂以和。
他日薰弦要賡載,勿為處士五噫歌。
黃流千里從天來,
中貫帝居縈斗魁。
與君共宣圣主德,
馀波漸暨東南垓。
星象驚傳易紫宮,孱王下殿走匆匆。
璽歸日角謀何急,車隱雷聲路未通。
麥子蒼黃同去國,將軍跋扈勝臨戎。
他年天寶談遺事,盡付停觴一嘆中。
千古臨邛路,
飄然偶獨游。
病身那迫老,
遠客更禁秋。
水退橋未葺,
渡閑船自流。
飛騰付年少,
回首思悠悠。
石泉窈以清,梧竹復修翠。
誅茅為小楹,延得青山致。
幽人兀然坐,開卷默而識。
仿佛沂水風,吾與點也意。
可憐老母倍鄉愁,
日日問兒小愈不。
勉勸兒嘗今日藥,
床頭猶有藥錢留。
天高地厚,水闊山遙。
古今常理,何用忉忉。
衲僧家,腳跟下一段光明,十日并照,明察秋毫。
不揀侯門射策,何須華頂降魔。
孤迥迥,冷蕭蕭,無端翻黑月,魑魅哭連宵。
聞說茲邱在海心,
洪濤千頃載浮沉。
天仙奕奕明開府,
水鬼翩翩夜貢琛。
玳瑁五章供法座,
珊瑚七尺照華林。
自從代變滄桑后,
野草閒田直到今。
白發青林一徑慳,
羊裘不揀釣魚灣。
當年有誓潭龍窟,
身后還悲吊鳥山。
目送斜陽沈海岸,
手栽修竹染霜斑。
致身錄在憑誰讀,
壚冷香消亦等閒。
獻瑞廷陳九穗禾,
騁懷八極駕黿鼉。
才陳角牴魚龍戲,
又唱宏農得寶歌。
自在艨艟飛五鳳,
前行簫鼓擁千駝。
時巡合有天書降,
玉檢金繩代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