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鄧漕移帥揚州二首
碧幢紅旆擁西風,幾點淮山落眼中。臥轍正看留使者,褰帷早已識元戎。兒童騎竹迎并牧,父老封棠記召公。人望汲卿居禁闥,淮揚只恐又匆匆。
聞道維揚地望雄,風流人物似江東。六龍前日臨淮海,五馬由來說醉翁。璧月幾橋留夜色,珠簾十里待春風。遙知九日平山會,笑插茱萸滿鬢紅。
碧幢紅旆擁西風,幾點淮山落眼中。臥轍正看留使者,褰帷早已識元戎。兒童騎竹迎并牧,父老封棠記召公。人望汲卿居禁闥,淮揚只恐又匆匆。
聞道維揚地望雄,風流人物似江東。六龍前日臨淮海,五馬由來說醉翁。璧月幾橋留夜色,珠簾十里待春風。遙知九日平山會,笑插茱萸滿鬢紅。
碧綠的幢幡、紅色的旗幟在西風中簇擁,幾座淮山映入眼中。百姓正臥在道路上想挽留使者,而您早已深入民間了解下情。兒童騎著竹馬來迎接您這位州郡長官,父老們銘記著您的善政如同記著召公。人們期望您能像汲黯一樣在朝廷任職,只怕您在淮揚又要匆匆離去。聽說揚州地勢重要、聲望很高,那里的風流人物如同江東一樣多。前些日子皇帝曾親臨淮海,您如同五馬太守般令人稱道。幾座橋上的璧月留住了夜色,十里珠簾在等待春風。我遙想您在重陽節于平山堂聚會,笑著插滿茱萸兩鬢泛紅。
碧幢紅旆:指綠色的旗幟和紅色的旌旗,為官員出行的儀仗。
臥轍:指百姓臥在道路上挽留官員,表達對官員的愛戴和不舍。
褰?。合破疖嚭?,指官員深入民間了解下情。
騎竹:兒童騎竹馬,象征對官員的歡迎。
封棠:召公曾在棠樹下理政,后人懷念他,不忍砍伐此樹,這里用此典故表示百姓對官員善政的銘記。
汲卿:指汲黯,漢武帝時的直臣,這里期望鄧漕能入朝為官。
禁闥:宮廷門戶,指朝廷。
六龍:指代皇帝,古代天子車駕用六匹馬,馬八尺稱龍,所以用六龍代指皇帝。
五馬:太守的代稱。
醉翁:一般指歐陽修,這里可能借指鄧漕。
璧月:如璧玉般的月亮。
九日:指重陽節。
茱萸:一種植物,重陽節有插茱萸的習俗。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送鄧漕調任揚州帥時所作。當時鄧漕可能因政績突出而得到調任,詩人寫此詩表達送別之情,同時結合揚州的地理人文特點進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鄧漕調任揚州。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對仗工整,語言優美。展現了鄧漕受百姓愛戴的形象,描繪了揚州的繁華。在文學上體現了送別詩的特點,既有惜別之情,又有對友人新任職地的美好想象。
良月當初吉,昌時葉半千。氣鐘奎壁粹,壽稟角亢全。
殖學優前哲,香名自妙年。文章魁桂籍,風采冠櫻筵。
要路諧先據,清班閱屢遷。蕓書讎甲乙,黼坐謁溫宣。
丹陛趨文石,彤庭詠綺錢。云梯滋穩步,風翮正孤騫。
清切陪華蹕,雍容進邇聯。夜歸驚寶燭,曉直候花磚。
余力兼京輔,能聲映簡編??芮彖豕慕^,訟息缿筩捐。
入謝雖言邁,徂齊遽式遄。詞林俄再入,政轄遂詳延。
鯁議違時去,丹心許國堅。賜環朝帝所,曳履上星躔。
樞憲仍圖舊,巖廊慶得賢。珥珰鸞渚上,鳴佩鳳池邊。
默識通倫類,先幾炳眇綿。龍辀迎舜日,鼇柱拱堯天。
夾轂占轓鹿,飛冠兆冕蟬。鶴齡偕集木,龜算等巢蓮。
丙魏君臣契,韋平父子傳。功成五福具,永作地行仙。
小麥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傷春目。
盱母江頭喚渡人,遙指麻源第三谷。
裹鹽包飯各匆匆,回首煙霞樓觀中。
詩成更覓羊何和,猶是前身內史公。
南州一炬火,我歸無所歸。六月下驚湍,一葉正復敧。
空城何所有,城闕雙闔扉。遺氓四五輩,??眙蟲鳥棲。
潭潭大都府,灰滅余空基。委重者誰子,汝實凡且卑。
螻蟻輕民命,泥沙捐國貲。犬狼肆噬嚙,敺逐乃其宜。
胡為使群吠,如惡草蔓滋。哀哉三萬室,鐘此百六期。
故居不可識,將是復疑非。階前手種花,自憐托根微。
露草相對泣,吟風作悲詩。人言城門火,魚禍自靡遺。
我亦無淚哭,且復一解頤。
晉末何所似,波心躍長鯨。生民畏擾攘,蹙頞視欃槍。
淵明當此時,棄爵務躬耕。葛巾漉家酎,杯干壺再傾。
恢然聊寄傲,無心事將迎。眼底不足語,筆下漫攄情。
襟懷有佳趣,落紙字字清。有如碎寒冰,貯之琉璃?。
又如湛秋水,含茲霜月明。秀氣如可掬,妙理不可名。
辭中有余意,此致尤更精。班豪誠可厭,曹侈無足評。
斯文孰比擬,誦之清風生。
念昔扶衰別故城,敢期身見稍休兵。
連年防患秋更急,此節浮家夜亦行。
夢里不應追昨夢,生前聊復且偷生。
空中鳥跡誰能記,萬古由來一妄情。
往歲別君去,匆匆殊未饜。來茲諧宿愿,一笑忘虀鹽。
俛仰復去我,促裝難暫淹。重江逼潮信,掛席程欲兼。
諸暨號繁劇,牒訴紛黎黔。君才古循吏,公庭耿秋蟾。
借留適民愿,坐變六涼炎。政術久彌勵,謠頌喧閭閻。
朝廷方吁俊,延訪降宸嚴。行矣決顯用,此理君奚占。
比來維日捧詩筒,久廢吟哦覺懶慵。
韻險不容更屬和,意勤須索強隨從。
深思往往花盈睫,得句常常汗浹胸。
萬事始知關習否,賡酬本合類撞鐘。
仲氏趣玄遠,造詣非尺尋。
誰云干戈際,獲睹金玉音。
七日南山霧,一鳴幽谷禽。
依然拂塵壁,愁絕見予心。
夢澤正天寒,南峰帶秋色。詩人句不盡,余意傳粉墨。
年來兩眼昏,吏牘苦侵迫。明窗展橫素,刮膜謝砭石。
往時蓬萊宮,圖畫燦東壁。拾遺老陰峭,思訓麗春碧。
經年一過眼,行繞不暇食。太行逢李生,筆勢妙思索。
未成真營丘,不俗已高格。安得十萬錢,盡致鵝溪白。
不須念衣裘,?灰日滋殖。寫我江湖心,浩蕩滿千尺。
宿雨雖乍晴,輕云猶出岫。
春深卉木繁,千巖衒芳秀。
誰云山逕幽,涓涓響寒溜。
時禽助好音,百囀引鳥脰。
老僧邀客留,蒲簾卷圭竇。
側耳石鼎傍,蠅聲辯湯候。
茶品頗自修,擊拂振襟袖。
勤劬????香,挹試殆三嗅。
稍定與之言,飄然出塵垢。
坐久月華生,澄潭明列宿。
巍巍層閣倚云開,閣上書從帝所來。
率土士民瞻慶會,華筵樽俎幸參陪。
宸文正比天文麗,春力應隨筆力回。
主圣臣賢千載遇,欲形歌頌愧非才。
塵襟滌盡更無余,兩字名齋信起予。
物外清標輕紱冕,閑中樂事付琴書。
蘭生階砌青春好,槐覆門庭過客疏。
更有孤吟寫幽思,篇成渾似琢璠玙。
此國非燕南趙北,我琴無濮上桑間。
勞生聊作夢中夢,苦語莫酬山復山。
觸石白云數峰起,照人明月一鉤還。
德星已為荀陳聚,紫氣休浮函谷關。
水月指陳,最疏最親。若謂可見,還帶重輪。
月皎于上,水流于下。彼此非干,應緣何假。
聲回響轉,垛成招箭。指喻孰明,標門誰辨。
凡夫見聞,月皎水渾。心波業識,奔流苦門。
二乘聞見,如鏡中面。對像迷真,渠還未薦。
水澄月映,孤光迥迥。滅此化城,更須前進。
一月耀天,光吞大千。森羅頓現,亙爾無邊。
齊含寶月,交光廓徹。非中非外,一多融攝。
毗盧性海,自他無礙。迷悟悟迷,相亡相在。
一塵百億,百億一塵。奔走塵剎,不動本身。
光亡月落,幾人摸索。四十九年,渾用不著。
丈夫壯志,自有行市。十字路頭,看人失利。
不忻諸圣,不厭凡夫。拈箕奉箒,跨馬騎馿。
若人笑我,我亦笑渠。更問如何,我不識書。
五年胡騎穢中原,四月江南尚薄寒。
入昴誰能移太白,來朝我亦見呼韓。
灌壇風雨行將戢,陋巷簞瓢且自寬。
紅日再中天地正,泥涂不辱漢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