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留余先生得生字
自親吾榜弟,如已拜先生。
尚想趨庭教,無論翼世榮。
著鞭驄馬逸,脫蹝柏臺輕。
平格多延考,留馀與戒盈。
逢辰歌岳降,初度紀王正。
北斗斟元氣,東皇進壽觥。
百齡符帝錫,三老會時亨。
莫憾萊衣曠,賢勞在野坰。
自親吾榜弟,如已拜先生。
尚想趨庭教,無論翼世榮。
著鞭驄馬逸,脫蹝柏臺輕。
平格多延考,留馀與戒盈。
逢辰歌岳降,初度紀王正。
北斗斟元氣,東皇進壽觥。
百齡符帝錫,三老會時亨。
莫憾萊衣曠,賢勞在野坰。
自從與您這位同榜的兄弟親近,便如同已拜您為師。仍記得您如父般的教誨,更不論那些輔助世業的榮耀。您駕馭驄馬揚鞭疾馳,脫去官靴在御史臺行事輕松。公正至善之人多能長壽,您總留有余地并警戒自滿。恰逢吉時歌頌先生如嵩山降賢,生日正值歲首。用北斗斟滿天地元氣,春神捧上祝壽的酒盞。百年壽命是帝王的賜予,德高長者相聚正逢亨通之時。莫遺憾未穿彩衣娛親,您的賢能辛勞惠及遠郊。
榜弟:同榜登科的友人,此處指留余先生。
趨庭教:典出《論語·季氏》,指長輩的教誨。
翼世榮:輔助世業的榮耀。
驄馬:青白色駿馬,此處喻仕途順暢。
柏臺:漢代御史府種柏樹,代指御史臺,此處指官場。
平格:公正至善。
留馀:留有余地,不極致。
戒盈:警戒自滿,《周易》有“持滿戒盈”之說。
岳降:典出《詩經·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喻賢德之人降生。
初度:生日。
東皇:春神,此處指奉酒祝壽的使者。
三老:古代德高望重的長者。
萊衣:典出老萊子斑衣娛親,代指孝養雙親。
野坰(jiōng):遠郊,指民間。
此詩為祝壽之作,對象是作者同榜友人“留余先生”。留余先生以“留馀戒盈”為處世準則,為官清廉(“柏臺輕”)、德高望重(“三老會時亨”),且惠及民間(“賢勞在野坰”)。作者于其生日(“初度紀王正”)時作此詩,既表同榜之誼,亦贊其品德與功績。
全詩圍繞“祝壽”主題,從交誼追溯、德政贊頌到壽辰祝福層層展開,突出留余先生“留馀戒盈”的處世智慧與“賢勞在野”的為民情懷,是一首兼具文學性與寫實性的酬贈祝壽詩。
自為洛陽客,夫子吾知音。
盡義能下士,時人無此心。
奈何離居夜,巢鳥悲空林。
愁坐至月上,復聞南鄰砧。
香剎夜忘歸,松青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靜,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謫遠自安命,三年已忘歸。
同聲愿執手,驛騎到門扉。
云是帝鄉去,軍書謁紫微。
曾為金馬客,向日淚沾衣。
道林隱形勝,向背臨層霄。
松覆山殿冷,花藏溪路遙。
珊珊寶幡掛,焰焰明燈燒。
遲日半空谷,春風連上潮。
少憑水木興,暫令身心調。
愿謝攜手客,茲山禪誦饒。
山頭禪室掛僧衣,
窗外無人溪鳥飛。
黃昏半在下山路,
卻聽鐘聲連翠微。
精思莫知日,意靜如空虛。
三鳥自來去,九光遙卷舒。
新池近天井,玉宇停云車。
余亦苦山路,洗心祈道書。
空中望小山,山下見余雪。
皎皎河漢女,在茲養真骨。
登門駭天書,啟鑰問仙訣。
池光搖水霧,燈色連松月。
合磚起花臺,折草成玉節。
天雞弄白羽,王母垂玄發。
北有上年宮,一路在云霓。
上心方向道,時復朝金闕。
入與真主言,有騎天馬來。
但有華清宮,不用神明臺。
肅肅長自閑,門靜無人開。
不言牧田遠,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馴擾,不亂牧童心。
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
方將憂暑雨,亦以懼寒陰。
大牛隱層阪,小牛穿近林。
同類相鼓舞,觸物成謳吟。
取樂須臾間,寧問聲與音。
太室三招提,其趣皆不同。
不同非一趣,況是天游宮。
雙嶺前夾門,閣道復橫空。
寶坊若花積,宛轉不可窮。
流泉自成池,清松信饒風。
秋晏景氣迥,皛明丹素功。
將近隱者鄰,遠與西山通。
大師假惠照,念以息微躬。
澤魚好鳴水,溪魚好上流。
漁梁不得意,下渚潛垂鉤。
亂荇時礙楫,新蘆復隱舟。
靜言念終始,安坐看沉浮。
素發隨風揚,遠心與云游。
逆浪還極浦,信潮下滄洲。
非為徇形役,所樂在行休。
磐石青巖下,松生磐石中。
冬春無異色,朝暮有清風。
五鬣何人采,西山舊兩童。
嘖嘖野田雀,不知軀體微。
閑穿深蒿里,爭食復爭飛。
窮老一頹舍,棗多桑樹稀。
無棗猶可食,無桑何以衣。
蕭條空倉暮,相引時來歸。
斜路豈不捷,渚田豈不肥。
水長路且壞,惻惻與心違。
淺渚荇花繁,深潭菱葉疏。
獨往方自得,恥邀淇上姝。
廣江無術阡,大澤絕方隅。
浪中海童語,流下鮫人居。
春雁時隱舟,新萍復滿湖。
采采乘日暮,不思賢與愚。
門外車馬喧,門里宮殿清。
行即翳若木,坐即吹玉笙。
所喧既非我,真道其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