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幽居雜賦七首 其一
雨霽逢初夏,胡床蔭綠槐。
半酣方嵬峨,假寐忽咍臺。
小穗閑簪麥,微酸細嚼梅。
衰翁不禁老,更著物華催。
雨霽逢初夏,胡床蔭綠槐。
半酣方嵬峨,假寐忽咍臺。
小穗閑簪麥,微酸細嚼梅。
衰翁不禁老,更著物華催。
雨停后迎來初夏,我坐在胡床上,在綠槐的樹蔭下乘涼。半醉時我身姿搖晃,打盹中忽然發出鼾聲。閑暇時把麥穗當作簪子插著,細細咀嚼著微酸的梅子。我這衰老的老頭禁不住歲月的流逝,又被這美好的景物催老了。
霽:雨停止。
胡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
嵬峨:搖晃不穩的樣子。
咍臺:打鼾聲。
物華:美好的景物。
此詩可能創作于陸游晚年時期。他晚年退居山陰,過上了閑適的田園生活。初夏時節,周圍美好的自然景象觸發了他的情思,于是寫下此詩,既有對閑適生活的享受,也有對時光易逝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初夏生活場景并抒發感慨。特點是將生活細節與情感自然融合,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晚年詩歌質樸、貼近生活的風格。
往往難平事,煩君幾濯磨。風塵頻抖擻,歲月易蹉跎。鐘虡消兵器,鉛刀當太阿。不知三寸管,誰較殺人多。
一氣初回遇朔,鼎中神水溫溫。剛柔相會氣均勻。妙在無過渾沌。八卦循回循繞,推排九竅追奔。東西沈靜合朝昏。莫與常人議論。
修竹百十個,老柏四五行。日出煙霧散,露葉翻晴光。時攜一壺酒,來此據胡床。鳥啼白日靜,花落春風香。君看蒼翠間,法身露堂堂。即物元非真,離物又非忘。掩卷忽大笑,風枝奏笙簧。
思親何忍陟南陔,采得幽蘭祇自哀。寄與東山劉孝子,佳城側畔好親栽。
終是千年鶴,今先返舊城。到家人尚在,入洞云來迎。紫氣莫西渡,青山留震盟。野夫慚尹喜,卻辦候關情。
酒旗分犢鼻,搖曳信西風。游冶楊鞭指,文君在此中。十千何足惜,意氣許誰同。沽向陶潛宇,東籬對菊叢。
又隨南雁度錢塘,不道并州是故鄉。江上秋風莼菜美,山中春雨石田荒。杜陵老去寧忘蜀,江總歸來不是梁。欲采芙蓉贈君去,錦云零落倍凄涼。
五峰東下見平林,中老當年卜隱心。龍尾白云看不遠,水心明月坐曾深。誰家桃李春無色,此地松筠晚有陰。欲過荒亭橋板斷,幾時香茗更相尋。
日落黃花晚,風高白雁秋。三關無鼓角,萬里盡旃裘。歌管年華送,文章霸氣收。相將游獵好,無奈隔云州。
三昧神僧火,燒殘有壞身。浮生同瞥電,世界一微塵?;米髟怯?,歸空亦未真。益豪誰見相,減胛為留神。震旦符初志,匡廬感宿因。緘縢傳大令,膜拜走王人。鳩杖升蓮座,田衣稱氎巾。一時多妙說,舍筏悵迷津。
促駕難求馬一尋,行纏快走任山深。上方首入文公褐,小語能披逸少襟。三尺盆池清照影,五更窗月默傳心。更煩細看門前水,昔日西流何似今。
我有千古恨,高高將聽卑。亦知曾補后,不似未分時。得氣清何少,流光照或私??赡芸臻熗?,容我管中窺。
天上三清真境,三皇五帝規模。瞿曇老氏仲尼徒。經史深藏妙素。間有真人出世,來明赤子玄珠。蟾光終日耀昏衢。滿目黃芽顯露。
黑風卷沙平太行,轅門列戟飛秋霜。敲冰飲馬萬蹄裂,旄頭白日寒無光。胡笳叫屈角聲死,短兵戰過交河水。不恤身為塞下磷,孤光還照長城里。
橘刺藤梢罥客衣,直緣微祿得奔馳。懸知投老歸田味,只似登山困睡時。行穿蒼麓瞰平岡,踏破青鞋到上方。城市紛紛足機阱,卻從山路得康莊。林棲相喚出幽谷,我亦欲起天未明。枕中決決響山溜,一似荒城長短更。真功那復嘆蒸沙,靜笑饑腸日夜嘩。老褐不須供茗粥,朝餐吾已辦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