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泉
繞檻俯清泉,
泉光隱寒鏡。
聊此拭塵纓,
一寄滄浪興。
處處品泉流,
爭名不相下。
豈無幽澗中,
清恐人知者。
人云中冷泉,
味在此山中。
不知天一初,
誰與定銖兩。
繞檻俯清泉,
泉光隱寒鏡。
聊此拭塵纓,
一寄滄浪興。
處處品泉流,
爭名不相下。
豈無幽澗中,
清恐人知者。
人云中冷泉,
味在此山中。
不知天一初,
誰與定銖兩。
繞著欄桿俯身看清澈的泉水,泉光像隱沒在寒冷的鏡子里。暫且用這泉水擦拭塵俗的冠帶,寄托一種歸隱的興致。處處都在品評泉水,為爭名互不相讓。難道沒有幽靜山澗中的清泉,清冽得唯恐被人知曉?人們都說中泠泉的滋味,就在這惠山之中。卻不知天地初始時,是誰來評定它們的優劣。
檻(jiàn):欄桿。
塵纓:塵俗的冠帶,代指世俗事務。纓,系冠的帶子。
滄浪興(xìng):用《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典,指歸隱自然的意趣。
銖兩: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此處比喻對泉水優劣的細微比較。
此詩應為詩人游覽惠山時所作。當時社會盛行品泉之風,世人常為泉名優劣爭執,詩人見此情景,結合惠山泉的清幽特質,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借泉喻理,表達對自然本真的推崇。
全詩以惠山泉為引,由景及理,通過描繪泉景、批評爭名風氣、追問評泉標準,揭示自然之美本應無爭的哲理,立意深刻,語言質樸,是一首兼具寫景與思辨的詠物佳作。
桃花洞口開,香蕊落莓苔。
佳景雖堪玩,蕭郎殊未來。
既食丈人粟,
又飽丈人芻。
今日相償了,
永離三惡途。
涼風暮起驪山空,長生殿鎖霜葉紅。
朝來試入華清宮,分明憶得開元中。
金殿不勝秋,月斜石樓冷。
誰是相顧人,褰帷吊孤影。
煙滅石樓空,悠悠永夜中。
虛心怯秋雨,艷質畏飄風。
向壁殘花碎,侵階墜葉紅。
還如失群鶴,飲恨在雕籠。
風波千里闊,臺榭半天高。此興將何比,身知插羽毛。
峰巒多秀色,松桂足清聲。自有山林趣,全忘城闕情。
羅浮南海外,昔日已聞之。千里來游覽,幽情我自知。
獨持巾櫛掩玄關,
小帳無人燭影殘。
昔日羅衣今化盡,
白楊風起隴頭寒。
天馬斜飛度三止,
上將橫行擊四方。
輜車直入無回翔,
六甲次第不乖行。
昔為仙子今為虎,
流落陰崖足風雨。
更將斑毳被余身,
千載空山萬般苦。
深閨閑鎖難成夢,那得同衾共繡床。一自與郎江上別,霜天更自覺宵長。
愁聽黃鶯喚友聲,空閨曙色夢初成。窗間總有花箋紙,難寄妾心字字明。
寂靜璿閨度歲年,并頭蓮葉又如錢。愁人獨處那堪此,安得君來獨枕眠。
臥病匡床香屢添,夜深猶有一絲煙。懷君無計能成夢,更恨砧聲到枕邊。
野田荊棘春,閨閣綺羅新。出沒頭上日,生死眼前人。
欲知我家在何處,北邙松柏正為鄰。洛陽女兒羅綺多,無奈孤翁老去何,奈爾何。
正色鴻燾,神思化伐。穹施后承,光負玄設。
嘔淪吐萌,拿尾研動。袾袾哳哳。dS用秘功,以嶺以穴。
柂薪伐藥,莽榤萬茁。嘔律則祥,佛倫惟薩。
牡虛無有,五行七曜,成此閏余。上帝降靈,歲且涒徐。
蛇蛻其皮,何以蔽踝,霞袂云袽。哀爾浮生,櫛比荒墟。
吾復麗氣,還形之初。在帝左右,道濟忽諸。
頭焦鬢禿但心存,力盡塵埃不復論。
莫笑今來同腐草,曾經終日掃朱門。
月明階悄悄,
影只腰身小。
誰是鶱翔人,
愿為比翼鳥。
幽室鎖妖艷,無人蘭蕙芳。
春風三十載,不盡羅衣香。
我本長生深山內,
更何入他不二門。
爭如訪取舊時伴,
休更朝夕勞神魂。
飛燕身輕未是輕,
枉將弱質在巖扃。
今來不得同鴛枕,
相伴神魂入杳冥。
自與渾家鄰,馨香遂滿身。無心好清靜,人用去灰塵。——麻大
終朝每去依煙火,春至還歸養子孫。——和且耶
曾向苻王筆端坐,爾來求食渾家門。——和且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