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 其二五七
大千沙界海中漚,
何必春風更點頭。
雪夜一枝渾漏泄,
速傳驛馬進王侯。
大千沙界海中漚,
何必春風更點頭。
雪夜一枝渾漏泄,
速傳驛馬進王侯。
廣大的世界如同大海中的水泡,何必再借春風來點頭示意。雪夜中的那一支(象征某種禪機)已然完全泄露,要趕快像傳遞驛馬快報一樣將其告知王侯。
大千沙界:佛教用語,指廣大的世界。
海中漚:海中的水泡,比喻世界的虛幻無常。
渾漏泄:完全泄露。
驛馬:古代傳遞公文等用的馬,這里指快速傳遞消息。
《證道歌》一般是闡述禪理之作。由于缺乏具體的作者及詳細創作背景資料,推測可能是作者在參禪悟道過程中有所感悟而作,當時作者或許處于一種對禪理有了新的深刻領悟的心境,想要將此感悟傳達出去。
這首詩主旨在于傳達禪理,以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達對世界虛幻的認識和對禪機的領悟。在禪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簡潔的語言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長安佳麗逢上巳,秦王開筵面曲水。風送鶯聲雜管弦,柳拂晴煙澹羅綺。此時歌舞臨高臺,千鐘萬騎紛徘徊。瞥睹金人騰曲水,手提三尺何雄哉!神物由來經百煉,龜文龍藻相凌亂。寒光燁奕動流星,紫氣縱橫爍飛電。乍看出匣氣干云,莫邪失色風胡驚。歘忽青天風雨黯,慘淡白日虬龍唫。芙蓉為鍔珊瑚把,神彩陸離照四野。令君此際威中原,令君此際制西夏。于時秦王氣轉驕,戈鋋臨風風怒號。太原以東無王氣,函關萬里絕嗚鞘。英雄轉眄已沈淪,阿房只今草青青。此劍毋乃歸延津,靈秘何年出水心,噫嘻吾將攜此清邊塵!
早辭旄節遂抽簪,渺渺高蹤不可尋。江上二毛生子舍,天中孤月照臣心。青松自必千年老,白石聊為半夜吟。近別海頭無一字,壺公巖迥璧潭深。
寒淮千里群冰下,古岸枯槎黃葦枝。憶得天津橋下見,五門春動雪消時。
昔在童蒙歲,學禮暨詩書。肅肅秉庭訓,罔敢寧斯須。積習將一紀,心目多勤劬。本此修拙辭,階之登仕途。得以施所學,聞者謂之迂。吾道固未行,或嗤為腐儒。腐誠如所云,儒非吾敢居。時英賤民政,亦誚官之粗。嘉言屢詒勖,周旋畫偉謨。胡不事章句,清貴無加于。我聞今學者,為人不自圖。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華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古人不得見,臨風重欷歔。美玉不自貴,貴之者良工。高才不自明,明之者至公。和璞文未刻,他山石正同。子虛賦未行,相如車不東。我今徵此詞,亦將擬未通。粵有空門子,孕秀赤城中。性靜不欲俗,詩癖俄在躬。意淳自高古,言雅思變風。勞勞不稱年,名尚高遠聰。我來山月鄉,即貌知困蒙。吾師道雖否,天子方文崇。一旦因得意,誦之于六宮。
隱靜山中寺,獼猴往往過。導師歸以去,盧橘熟還多。禪地寧求悕,居人切莫訛。未嘗嫌此物,任掛古松柯。
同伴催歸意未能,清霜冷透薄羅層。從教月墜燈光少,本為閑行不為燈。
會當水擊三千里,鵬欲圖南。背負青天。振翮高沖云漢間。豈因風雨謀趨避,危局能安。手挽狂瀾。自信人生二百年。
生靈膏血是緡錢,買得珍珠顆顆圓。痛惜鮫人在深海,風潮沉溺幾多船。
舟行日日雨如泉,微晴長年呼開船。乍可半里復淋漓,沙昏海黑天似穿。滿船載雨復載雪,撲被沾衣冷侵骨。夜來滴滴江上聲,床頭點點夢中咽。披衣起坐漫呼燈,孤舟颯颯興漫增。老奴船頭相為語,雨聲斷續聽不能。
陰霾結就笑天吳,眾壑風鳴夜未徂。電劃雷從頭上過,雨來人似甕中呼。野航支漏唯孤簟,滄海浮珠有畫圖。想見微明云欲曙,水痕處處隱平蕪。
朝陽動湖水,春色入名園。邑人千萬戶,日日望朱幡。
芙蓉闕下玉書宣,午日恩頒侍從前。寶葉光分仙島月,靈符香綴御爐煙。歲時舊自荊人記,風俗曾經漢史傳。聞道宸游臨太液,龍舟鳳管畫樓邊。
西北生浮云,爾臥三山陽。捧檄鎮雄藩,云卷蒼天張。綵鹢浮新河,蘇臺玩蓮芳。黃生江海士,斐然孔門狂。高車一以過,白衣忽相忘。揮手自茲去,錦袍耀三湘。持衡平江夏,皞然黎元康。蒼梧見鴻沒,黃陵聽歌傷。金鋮秀竹月,赤壁松蘿霜。安陸九井深,衡山五峰長。夙昔慕此地,何時理行裝。來尋桃花嵓,醉倚桃花傍。幽索鳳眼繡,笑持虎盤囊。倘遇鶴上人,玉臺以徜徉。
梁鴻不見忽經時,獨把清秋寄竹枝。聞道書床披素問,岐黃應有洗心醫。
鸞輿回峪嶺,羽騎度巖河。仰睇石景山,俯瞰桑乾河。桑乾水流何太急,狂飆卷浪高千尺。浮澌穿石吼風雷,新漲奔崖亂云日。圣主顧且驚,拊髀呼近臣。僅一衣帶水,泛濫愁吾人。況復河源來天上,湯湯百折經龍門。盤旋九曲銀潢轉,澎湃八弦滄海翻。頻年徐邳無安流,白日蛟龍走林阜。縱有田閭豈足依,即云疏筑那堪久。少府徒聞請萬緡,天吳時復憂千畝。金簡誰嗣敷土功,玄圭應待濟川手。微臣稽首頌吾皇,儆予今復繼陶唐。欲笑秦王稱德水,還輕漢武筑宣房。坐令蒿萊化禾黍,還教沮洳變康莊。載德老農歌擊壤,洪河萬里浮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