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四首呈丁景舒 其三
籬邊把菊玩遺芳,
未肯從渠入醉鄉。
五字句中窺屈宋,
七弦聲里到羲皇。
籬邊把菊玩遺芳,
未肯從渠入醉鄉。
五字句中窺屈宋,
七弦聲里到羲皇。
在籬笆邊手持菊花賞玩它殘留的芬芳,不肯跟著別人進入醉鄉。在五言詩句中能窺見屈原、宋玉的風采,在七弦琴音里能體會到伏羲時代的境界。
把菊:手持菊花。
遺芳:殘留的芬芳。
渠:他,這里指別人。
屈宋:屈原和宋玉,戰國時期著名的詩人。
七弦:指七弦琴。
羲皇:伏羲氏,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閑適的生活狀態,周圍環境有菊可賞,詩人在文學創作和音樂欣賞中尋求精神寄托,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高雅的志趣和不隨俗的品格。其特點是意象典型、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對高雅文化的傳承。
滿院靜沉沉,微聞有梵音。不來陪客語,應恐壞禪心。母處歸全少,師邊悟已深。戒衣皆自衲,因講始停針。
千里煙沙盡日昏,戰馀燒罷閉重門。新成劍戟皆農器,舊著衣裳盡血痕。卷地朔風吹白骨,柱天青氣泣幽魂。自憐長策無人問,羞戴儒冠傍塞垣。
饾饤陰晴,乍中酒醒時,愁思如許。又倦柳千絲,做成煙雨。不信天涯今日里,昏昏都是垂簾過。鳩啼苦,竹粉翠樓,斜照猶駐。為語。傷春舊侶。恁薇壺練帶,消得朝暮。看村瀑如潮,林霏疑霧。好借一蓑湖上去,短篷綠罨鷗波路。山無數,冷光潑青詩句。甚處傳箋。看春事頓消,流水難準。又乳燕重簾,熟梅風信。漠漠倦雷煙柳外,和愁旋轉終無定。涼催暝,幽夢枕邊,低度云影。誰認。紅樓消損,過愔愔暮雨,猶自耽病。可淺試慵妝,染花奩潤。待證紫蕉山上事,玉啼點點從頭問。天涯近,霧絲漾成疏鬢。
千仞峰頭見日光,起揮袍袖拂青蒼。蠻天且喜浮云盡,拭目長安紫極傍。
龍巖重到臘殘天,欲訪丹成行滿仙。因睹曾公題刻妙,氣騰忠誼拂云煙。
晨起坐高齋,鳥啼幽寂破。小兒具文墨,信手供日課。既無寵辱驚,又不至寒餓。自量亦云幸,到此能幾個。更欲希世榮,所望毋乃過。蒲團正溫厚,得穩且安坐。
滿庭落葉似深秋,好鳥鳴時地轉幽。坐對青山才咫尺,會登絕頂望中州。風起楊花滿院飛,翠屏門外送清輝。蠻中好景非吾土,春燕來時客未歸。兩年三度客黔濱,前是秋冬后是春。新綠滿庭清晝永,好風時復送香塵。弱柳新梅蔭戶庭,好山門外列青屏。間關幽鳥鳴春晝,宛似家山把酒聽。睡起霜臺似水清,晚春風日弄新晴。笑看蟢子頻頻集,卻憶人家望客情。駐節黔中改歲華,四山重疊繞天涯。空庭獨坐聽鳴鳥,拂面春風吹柳花。
拜將封侯事幾回,朱輪鼎食總堪哀。東都建節西都騎,不信曾從夢里來。
當日樓臺無地起,誰知今日有高樓。紀群父子賡犪斧,膺泰仙人泛鹢舟。云氣遙籠監祿水,虹霓回帶馬殷州。悲歌莫怨齊王客,試聽星河檻外流。
星弁熒煌鼎足三,河陽春意十分添。和衷總是清時瑞,令節應須樂事兼。山徑晚陪瓊玉佩,訟堂夜醉水晶簾。羽書撤警年方熟,剩折梅花插帽檐。
湘雨湘田處處同,誰知公意與天通。愛民天亦憂民事,望歲公應喜歲豐。自古強兵先足食,從今積粟可平戎。關中事業非難辦,要看他時第一功。
感時愁見海氛迷,抱拙空知臥一溪。秋盡龍蛇還起陸,月明烏鵲正驚棲。儒冠本不閑軍旅,肉食誰能念藿藜。對子杞憂方一寫,明朝車馬又東西。樗散無能任醉昏,蕭然帶索掩衡門。荒庭久巳無綦履,上客何期共酒尊。籌國賴君三寸舌,著書強我五千言。擁衾相對渾忘寢,弦月微微上遠村。
冉冉飛霜綴綺裳,遙知諶母下丹陽。黃金鍊就三山藥,來采蒲花獻壽觴。
日日郵程記,驚心容路賒。風多帆鼓腹,灘險石磨牙。好鳥啼叢筱,游魚唼落花。溪山幽絕處,羨煞野人家。
昌黎集里知名久,山海經中取喻何。柱后惠文渠勿恃,只今散地亦投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