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于湖集茶韻三首 其三
氣味相投陳與雷,有時煎點兩三回。午窗睡著呼湯急,止渴還應似望梅。
氣味相投陳與雷,有時煎點兩三回。午窗睡著呼湯急,止渴還應似望梅。
娑羅珍木不易得,此樹惟應月中植。
想見初從西域移,山中有人多未識。
海桐結蕊松栝形,千花散盡七葉青。
山禽回翔不敢集,虛堂落子風泠泠。
楚州遺碑今已偃,峨眉雪外雙林遠。
未若茲山近可游,靈根終古蟠層巘。
繁陰亭午轉團圞,回睇精藍路幾盤。
憑教紫府仙山樹,寫入披香殿里看。
九江賢令尹,千載兩相望。
昔也陶彭澤,今之章瑞昌。
拂衣置五斗,高興挹羲皇。
避俗陶無悔,達生吾與章。
淵明三徑荒松菊,我攜一瓢寓僧屋。
淵明乞食踵人門,我賣神丸辦蔬粥。
淵明為酒接休元,我每移書謝州牧。
淵明紙筆課兒曹,我子長歌紫芝曲。
蕭閑門戶十三年,尚畏塵緣生處熟。
行將卜隱包家山,誓與蒼生鍊大還。
愿君門外誅榛菅,來者勿拒容躋攀。
鏡湖遺老老且孱,猶堪護鼎訶神奸。
功成拔宅自仙去,唯馀井臼留人間。
解洗馀酲晨半酉
星星仙吹起云門
耳根無厭聽佳木
會盡山中寂靜源
西江晚渚。月白天青處。詠史記曾聽,袁閎句。羨才華繡虎,卻待詔金門住。退朝鹓鷺侶。黃絹新詞,題遍楚蘭吳苧。
潘年未暮。肯放投竿去。祿米比侏儒、猶堪煮。染漢南柳色,有一片龍池雨。煙波余久許。尺幅霜綃,惹起鑒湖千緒。
對影問聲總可憐。筠櫳窣地碧如煙。畫羅裙子遠于天。
花氣冥冥春寂寂,湘紋裊裊月娟娟。更無人處漾愁偏。
今夕他鄉月,
遙看正上弦。
金波殷地涌,
玉鏡待時圓。
水宿頻推枕,
長歌獨扣舷。
微微風露下,
秋意已泠然。
岸漲魚吹沫,
山空石轉雷。
慘淡神州不可居,蒼茫攜手與君初。未堪熱血回東海,剩有高情薄太虛。蜃市樓臺千變幻,龍山風物一庭除。獨慚宿誼甘蜷伏,老向人間萬事疏。
水芰山花次第開,勞人風雨未歸來。微生冤憤空填海,蓋世文章屬上臺。藥灶藏身非負國,龍蛇起陸自能才。云關休影嗟宜早,一醉從教萬劫裁。
能文騎省幸鄰船,
多病中散自蕭然。
□橋鳥啼深竹里,
晴渚夢繞楊花邊。
難分桃杏春滿目,
不斷水月波如煙。
□須移居速相就,
已有的的新生蓮。
碧眼孫郎此建都
憑陵中國控全吳
危磯冒堞猶黃鵠
長鎖連江豈赤烏
霸業久隨流水去
客愁唯對楚山孤
太平城郭周遭在
戰壘荒荒隱綠蕪
乘風呼小艇,倚棹過前塘。
之子清標遠,蒹葭秋水長。
人煙浮落日,詩思逼重陽。
愛爾披帷處,青藜夜有光。
詩來執熱濯寒淙,剪剪西風破玉蓉。二十年間四方恨,不教東野化為龍。
我屋梅花為客栽,吟梅君獨未能來。山中欠了連床約,卻對西湖笑口開。
落筆何能觀堵墻,山間只合傲羲皇。慚君遺我湘枝束,愁與吟?一樣霜。
只個長行粥飯僧,
江南江北震乾坤。
而今又卻隨他去,
討甚楊岐八世孫。
蕙幌春前雨,
花竿晚后虹。
解珥墜青蟲。
去年曾借宿,
宋家東。
經始南風詠有虞,
落成候筦報秋初。
連甍盡撤編茅舊,
萬灶重新列屋居。
千里只今成保障,
一廛誰復等蘧廬。
何人袖出如椽筆,
為寫豐功揭里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