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雜興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
一溪一曲大江東,
細柳新蒲窈窕通。
寒食樓臺三日雨,
捲簾庭院百花風。
一溪一曲大江東,
細柳新蒲窈窕通。
寒食樓臺三日雨,
捲簾庭院百花風。
一條彎彎曲曲的溪流匯入大江,向東流去,嫩綠的細柳和新生的菖蒲在幽深之處相連通。寒食節時,樓臺籠罩在三日的細雨中,卷起簾子,庭院里滿是吹拂百花的春風。
窈窕:形容柳蒲相連幽深曲折的樣子。
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舊俗這天禁火冷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春日的寒食節。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在閑暇中欣賞春日景色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寒食的美景。其特點是畫面感強,意境優美。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熱愛。
龍德宮中舊御園,
繚墻栽柳儼然存。
秋光更向墻頭發,
似與行人濺淚痕。
雪后過彭澤,山城雪頂看。
天臨大江曉,峰出小孤寒。
迷漫才分樹,荒涼尚有官。
陶公賦歸去,此邑宰應難。
一封何敢犯龍鱗,欲乞清明恕直臣。
萬里又成嚴譴日,百年同是畏途人。
休為太傅臨湘吊,善保元城過嶺身。
麟鳳從來天下瑞,未容魑魅久相親。
萬木枯歲晚,
寒梅獨不移。
幽香對白雪,
清景月明時。
皂莢林邊亂石垣,依然卜宅是南村。比鄰兒女聚觀客,赴市魚蝦先到門。新火微添蠶起候,圓沙淺印鷺眠痕。江鄉風景真如畫,并入田園詩細論。
豆華寒雨過橫塘,一曲晴虹掛水長。溪影定余云漠漠,林霏開正日涼涼。游魚小側清灘白,亂蝶低團淺草黃。已覺西風搖落意,柴門閑看拾枯桑。
野鶴鳴皋日,非熊入夢年。
仙姿何矍鑠,彩舞正蹁躚。
摘實桃如斗,餐英菊似錢。
看君刷毛羽,應擬變成玄。
何事將軍封萬戶,卻教紅粉去和戎。
閒門久矣長蒿萊,
日暮相尋二仲來。
醉倚春花問春事,
玉蘭狼籍海棠開。
鰲頭移得山三島,
月下傳來燈萬枝。
香陌馬嘶紅萼錦,
翠樓人倚綠楊眉。
大千沙界海中漚,
何必春風更點頭。
雪夜一枝渾漏泄,
速傳驛馬進王侯。
謀生安用苦區區,
豆飯藜羹未遽無。
若使天年猶合活,
不妨自有谷于菟。
軍從南去三回勝,
雪自冬來二尺強。
今歲長春多樂事,
內家應舉萬年觴。
游息閒亭結搆低,縈回流水漾玻璃。圜橋有象清環璧,帶玉無瑕凈繞堤。五夜光芒粲星斗,三秋氣焰吐虹霓。渚蓮汀蓼供吟賞,雅稱幽懷取次題。
桃花渡接舜江潮,景態朝來未易描。一片綵霞扶日上,萬條金縷逐波搖。龍門鯉化翻朱鬣,蛟室人歸弄絳綃。滿目晴光觀不盡,乘槎思汎海天遙。
幽居新搆月湖傍,湖上煙波正渺茫??丸恳历t鷺渚,漁舟常寄水云鄉。輞川應許王維老,鏡水曾容賀監狂。他日塵纓端可濯,閒將一曲和滄浪。
薄暮深林雪后天,野樵歸擔聳寒肩。踏殘白鶴山頭雪,斫盡青松嶺上煙。短笛數聲離谷口,長歌一曲到窗前。清音入耳忘塵慮,閒詠丁丁伐木篇。
樹石平泉記,深衣獨樂圖。
昔賢多作達,我相未云無。
但使天機暢,寧疑道力孤。
一言瞻利博,及物自昭蘇。
君不見蝦蟆嶺,崔嵬橫截日無影。
特立太湖煙水中,飛鳥何曾到絕頂。
崩崖掛倒樹,日久生莓苔。
飛瀑灑石壁,磴道鳴殷雷。
百步幾盤曲,去矣如復回。
蝦蟆嶺,何年開,日見行人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