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府
遲日園林媚,孤亭傍水斜。綠苔明曲徑,淡柳暗平沙。
隨意窗前草,無名澗底花。主人息機久,服食效丹砂。
遲日園林媚,孤亭傍水斜。綠苔明曲徑,淡柳暗平沙。
隨意窗前草,無名澗底花。主人息機久,服食效丹砂。
風驚梧葉覺秋還,萬丈歸心到北山。
已許生平江海上,坐求功業簿書間。
頗聞都護刊銅柱,更喜將軍入玉關。
朝野清明無一事,相從那使酒樽閑。
摩天石為屏,結構因嵚崎。綠樹各爭長,山高樹亦隨。
入門不數武,積陰涼階墀。緣徑登愈高,俯樓眺且危。
蒼苔隱古跡,涑水留遺姿。空際鸞鳳翔,手摩心儀之。
丹崖不可見,琴臺猶有基。湖光忽掩映,天風吹紛披。
尋幽貴奧竅,固不厭險巇。牽衣陟絕頂,最下那敢窺。
少立喘稍息,揮汗神未夷。澗底見茅屋,四面流清漪。
林深日易昏,安得久留茲。一步一回顧,暮靄滋漫瀰。
終日一園閉,萬壑千巖奇。
蹉跌游戎血戰情,
郎官念念為蒼生。
何妨塞卻狼機口,
壘土新來變鐵城。
錦軸閑常卷,朱弦靜不張。西風簾下自然涼。況是怯秋人起、獨眠床。
語別雙歸燕,啼愁幾暮螀。小庭梧竹間青黃。一帶淡煙新月、接殘陽。
失路酒狂悲苦。目隨云去。
等閑畫閣似扁舟。單欠著、風和雨。
約定滄江煙樹。先傳鯉素。
莫將香粉笑鴟夷。天送與、藏身處。
不掛蒲帆緩緩行,秋風吹我到宣城。出山泉水潺湲急,可似山中徹底清?
六尺饑驅愺恅中,塵襟孤負對丹楓。敬亭上下雙溪水,曾照青蓮詠謝公。
茅店三間席作門,瓦盆新釀醉黃昏。西風打屋寒星射,添盡衾裯不覺溫。
磷磷碎石映流泉,隨意幽尋夕照天。獨木小橋當路出,倩人扶過水西邊。
波譎濤翻四壁傾,長風萬里挾舟行。
云霞飛舞迷金闕,星斗回旋拱玉京。
木石誰填精衛恨,蓬瀛孰解少君程。
田橫蹤跡杳如此,大嚼思吞海底鯨。
臨章樓畔唱歌頻,亂颯花枝記飲巡。定去揚州須說與,相憐還是故鄉人。
亂帆秋影半江樓,燕語滄涼傍客舟。便去揚州且明日,故鄉今夜有人留。
涼月出東林,流光皎如雪。
三五何明明,二八又將缺。
覿面未宜疏,況乃關山別。
千里孰起予,寸心為君折。
仿佛玉人情態,桃花淺醉春風。
咫尺女床仙樹遠,漫云宋玉墻東。
爭似猩紅寶襪,朝朝約向酥胸。
籬邊把菊玩遺芳,
未肯從渠入醉鄉。
五字句中窺屈宋,
七弦聲里到羲皇。
翻然思何苦,昨夜秋風高。良友念將別,幅巾邀此遨。
清梵隔寒流,亂蟬鳴古樹。誰知林下游,復得杯中趣。
池上暑風收,竹間秋氣早。回塘莫苦留,已變王孫草。
未墜高梧葉,初生玉井涼。愁心異潘岳,獨自向河陽。
不減阮家會,所嗟當北歸。厭厭敢辭醉,明發此歡非。
萬里不掛片云,虛空突出一竅。
雙髻峰跳上三十三天,拄杖子向十字街頭揚聲大叫。
炎炎六月火生冰,夜半日輪當午照。
堂坳瀉水介為舟,各自東西南北流。
萬斛舳艫泛溟渤,長風破浪天沉浮。
器量由來自不同,好惡不合恒相攻。
拔劍出門何所適,前有虎狼后虺蜴。
人生坎壈真可惜,青眼高歌向天碧。
道州民,多侏儒,長者不過三尺馀。市作矮奴年進送,號為道州任土貢。
任土貢,寧若斯。不聞使人生別離,老翁哭孫母哭兒。
一自陽城來守郡,不進矮奴頻詔問。城云臣按六典書,任土貢有不貢無。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無矮奴。
吾君感悟璽書下,歲貢矮奴宜悉罷。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從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賜,欲說使君先下淚。仍恐兒孫忘使君,生男多以陽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