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辭
尉佗戍五嶺,能得粵人心。移書告橫浦,絕道恐兵臨。
蠻夷一老夫,身定百粵都。馬牛齒已長,竊帝聊自娛。
西甌眾半裸,南面亦稱王。老夫亡高異,難鎮萬里疆。
可憐南粵王,箕踞而椎髻。時時問陸生,吾何如皇帝。
足下中國人,今乃反天性。皇帝與抗衡,禍且及真定。
兩雄不并立,漢為天下服。皇帝賢天子,吾其去黃屋。
生翠四十雙,桂蠹一百器。獻上未央宮,北面因漢使。
尉佗戍五嶺,能得粵人心。移書告橫浦,絕道恐兵臨。
蠻夷一老夫,身定百粵都。馬牛齒已長,竊帝聊自娛。
西甌眾半裸,南面亦稱王。老夫亡高異,難鎮萬里疆。
可憐南粵王,箕踞而椎髻。時時問陸生,吾何如皇帝。
足下中國人,今乃反天性。皇帝與抗衡,禍且及真定。
兩雄不并立,漢為天下服。皇帝賢天子,吾其去黃屋。
生翠四十雙,桂蠹一百器。獻上未央宮,北面因漢使。
尉佗戍守五嶺,能贏得粵地人心。他寫信告知橫浦關,斷絕通道以防朝廷軍隊來犯。他自稱為蠻夷中的一個老人,親自平定了百粵的都城。年紀已老,私自稱帝聊以自娛。西甌民眾大半半裸著身體,也在南面稱王。我和高祖不同,難以鎮守萬里邊疆。可憐那南粵王,叉開雙腿、發髻如椎。還時常問陸賈,我和皇帝相比如何。你本是中原人,如今卻違背天性。若與皇帝抗衡,災禍將波及真定。兩雄不能并立,漢朝已讓天下歸服。皇帝是賢明的天子,我還是去掉帝號。獻上翠鳥四十雙,桂蠹一百器。送到未央宮,通過漢朝使者表示臣服。
尉佗:即趙佗,秦朝將領,后建立南越國。
五嶺:指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
橫浦:關名。
蠻夷: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馬牛齒已長:指年紀大了。
竊帝:私自稱帝。
西甌:古代越人的一支。
箕踞:叉開雙腿而坐,是一種傲慢的坐姿。
椎髻:發髻如椎。
陸生:指陸賈,漢朝大臣,曾出使南越。
真定:地名。
黃屋:古代帝王所乘車上以黃繒為里的車蓋,代指帝王。
生翠:活的翠鳥。
桂蠹:以桂為食的蟲,可制成食品。
未央宮:漢朝宮殿名。
北面:稱臣。
此詩圍繞西漢初期南越國與漢朝的關系創作。秦末天下大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漢初,劉邦派陸賈出使南越,趙佗接受漢朝冊封稱臣。呂后時雙方關系惡化,趙佗稱帝。漢文帝時陸賈再次出使,趙佗去帝號重新臣服。詩人可能是感慨這段歷史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講述南越王趙佗的事跡及與漢朝的關系。特點是敘事清晰,展現歷史場景。在文學史上,它為后人了解漢初南越與中原關系提供了文學視角。
綠池寒竹繞書齋,鼓篋橫經任往回。
積善原從千里應,表門恩自九天來。
文章卷里蟾枝秀,禮義鄉中棣萼開。
記得浮云深處景,巖深應長棟梁材。
東鄰誰種竹,偏稱長官心。
月上分清影,風來惠好音。
低枝疑見接,迸筍似相尋。
多謝此君意,墻頭誘我吟。
未第逢花盡,殘陽照渡頭。
入關頻值雨,歸棹獨隨鷗。
樹暗藏鳴鳥,山空接漫流。
琴書不同去,猶在酒家樓。
美化何因見,民歌處處同。
雨申諸縣足,獄奏半年空。
郡閣煙光里,人家霽色中。
偶吟知淺拙,將獻愧明公。
偶負同年約,知君先出京。
相逢得酒病,欲別值蟬聲。
共立山當眼,分題雨過城。
東歸幾人問,為子恥詩名。
寒食江都郡,青旗賣楚醪。
樓臺藏綠柳,籬落露紅桃。
妓女穿輕屐,笙歌泛小舠。
史君慵不出,愁坐讀離騷。
萍流匏系任行藏,惟指無何是我鄉。
左宦只拋紅藥案,僦居猶住玉泉坊。
白公渭北眠村舍,杜甫瀼西賃草堂。
未有吾廬莫惆悵,古來賢達盡茫茫。
赫赫君道,皇其崇之。
遹彼丕教,皇實基之。
維基伊何,實以無為。
海隅蒼生,被服熙熙。
荒亭秋日沉,獨坐白頭吟。
為郡殊無味,歸田素有心。
鵲翻楓葉亂,蛬響菊叢深。
微物休相聒,幽懷老不禁。
一未量移一轉勛,貂冠羊胃總非真。
韶光祇有兩三日,浮世稀逢七十人。
青杏勸君重酌酒,牡丹邀我且尋春。
請看富貴趙中令,已作北邙山下塵。
山云百日雨,山水十丈波。
田疇與道路,一夕成江河。
巨石大于甕,吹轉如蓬窠。
夏旱既損麥,秋潦復無禾。
津梁盡傾壞,商販絕經過。
斗米二百金,吾生將奈何。
安敢比夷齊,愚圣不同科。
應如元魯山,餓死深山阿。
澤國秋光淡,詩家夜會清。
雨余逢月色,風靜得琴聲。
小徑幽蟲絕,寒階落葉并。
嘗茶不擬睡,自起遶池行。
凈剃霜髭展舊真,自疑容貌是前身。
僧中獨守三千戒,詩里閑銷七十春。
僻寺蘚深人少到,故山云好夢歸頻。
禪齋近日誰還往,祇有西垣放逐臣。
我聞進士登科換凡骨,信知不是風塵物。貢籍由來數百年,直疑空卻神仙窟。其間最貴龍虎榜,乘時得路為卿相。一從巢寇犯闕來,梁氏禮闈還草創。莊宗明宗雖膺命,晉朝漢朝俱不永。其中縱得神仙材,太平不見哀之哉。
上玄應恐天地閑,安仙又謫來人寰。二十把筆疏辭源,黃河傾落昆侖山。有周道衰猶嘆鳳,天公留得歸皇宋。天水夕郎掌貢時,禹門萬仞連云聳。不是真龍不能過,嗔波怒浪澆雷火。是歲北極七個星,一時下降為門生。安仙堂堂冠其首,六星煌煌愿隨后。
騶虞賦就鏗金石,丹水詩成摛錦繡。玉皇殿前受恩渥,一時命入芙蓉幕。獨得歸州近巫峽,十二晴峰長在睫。郡齋狂醉復狂吟,書盡巴東一川葉。
邇來游宦五六年,吳山越水供新編。還同白傅蘇杭日,歌詩落筆人爭傳。去年始上蕓香閣,出典陶丘滯鋒鍔。阮籍營中浮蟻馨,亞夫門外垂楊弱。
驥足雖知暫縻絆,樽前未始長嗟嘆。只應會得老聃言,大器本來成較晚。吾君正是興文教,不日征歸掌綸誥。醉挨雉扇掃宮辭,怒上螭頭呈諫草。筆下追還三代風,祛盡澆漓成古道。
丈夫方見兼濟才,莫學西山采薇老。我今自是蓬蒿身,如何一見如故人。長歌謂我相翦飾,便疑平地升青云。文章難得逢知己,知己相逢貴終始。
伊我行止方凄凄,老親稚子相顧啼。出門動足歧路迷,得君引上登天梯。
兩朝書命媿無才,謾逐詞臣侍玉階。
病似相如多避事,拙于方朔少詼諧。
命奇只合先休退,道在何妨更卷懷。
白首猶期議封禪,一隨鑾輅見燔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