驄馬一首寄同年沈御史子公
長安驄馬鐵連錢,新賜黃金鑄作鞭。
千里共看皮骨好,五花應入畫圖圓。
昭王筑罷燕臺下,桓典騎來御苑邊。
已見過都頻歷塊,最憐神駿斗春妍。
長安驄馬鐵連錢,新賜黃金鑄作鞭。
千里共看皮骨好,五花應入畫圖圓。
昭王筑罷燕臺下,桓典騎來御苑邊。
已見過都頻歷塊,最憐神駿斗春妍。
長安城中御史所騎的驄馬毛色如鐵且帶有連錢花紋,新賜的馬鞭是用黃金鑄造而成。大家一同贊賞這匹馬千里馳騁,皮骨健壯美好,它那毛色斑駁如同五花的模樣,應該能入畫成為圓滿的圖景。當年燕昭王在燕臺下禮賢下士,如今桓典騎著驄馬來到御苑邊。這匹馬已經見識過都城的繁華,奔跑起來如跨越土塊般輕松,最讓人喜愛的是它如神駿般在春光中展現出的妍麗姿態。
驄馬:青白色相雜的馬。鐵連錢:形容馬的毛色青黑相間,有圓形的斑紋,像連串的銅錢。
五花:指馬的毛色斑駁,或指馬剪成五瓣的鬃毛。
昭王筑罷燕臺下:燕昭王曾筑黃金臺以招納賢才。
桓典:東漢人,曾任侍御史,常騎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
歷塊:形容馬奔跑迅速,如跨越土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詩人寄給同年沈御史子公的作品。當時沈御史可能在朝廷任職,詩人通過贊美驄馬來表達對友人的欣賞和期望,或許也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鼓勵、期許在仕途有所建樹的社會風氣。
這首詩以驄馬為喻,贊美沈御史的才華和風采。通過用典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何來仙女散天花,剩得馀香伴佛牙。
留取高枝青漢上,秋風吹送到君家。
雨霽逢初夏,胡床蔭綠槐。
半酣方嵬峨,假寐忽咍臺。
小穗閑簪麥,微酸細嚼梅。
衰翁不禁老,更著物華催。
萬里南來川藞苴,
奔流度刃扣玄關。
頂門戳瞎金剛眼,
去住還同珠走盤。
望入函關紫氣浮,丹梯斜引翠巖幽。
鳴泉不斷四時雨,薦爽常含六月秋。
聞法鳥歸蒼壁下,聽經龍傍白云留。
銀河祇在藤蘿外,槎泛猶擬逼斗牛。
曲水饒幽況,閒情寄小艟。杯邀楊柳月,裾引芰荷風。蘭社人同載,桃源路可通。卻憐塵世上,勞苦嘆飄蓬。
小泛西溪上,悠然自在流。吾原應縱壑,仆故解操舟。短棹隨花發,輕帆共月浮。忽疑多事客,擊楫欲何求。
三尺平塘水,居然可放舟。新荷迎客艷,細柳拂堤柔。江海雙泡落,乾坤一葉浮。煙波如有意,即此是滄洲。
星漢仙槎杳,扁舟樂意關。自能專一壑,何用訪三山。萬事無過酒,浮名好是閒。漁鷗堪作侶,竟日每忘還。
看斜陽一縷,剛送得,片帆歸。正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閑堤。
依稀是誰相憶?但輕魂如夢逐煙飛。贏得雙雙淚眼,從教涴盡羅衣。
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悵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只儂知。
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總是別離時。惟有醉將醽醁,任他柔櫓輕移。
彰癉表天道,誅賞昭王綱。伊誰實職之,蘭臺橫秋霜。道惟鋤奸跡,庶以全善良。奉命咨民事,巡察思激揚。
攬轡出郭門,陟睇西山岡。廬舍匝阡陌,各各營農桑。厥俗一以樸,民氣尤悅康。榛莽化蘭蕙,無復嗥虎狼。
尋憩古佛剎,紺碧何輝煌。背負諸墓碣,壘壘如北邙。更是碧云寺,封樹皆貂珰。魏奄冢逾制,陵園相頡頏。
穹碑矗霄漢,長松繚垣墻。以彼稔兇惡,萬死烏足償。搏噬縱鷹犬,湯鑊烹鸞凰。天地盡冥晦,白日無輝光。
古多內侍禍,茲禍逾漢唐。國步倏臲卼,社稷旋淪亡。彼身已寸磔,墓胡留山陽。父老切齒言,豎黨皆兒郎。
以其生前壙,樹之為幽堂。惜無勇敢士,掊之使其僵。我聞發上指,冠沖心激昂。及此不錐薙,無乃忤蒼蒼。
繕疏請明旨,圣德奮乾剛。碑仆墓亦毀,狐兔將安藏。堯舜除四兇,海宇稱平章。誅惡及勝國,來者心自臧。
巖壑煎穢濁,草木回芬芳。聊以佐史筆,憲紀于焉張。
小邑連滄海,耕桑有萬家。鹿疃齊麥秀,龍尾護堤沙。
要害分秦郡,神功控禹槎。覽圖思黑子,建革感星華。
黃云橫百里,落日大河堤。謠俗分南北,江山割楚齊。
人家蠶月近,海徼鹵煙低。膏雨勞田畯,侁侁服犢犁。
青山萬古色,
幾人曾賞心。
蕭蕭木葉下,
我坐復沉吟。
秋光澹薄有無間,
掠水斜風雨腳斑。
試向菰蒲深處望,
嫩黃一點荇花閑。
曾共諸仙宴紫微,
金鐘插羽疾于飛。
醉魂已望三山去,
猶整華冠齊羽衣。
赤岸銀山擬已陳,劍威晉鄭白頭辰。
異時枚筆猶相發,易地錢弓恐不神。
坐見橫流供眾狎,自酬初度傲秋旻。
鯨鯢人海行同涸,莫為樁痕問水濱。
拾級上層嶂,蒼松來攫人。盤旋惑前路,松若偕山莽。
威鳳互低昂,瘦虬爭嶙峋。欹橫挺奇勢,冪地無朝曛。
懸厓氣陰森,巉削出畫皴。遒枝罥蔦蘿,蒙茂云影屯。
寒翠染衫袂,翛翛無點塵。斯須好風來,天籟空中聞。
古調協宮徵,使我清心魂。縱橫歷百折,橐駝西向蹲。
佛屋銜層碧,俶詭羅秋雯。萬松青一色,護此龍象尊。
磨礱費天匠,變幻如鬼神。路阻無劍臺,西望空逡巡。
清明節,回首望先塋。
合抱樹皆經水拔,一抔土欲與田平。
念此最傷神。
寒風裂石破天垠,
萬本梅花著色新。
雪里幽姿開半面,
空山明月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