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詩二首
朝云浮四海,日暮歸故山。行役懷舊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時旋。
浩浩長河水,九折東北流。晨夜赴滄海,海流亦何抽。遠適萬里道,歸來未有由。臨河累太息,五內懷傷憂。
朝云浮四海,日暮歸故山。行役懷舊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時旋。
浩浩長河水,九折東北流。晨夜赴滄海,海流亦何抽。遠適萬里道,歸來未有由。臨河累太息,五內懷傷憂。
早晨的浮云飄游四海,傍晚又回到了舊山。在外服役的人懷念故鄉,悲傷的情思難以言說。漫漫征途跋涉千里,不知何時才能回返。浩浩蕩蕩的長河之水,多次曲折流向東北方。日夜奔騰奔赴滄海,海水流動又多么迅疾。遠行萬里之外的道路,歸來卻沒有緣由。面對河水屢屢嘆息,五臟六腑滿懷憂傷。
朝云:早晨的云。
行役: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在外跋涉。
懷舊土:懷念故鄉。
悠悠:形容路途遙遠。
旋:返回。
浩浩:水盛大的樣子。
九折:多次曲折。
抽:形容水流迅疾。
遠適:遠行。
累太息:屢屢嘆息。
五內:五臟,指內心。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外行役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頻繁的勞役或戰事,詩人被迫離開家鄉,在漫長的行役過程中,對故鄉的思念愈發強烈,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游子的思鄉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行役之人的普遍心境,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原上離離草,春來一雨生。
寸心燒不死,萬里碧無情。
油壁輕輕度,花驄款款行。
六朝佳雨地,愁煞夕陽明。
羅幌飛螢玉露漙,珠簾不捲坐更闌。昭陽月色渾無賴,才到長門特地寒。
鎖閉葳蕤絕履綦,宮花猶發萬年枝。沈香亭北無窮恨,盡在闌干獨倚時。
鳳吹喧傳隔彩霞,龍旂搖曳暮云斜。預知行幸平陽宅,不用庭前望翠華。
金屋妝成盡日閒,十年紅粉誤朱顏。腰肢漫自誇纖細,管領華清是玉環。
萬山之中小縣耳,乃有須眉之男子。
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猶守此。
豈有若夫為不善,人自不識若夫豪杰士。
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節義名四旗,白馬之鄉良足紀,先生之風今未已。
噫嚱乎嗟哉!當時乃已神龍見首不見尾。
吾生何拙亦何工,憂患如山一笑空。
猶有馀情被花惱,醉搔華發倚屏風。
卅年前共西冷榻,
中一相逢在溧陽。
此日展圖見三絕,
知君猶未善刀藏。
獨倚橋欄遍,行吟十里亭。
樓臺紅雨岸,花鳥白云汀。
霧霽林馀碧,煙流竹送青。
溪聲遙送我,隨蝶步郊坰。
樵蘇出林看,
士女擁途迎。
要識神通趣,
年年此際晴。
閏入初秋漸有霜,赤炎無力晚風涼。當軒桐葉微凋翠,隔水荷衣尚帶香。越客苦吟聲未變,仙郎高詠興方長。共誇此月原馀日,縱酒閒游不憚狂。
京城雜遝隔煙霞,幽賞多歸貴從家。興每到時惟看竹,杯從密處為探花。涼衣擬振凌風翼,曲沼思隨歷漢槎。為報同游諸學士,朝參早罷莫歸衙。
苦夏今憐夏早歸,悲秋翻喜月全輝。百年能見許多閏,一歲初驚欲授衣。光落銀蟾虧復滿,辨懸白馬是耶非。浮生擾擾知難定,但得深杯好盡揮。
高高灘十丈,直下響成雷。
舟擲波心去,人穿石窟來。
虹蜺雙瀑掛,菡萏小峰開。
濁酒酬三老,傾危仗汝才。
萬戶清飆動,疏砧特地哀。
杵隨涼葉下,響帶早鴻來。
長信秋偏早,漁陽獵未回。
無衣應不少,刀尺漫相催。
池上新亭獨倚欄,自臨釣石俯云湍。
賞心誰是高陽侶,閱險頻催杜甫鞍。
濛雨細侵花徑滑,停云濃帶舊山寒。
涼風摧折階前筍,驚作故人車馬看。
稍有林泉興,相陪杖屨游。
百年人易老,千種事堪愁。
是處花無主,誰家酒可篘。
芳時好行樂,春去不能留。
輦路,江楓古。
樓上吹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塵污。
往日繁華何處,
舊歡新愛誰是主。
啼笑兩難分付。
河源來自昆崙西,滔天沃日無津涯,擢夫漁子不敢窺。
公欲徑渡公誠癡,癡公溺死如何為。
竟委骨肉于蛟螭,徒使萬古箜篌悲。
城西舊游地,愛此足清幽。卜筑成新構,棲遲協素謀。稻花隨應戶,秋水可通舟。猶自歡鄰里,新醅酒正芻。
區分雖井闬,瀟曠自村家。列樹遙團蓋,棲禽似報衙。里人新約社,稚子旋栽花。兄弟歡娛地,吾生未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