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益菜 其三
薺甘荼苦本難齊,
苦盡甘回信不迷。
日日曉涼和露采,
山間尋得便提攜。
薺甘荼苦本難齊,
苦盡甘回信不迷。
日日曉涼和露采,
山間尋得便提攜。
薺菜甘甜苦菜苦澀,本來就難以一樣,苦到盡頭就是甘甜,這道理確實沒錯。每天清晨趁著涼爽帶著露水去采摘,在山間一尋到苦益菜就把它采下。
薺:薺菜,味道甘甜。
荼:苦菜,這里指苦益菜,味道苦澀。
信:確實,的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在山間體驗著采摘野菜的生活,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苦盡甘來的哲理,通過采摘苦益菜的日常小事表達出來。其特點是語言平實卻富含深意,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感悟,在同類表達生活哲理的詩詞中有一定的獨特性。
苦哉黑暗女,樂矣功德天。
智者俱不受,愚夫納二邊。
我奉能仁教,歸依彌勒前。
愿闡摩訶衍,成就那羅延。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斫石通道,祈井流泉。君肝在內,我身處邊。荊軻拔劍,毛遂捧盤。
不為則已,我欲刺股錐刃,懸頭屋梁。書臨雪彩,牒映螢光。一朝鵬舉,萬里鸞翔。縱任才辯,游說君王。高車反邑,
我欲衒才鬻德,入市趨朝。四眾瞻仰,三槐附交。標形引勢,身達名超。箱盈綺服,廚富甘肴。諷揚弦管
游,愁。
赤縣遠,丹思抽。
鷲嶺寒風駛,龍河激水流。
既喜朝聞日復日,不覺頹年秋更秋。
已畢耆山本愿城難遇,終望持經振錫住神州。
鷲嶺光前選,祇園表昔恭。
哲人崇踵武,弘道會群龍。
高座登蓮葉,麈尾振霜松。
塵飛揚雅梵,風度引疏鐘。
靜言澄義海,發論上詞鋒。
心虛道易合,跡廣席難重。
和風動淑氣,麗日啟時雍。
高才掞雅什,顧己濫朋從。
因茲仰積善,靈華庶可逢。
君不見,孤雁關外發,酸嘶度楊越。
空城客子心腸斷,夜夜遙遙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
取我匣中青銅鏡,
非是無人助,意欲自鳴砧。
向月憐孤影,承風送迥音。
疑搗雙絲練,似奏一弦琴。
令君聞獨杵,知妾有專心。
大誓憫涂炭,乘機入生死。
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掌鏡徹千里。
道盛咒蓮華,災生吟棘子。
埋石緣雖謝,流沙化方始。
溪翁居處靜,溪鳥入門飛。
早起釣魚去,夜深乘月歸。
露香菰米熟,煙暖荇絲肥。
瀟灑塵埃外,扁舟一草衣。
觀化祇山頂,流睇古王城。萬載池猶潔,千年苑尚清。仿佛影堅路,摧殘廣脅gJ。七寶仙臺亡舊跡,既傷火宅眩中門,還嗟寶渚迷長阪。
步陟平郊望,唯有能仁獨圓悟,廓塵靜浪開玄路。創逢肌命棄身城,三祇不倦陵二車,一足忘勞超九數。
定瀲江清沐久結,度有流光功德收,金河示滅歸常住。鶴林權唱演功周,流教在茲辰,傳芳代有人。
沙河雪嶺迷朝徑,誓舍危軀追勝義,咸希畢契傳燈情。勞歌勿復陳,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嶺穴猶存。
五峰秀,百池分。粲粲鮮花明四曜,輝輝道樹鏡三春。揚錫指山阿,佇靈鎮梵岳,凝思遍生河。
金花逸掌儀前奉,回斯少福澗生津,共會龍華舍塵翳。
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云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般若唯絕鑿,涅盤固無名。
先賢未始覺,之子唱希聲。
秦王嗟理詣,童壽揖詞清。
徽音聞廬岳,精難動中京。
適驗方袍里,奇才復挺生。
百苦忘勞獨進影,
四恩在念契流通。
如何未盡傳燈志,
溘然于此遇途窮。
畫松一似真松樹,
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臺山上見,
石橋南畔第三株。
如蒙一被服,方堪稱福田。(詠賜玄奘衲、袈裟,
人人送酒不曾沽,
終日松間掛一壺。
草圣欲成狂便發,
真堪畫入醉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