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有感
無端世事,把兩眉愁鎖,寸腸悲裂。焚硯燒書原不錯,省卻三生慧業。彩筆空揮,瑤琴漫撫,都是鵑啼血。加餐高臥,隨緣便抵佳節。
任他呆女癡兒,歡場慣占,天不加磨折。試問繁華春夢里,幾個風流人物。花月凄涼,文章歌哭,今古無分別。英雄眼冷,等閑白了華發。
無端世事,把兩眉愁鎖,寸腸悲裂。焚硯燒書原不錯,省卻三生慧業。彩筆空揮,瑤琴漫撫,都是鵑啼血。加餐高臥,隨緣便抵佳節。
任他呆女癡兒,歡場慣占,天不加磨折。試問繁華春夢里,幾個風流人物。花月凄涼,文章歌哭,今古無分別。英雄眼冷,等閑白了華發。
無端的世事紛擾,將雙眉緊蹙愁鎖,寸寸柔腸都要悲裂。焚燒硯臺書籍原本沒錯,省去了三生以來的智慧學業。彩筆空自揮灑,瑤琴隨意輕撫,都像杜鵑啼血般悲切。多進飲食安臥休息,順應機緣便算作佳節。任那些癡男怨女,慣于占據歡場,上天不施加磨折。試問在繁華春夢之中,有幾個真正的風流人物?花月依舊凄涼,文章里的歌哭,古往今來并無分別。英雄冷眼旁觀,輕易間便白了頭發。
無端:沒有來由,無緣無故。
慧業:佛教指智慧的業緣,此處代指才學、文才。
鵑啼血:傳說杜鵑啼叫至血出,此處比喻情感悲切。
加餐高臥:多進飲食,安臥休息,指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狀態。
隨緣:順應事物發展的機緣,不強求。
風流人物:指世俗中顯赫、風光的人物。
眼冷:冷眼旁觀,對世事看透后的漠然。
此詞或創作于作者經歷世事變故后,面對世俗紛擾與自身才學無著的困境,心灰意冷之際。通過對‘焚硯燒書’‘彩筆空揮’的描寫,可見其對世俗價值的懷疑;‘英雄眼冷’則暗含對時代與自身命運的深刻反思。
全詞以悲切之語寫盡世事無常,從個人愁緒延伸至對世俗繁華的批判,最后落于英雄遲暮的感慨,情感層層遞進。語言質樸而意蘊深沉,展現了對人生與歷史的清醒認知,是一首借個人際遇抒懷、反映時代情緒的佳作。
近臣方賜沐,暇日愛攀登。共向前朝寺,因尋長梵僧。一庵唯掛缽,何處獨支藤。客有許詢輩,山門問幾燈。
塵緣能斫絕?寡寡住山間。心境參秋雨,文章透古寒。花和人作敵,月與病相纏。校管今生了,囊中賺一閑。
中夜怦怦意未休,不堪秋氣攪離憂。澆腸渴欲吞宵露,洗耳清思枕上流。浣沐棲遲成小隱,招提潦草負前游。空馀遠志羈塵網,期向莊周夢里求。
罡風披拂到層臺,杖底煙消野色開。秋水不教雙澗沒,夕陰遙挾片云來。峰坳古徑堆黃葉,石竇寒芊長碧苔。松籟泠然嘯歸去,昏鴉無約漫相催。
列國難逢世主賢,孤忠非命亦堪憐。臨河不返宣尼轍,未必聲名萬古傳。
古來同病總相憐,不似今人見眼前。且隨浮俗貪趨世,肯料寒灰亦重燃。
玉容寂寞倚東闌,偷得瑤池換骨丹。昨夜酒酣銀燭短,絳綃和月護春寒。
連城能換幾年春,簪取春風兩鬢唇。一任名園花有主,此生長做看花人。
廿年湖海漫相知,再見都城總別離。旅客倦游常臥病,使君王事有程期。清風萬里閩山節,明月孤舟潞水思。塵土欺人雙鬢短,不知何處更論詩。
蟬聯女公子,湯沐郡夫人。籍著金閨密,綸褒袞字新。千葩朝閬苑,雙劍化平津。唧唧蟲吟夜,梁空落暗塵。
飯罷雕胡坐石磯,白云閒與鶴同飛。神仙若道吾無分,那得身輕減帶圍。
兩郡對郛郭,一水分西南。高亭不屢尋,孰知游者貪。江勢洶初轉,山光遠相涵。芳洲賈人舶,野渡游子驂。落日覆寒郊,輕風散回潭。安得近故里,時來拂晴嵐。
有國交脛東,其人年命長。非啖不死藥,稟氣自異常。若無奇泉水,必有異種糧。天地共悠久,所樂殊未央。
九日人間氣象新,鄭公家誕少康成。玉山肌骨侵人瑩,秋水精神照坐明。奕世簪纓真烜赫,沖天頭角正崢嶸。愿公此日身長健,醉把茱萸泛壽觥。賢關當日廁英游,意氣軒軒壓輩流。心授廣文真翰墨,家傳北海舊春秋。棠陰惠愛留三邑,蓮幕聲名重一州。賓客盈門望推轂,藍田松竹可能留。
去歲別南岳,前年返泐潭。臨機一句子,今日遇同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