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示內
世路干戈感未休,天涯容易又新秋。一家離散悲戎馬,萬古團圞羨女牛。有巧任從兒輩乞,無錢長替內人愁。私心默向雙星祝,早掃欃槍慰白頭。
世路干戈感未休,天涯容易又新秋。一家離散悲戎馬,萬古團圞羨女牛。有巧任從兒輩乞,無錢長替內人愁。私心默向雙星祝,早掃欃槍慰白頭。
一灣流水碧,荒雪下祠門。
不見王孫釣,空傳漂母恩。
蒯通亦徒耳,相國更何言。
未爽千金約,黥彭莫并論。
病馀清骨鬢成霜,
慚負腰間郡組長。
等是君恩容臥治,
淮西何必減淮陽。
斯文宗主賴公歸
不使它楊僭等夷
四海聲名今大手
萬人辟易幾降旗
天方欲治將焉往
用不崇朝尚竊遲
整頓乾坤從小試
南州昔日洗潢池
田夫野老布長衫,
郊外相逢與共譚。
一把年華將望六,
九分春色又過三。
竹雞絕叫茶生筍,
梅子微酸酒熟藍。
流轉風光無間斷,
此身元與化功參。
明月幾時有,化為百東坡。文章壽比金石,眼底古人多。天上星官名姓,翠落峨眉山影。著手一摩挲。黨禁偶然百,塵劫幾番過。
隨朝直,同遠謫,未銷磨。此中空洞,無物棱角尚嵯峨。拈到如神詩筆,付與朝云拂拭,印印想婀娜。好事風流者,持此傲隨和。
桄榔亭畔,西風起、幾行雁字。正江樓、憑欄孤眺,玉山初紫。雙鬢且消梧水月,一樽不換涼州史。笑從來、手板對人低,而今始。
論宦跡,原非志。稱吏隱,誰言是。念世態浮沉,但須如此。美醞三升差足戀,不然腰折緣何事。再不然、向舊酒壚傍,尋吾子。
赤肉團上,
壁立萬仞。
臨濟德山,
因邪打正。
羅紋結角,
百匝千重。
等閑拋一釣,
驚起碧潭龍。
清秋明月滿闌干,
羽袖翩翩帶露寒。
可是二仙攜手處,
天香吹散落瑤壇。
贈策修門馬首東
伶俜已忍十年中
谷寒不轉吹鄒律
羽退真遭過宋風
詩以窮工寧數我
官因名折只思公
相尋粗整輪蹄了
人去長安已覺空
小集耆英興轉濃。萬端經緯盡從容。迎陽韻協將雛鳳,轉綠花胎半死桐。
焦尾弄,絳云烘。八年前夜坐春風。芒鞋竹杖猶能去,刬盡愁根贊大同。
比翼鴛鴦舉棹回,
雙飛蝴蝶遇風開。
生憎湖上鸕鶿鳥,
百遍魚梁曬翅來。
兩番佳節兩中秋,
三五團圓月復留。
鏡里前身今細認,
天涯舊跡此重游。
仍教桂影添詩思,
又送蟾光入醉眸。
遠指清輝加減處,
依然題句上層樓。
瘦苦真同塞草腓,敝衣猶帶朔云飛。李陵臺上曾回首,昔日懷歸今始歸。
怪底風沙老客顏,百年行役幾人閑。不須扼腕封侯事,猶得生還入玉關。
深秋老病自侵尋,
夢里云山思不禁。
乍御巾車遵北渚,
便扶筇杖入西岑。
從無懶慢名賢達,
別有荒寒成古今。
破帽風吹黃葉路,
蕭蕭瘦影一長吟。
澹粉輕煙佳麗名,
開天營建記都城。
而今也入煙花綠,
鐙火樊樓似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