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九三
萎萎羸羸,病起風姿。
跛跛挈挈,老來事業。
坐穩三際平,心空百念絕。
森羅萬象信崢嶸,門門三昧從施設。
萎萎羸羸,病起風姿。
跛跛挈挈,老來事業。
坐穩三際平,心空百念絕。
森羅萬象信崢嶸,門門三昧從施設。
病后身體虛弱無力,卻仍有從容的姿態;年老步履蹣跚不穩,仍堅持修行的事業。靜坐中過去、現在、未來平等無別,心中空明斷絕所有雜念。森羅萬象自然崢嶸顯現,各法門的正定皆由此施設。
萎萎羸羸(léi léi):形容身體虛弱、疲憊無力的樣子。
跛跛挈挈(bǒ qiè):跛,腿腳不便;挈,提、拉,此處指身體不穩、步履蹣跚的樣子。
三際:佛教術語,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百念絕:所有世俗雜念都斷絕。
森羅萬象: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現象。
門門三昧:各法門的正定(三昧,梵語音譯,意為正定、正受,指專注一境、心不分散的狀態)。
此詩為禪門題贊之作,可能創作于宋代禪風盛行時期。禪人(修禪者)或化主(負責佛事募化者)請人繪制肖像并求贊,作者通過此詩贊其修行境界,反映宋代禪僧以偈頌傳法、題贊的文化習俗。
詩中以病老之形寫禪者外在,以空明之境寫內在修行,主旨是展現禪者超越形骸、證悟實相的修行成就。語言平實而佛理深刻,是禪門題贊詩中‘以相顯理’的典型之作。
繞檻俯清泉,
泉光隱寒鏡。
聊此拭塵纓,
一寄滄浪興。
處處品泉流,
爭名不相下。
豈無幽澗中,
清恐人知者。
人云中冷泉,
味在此山中。
不知天一初,
誰與定銖兩。
盛德豐功,一祖六宗。
欽翼燕詒,禋享是崇。
厲意齊精,假廟惟恭。
率禮周旋,福祿來同。
北客南歸數千里,聞君適過長干寺。牽衣入寺歷訊之,扁舟又向吳淞水。
君數貽我書,我未識君面。腸中宛轉如車輪,長江漫漫不相見。
江上水鳧入戶啼,衰煙斷柳風凄凄。橫江破巢不忍歸,天涯誰是心相知?
正欲拿舟渡江去,聞君復就長干路。君出南城我入城,千萬人中恰相遇。
城頭戎馬驕且嘶,與君同著婦人衣。侈言得志此何時,可憐頭發如青絲。
酌酒壽君跽復起,郁郁鐘山氣還紫。莫遣腰下青芙蓉,化作雙飛入江水。
酒酣歌放不可休,記得升州是蔣州。來朝同買釣竿去,矯矯萬里隨白鷗。
架上牙簽賢未觸,
壁中科斗典誰刪。
要知六籍傳心者,
不在區區行墨間。
古洞沉沉訪老君,
換鵝誰寫五千文。
一丸泥塞函關路,
花冷青牛臥石云。
□觴無復舉萱堂,
麟臥隴阡雁折行。
殿后即今惟一老,
阿宜長大阿奴亡。
山左群情切,
江南望幸頻。
九重深保大,
五載舉時巡。
浩蕩韶光麗,
蔥蘢物色新。
彩云晴有象,
瑞靄靜無塵。
淑氣迎仙仗,
祥風繞御輪。
衢歌擊壤遍,
共祝萬年春。
含淚送君行,送君到南浦。
楊柳最無情,不知離別苦。
折取煙中枝,千絲與萬絲。
人從此時去,卻向何時歸。
有言未盡中心曲,長條難系斑騅足。
望中不見遠行人,河橋搖曳傷心綠。
鴻爪重尋十四年
云泥判隔竟無緣
天梯咫尺終嫌遠
未許霓裳會眾仙
猗猗綠如簀,飄拂青云端。炎光不到地,颯颯江風寒。
瀟灑渭川上,數竿凈如許。秋思滿江南,寒煙淡疏雨。
幽貞不可變,歲久色逾好。夫君渺湘南,冰霜慎自保。
新梢出林表,可儗青瑯玕。應知晚節至,結實待鳳鸞。
早佩黃庭兩卷經
不應靈府雜膻腥
憑君為買金鴉觜
歸去秋山斸茯苓
紫翠空濛庵畔路。滿室松聲,錯認潺湲注。瀟灑蘋汀清立鷺。溪山真我歸休處。
老子平生無妄語。梅竹陰成,肯舍斯亭去。種秫會須盈百畝。非君誰識淵明趣。
樹靜風停夢不成,
枕函側倚淚縱橫。
荷荷引睡施施溺,
竟夕聞娘喚女聲。
百二山河一旦休,中原無地覓神州。英靈已化啼鵑去,忠義寧為舞鶴羞。豫讓有心長撫劍,包胥無力叩同仇。滿朝金紫歸何處,不為君王展半籌。
至尊宵旰久煢煢,戎馬何緣踐帝京。文武虛誇能坐嘯,風塵誰解作長城。昭陽殿里簫聲斷,長樂宮中月色明。血詔一通堪痛絕,普天傳視淚如傾。
四股澗松雷斧碎
十圍巖桂燒痕枯
不知階下跳珠處
舊竹春來有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