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露零金井,塵清玉宇,雙蓂呈瑞新秋。佳氣郁蔥,祥煙繚繞,玉門初誕風流。賓客競回眸。慶虎頭食肉,燕頷封侯。骨相非凡,便宜談笑上瀛洲。
青衫莫歡淹留。有兒孫蘭玉,不負箕裘。蓮幕向來,花城今日,不妨小試良籌。名姓在金甌。看佩珂鳴玉,促侍宸旒。直待功成名遂,歸作赤松游。
露零金井,塵清玉宇,雙蓂呈瑞新秋。佳氣郁蔥,祥煙繚繞,玉門初誕風流。賓客競回眸。慶虎頭食肉,燕頷封侯。骨相非凡,便宜談笑上瀛洲。
青衫莫歡淹留。有兒孫蘭玉,不負箕裘。蓮幕向來,花城今日,不妨小試良籌。名姓在金甌。看佩珂鳴玉,促侍宸旒。直待功成名遂,歸作赤松游。
金井旁露珠零落,天空潔凈如玉宇,新秋時節雙蓂草呈現祥瑞。佳氣郁郁蔥蔥,祥煙繚繞,玉門處剛剛誕生了一位風流人物。賓客們都競相回頭張望。慶賀他有虎頭食肉、燕頷封侯的貴相。他骨相非凡,理應輕松談笑間就能登上高位。不要因身著青衫而感慨仕途淹留。他有優秀的兒孫,能繼承家業。他在幕府、在地方,都不妨施展良策。他的名字已被朝廷看重。看他佩著美玉,快步侍奉在皇帝身邊。一直等到功成名就,就歸隱山林。
露零:露珠零落。
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
玉宇:天空。
雙蓂(míng):蓂莢,傳說中堯時的一種瑞草,這里指祥瑞之兆。
佳氣:美好的云氣,古人認為是吉祥的象征。
玉門:此處可能指出生之地。
虎頭食肉,燕頷封侯:形容人有富貴之相。
青衫:古代低級官員的服飾,這里指官位低。
淹留:停留,這里指仕途不順。
蘭玉:芝蘭玉樹,比喻優秀的子弟。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業。
蓮幕:指幕府。
花城:指繁華的城市。
金甌:比喻疆土完整,也指朝廷對人才的重視。
珂:馬籠頭上的裝飾,這里指玉佩。
宸旒(chén liú):指皇帝。
赤松游:指歸隱山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詞的內容來看,可能是在某人喜得貴子或有重要人物誕生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人們對未來充滿期望,作者借此詞表達對主人公的美好祝愿和期許。
這首詞主旨是祝賀與期許,突出特點是運用大量祥瑞意象和典故,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典之作,但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美好愿望和祝福文化。
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
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
雨過隋堤原不濕,風吹紅袖欲登仙。
詞人久已傷頭白,酒暖香溫倍悄然。
誰道客愁蕭屑。
偏有梅花交接。
意味恁幽清,投向詩魂安貼。
奇絕。
奇絕。
又是月光如雪。
江干青楓化為霞
秋水以外皆春花
中有一磯掛林杪
道是銀漢飛來槎
撐突萬古礙星月
嘯呼六代爭龍蛇
峭壁垂云幻錦繡
叢檣似戟紛杈丫
搖搖幢風佛倚閣
渺渺蘆雪鴻為家
昔游正借夏綠里
時有好鳥銜余葩
今偕詩仙蠟雙屐
先喚漁父同杖拿
誰知冷雨鎖荒寂
三日都打回風撾
涎涎燕尾不可見
攝山一角沈天涯
詩仙不到山不綠
得無象車不受夸
君乎琢句苔石破
我亦題竹風鴉斜
毫末非輕,丘山非重。
按佛祖云頭,穿衲僧鼻孔,剖破方知無罅縫。
坐臥斗室中,書卷奏新效。
神來勿驟往,斟酌使克到。
焚香取煙初,賞茗在味少。
潔此徑寸懷,遂與秋照耀。
月以霜尊嚴,云得天高妙。
良友雖各方,是中可談笑。
鼓枻過滄浪,
看君正釣璜。
參差分老少,
一半共行藏。
古意含靈壽,
春風滿豫章。
請歌新樂府,
惟采舊芝房。
曉風清暑,映湖光如練,山光如染。十里荷花香滿路,飛蓋斜敧妝面。一葉扁舟,數聲柔櫓,陡覺紅塵遠。六橋三塔,恍然圖畫中見。
因念當日三賢,兩山佳處,應也經行遍。琢月吟風無限句,景物隨人俱顯。賀監風流,玄真清致,我亦情非淺。漁蓑投老,利名何用深羨。
金鰲玉龍蟠作堆,老樹屈鐵泉鳴雷。舟輕水急云蕩漾,彷佛使槎天上來。
蕭蕭葭菼著霜稀,秋水連天有雁飛。悵望溪山舊人去,一船斜日映愁歸。
汎汎輕舟泊釣磯,蘆花吹雪夢將飛。莫教一枕黃昏雨,直待邯鄲覺后歸。
無端世事,把兩眉愁鎖,寸腸悲裂。焚硯燒書原不錯,省卻三生慧業。彩筆空揮,瑤琴漫撫,都是鵑啼血。加餐高臥,隨緣便抵佳節。
任他呆女癡兒,歡場慣占,天不加磨折。試問繁華春夢里,幾個風流人物。花月凄涼,文章歌哭,今古無分別。英雄眼冷,等閑白了華發。
露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不是窅窊分得種,人間那得許清香。
一秋無雨亦無風,比似常年迥不同。鼻觀了無分別想,道人結習本來空。
雨花那得著衣裾,遍界香分佛飯馀。金粟如來元一點,橫陳妙供盡從渠。
鳳皇鳴高岡,
曠世一見之。
翻身耀朝日,
自顧羽毛奇。
明朝驚破還鄉夢。銀箏夜久殷勤弄。怪客有春愁。嬌歌半欲羞。
繡衫金騕裊。何處深春好。淚粉玉闌珊。鴛衾不識寒。
廿四橋邊草徑荒,
新開小港透雷塘。
畫樓隱隱煙霞遠,
鐵板錚錚樹木涼。
文字豈能傳太守,
風流原不礙隋皇。
量今酌古情何限,
愿借東風作小狂。
湖濱住,蒿徑鮮羊求。一客叩門籠絮帽,半窗斜日對茶甌。天際月輪樓。
落葉詠,北國擁爐初。但使重巒銷翳蔽,何曾一樹計榮枯。歸興忽莼鱸。
沈陰不散地埋憂,
冷雨三旬苦未休。
幸不侵陵農事晚,
已難消受旅人愁。
蘆花濕處哀鴻泣,
蕉炬炎時凍雀投。
卻詫北風如虎怒,
盡吹清淚落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