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十里亭即景
獨倚橋欄遍,行吟十里亭。
樓臺紅雨岸,花鳥白云汀。
霧霽林馀碧,煙流竹送青。
溪聲遙送我,隨蝶步郊坰。
獨倚橋欄遍,行吟十里亭。
樓臺紅雨岸,花鳥白云汀。
霧霽林馀碧,煙流竹送青。
溪聲遙送我,隨蝶步郊坰。
我獨自倚靠在橋欄上,看遍四周風景,然后漫步吟詩來到十里亭。樓臺在落花飄飛中映襯著河岸,花鳥在白云繚繞的小洲上棲息。霧氣消散后樹林留下一片碧綠,炊煙飄動中翠竹送來青色。遠處傳來溪水的聲音伴我前行,我跟隨蝴蝶的腳步走向郊外。
遍:看遍,看盡。
紅雨:指落花。
汀:水中或水邊的平地。
霽:雨雪停止,云霧散開,天色放晴。
郊坰:郊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春日郊外美景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漫步于郊外,被眼前的景色所感染,從而創作了此詩。當時詩人心境閑適,盡情享受著春日的美好。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十里亭周邊的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傳統寫景詩的特色。
云藏巖谷晝冥冥,忽聽天風晌佛鈴。草際老僧迎客至,煙中修竹入門青。坐來瀛海茫茫地,盡失山川漠漠形。休問葡萄撥醅后,甘泉一酌自清泠。
嬌羞不肯下妝臺,侍女環將九子釵。寄語倦妝人說道,輕施朱粉學慵來。十步笙歌響碧霄,嚴妝無力夜迢迢。羞將雙黛憑人試,留與張郎見后描。說嫁心驚盡日癡,尊前玉箸鎮雙垂。不知夫婿尤憐惜,卻憶嬌嗔阿母時。羞向明窗結佩珰,穿衣寶鏡暗生光。生憎烏鵲來相噪,默默無言下象床。當初忍笑畫鴛鴦,真個如今擬鳳凰。別卻群仙拜王母,已聞青鳥報劉郎。云作雙鬟雪作肌,天教分付與男兒。轉身拭淚銀河畔,別卻鴛機再不歸。
思八水,仙古洞顤顟。苔石激流飛霧雨,松風卓午起波濤。木落覺天高。
步履江村霧雨寒,竹間門巷系黃團。猶嫌骯臟驚魚鳥,父老相呼擁道看。
湖上秋風起棹歌,萬株映柳更依荷。老來不作繁華夢,一樹池邊已覺多。
一尺萬丈勢,郁此升仙姿。托根幾案間,抉石出怒猊。黛枝云蓋結,鐵干霜痕披。圣植既劫火,猶睹具體微。風霆起春蟄,應有飛龍知。愿為祖生楫,送君中流時。
年來滄海淺,津路亦生桑。萬點鮫人淚,明珠夜不光!
邂逅相逢興獨豪,平原十日醉葡萄。風前忽奏陽關曲,別淚千行墮寶刀。紅粉清源十萬妝,亭亭高髻綠羅裳。那能不滯狂夫興,滿目飛云是太行。桃花新水木蘭橈,揮手離人出畫橋。何處相思偏入夢,嶓江飛雪越江潮。才大君猶困執鞭,書成余亦倦游年。惟應匣底湛盧色,夜夜雙飛北斗前。
海岸孤絕補陀巖,有一眾生圓正覺。八萬四千清凈眼,見塵勞中華藏海。八萬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涅槃生死不二見,是則名為施無畏。八風吹播老病死,無一眾生得安穩。心華照了十方空,即見觀世音慈眼。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
煙浦回環幾百灣,無人知此橛頭船。風露冷,月娟娟。云間一過看飛仙。
月鐘霜瓦凍鴉啼,夢里楓橋卻向西。暖語未終天忽曉,不堪空作醉鄉迷。相要不說卷衣裳,笑挽流蘇背燭光。賴有暖言堪入骨,一宵輸意作王昌。繞身一步也堪憐,特地呼來放膝邊。問道初寒身怕冷,今宵多半要裝綿。燒殘絳蠟啼千箸,碎嚼冰蠶攪萬絲。水國不生紅豆子,贈卿何物助相思。尊前一笑兩相同,燭映羞顏旖旎紅。更有銷魂人不見,斷云零雨數聲中。愛弄黃金佛手香,不因清囀不輕嘗。從今奪取春鶯舌,只辨雙柑聽繞梁。感郎珍重不能羞,夜淺香濃掩畫樓。翠澀乍慵花上蝶,紅酣常濕雨中鳩。
晚年結想事田園,傲骨嶙峋避世喧。花嶼書床勤灌溉,綠陰掩映似深村。
名勝來何許,群仙跡尚存。瑤緘秘石室,金簡出云門。避世迷桃谷,冥棲臥漆園。丹砂如可學,塵事詎堪論。
失怙于今十八年,故鄉回首淚凄然。全家衣食驅毛穎,六度清明迷柳煙。卜宅偏為霜雪難,連床空結雨風緣。新成高閣崇鄉祀,苕霅之間僾愾傳。兼痛塤吹化卻塵,黃粱小夢十逢春。已多宿草埋新冢,孰繼蘇門話舊人。遺恨盡多隨處有,旅懷敢向屈時伸。但期靈爽長呵護,次第貽謀后此身。
剩礎遺隍問舊疆,龍門馬牧總茫茫。接天波浪三江口,橫地風云百戰場。尚有帆檣下巴蜀,無多戶口在耕桑。不堪原野蕭條地,吹角重城倚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