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雜詩四首
不掛蒲帆緩緩行,秋風吹我到宣城。出山泉水潺湲急,可似山中徹底清?
六尺饑驅愺恅中,塵襟孤負對丹楓。敬亭上下雙溪水,曾照青蓮詠謝公。
茅店三間席作門,瓦盆新釀醉黃昏。西風打屋寒星射,添盡衾裯不覺溫。
磷磷碎石映流泉,隨意幽尋夕照天。獨木小橋當路出,倩人扶過水西邊。
不掛蒲帆緩緩行,秋風吹我到宣城。出山泉水潺湲急,可似山中徹底清?
六尺饑驅愺恅中,塵襟孤負對丹楓。敬亭上下雙溪水,曾照青蓮詠謝公。
茅店三間席作門,瓦盆新釀醉黃昏。西風打屋寒星射,添盡衾裯不覺溫。
磷磷碎石映流泉,隨意幽尋夕照天。獨木小橋當路出,倩人扶過水西邊。
不掛著蒲帆慢慢前行,秋風吹著我來到宣城。從山里流出的泉水湍急流淌,可還像在山里時那樣清澈見底嗎?為了生計奔波在困苦之中,世俗的胸懷辜負了眼前的丹楓。敬亭山上下的雙溪水,曾映照過李白吟誦謝朓的情景。三間茅草店用席子當門,新釀的酒在瓦盆里,讓人在黃昏沉醉。西風吹打著屋子,寒星閃爍,加了很多被子也不覺得溫暖。水中的碎石閃爍,映襯著流泉,在夕陽下隨意探尋幽靜之處。獨木小橋出現在路中,要請人扶著才能走到水西邊。
蒲帆:用蒲草編織的船帆。
潺湲:水流緩慢的樣子。
饑驅:為饑餓所驅使,指為生活而奔波。
愺恅:煩惱不安。
塵襟:世俗的胸懷。
丹楓:楓葉經霜后變紅,稱丹楓。
青蓮:指李白,李白號青蓮居士。
謝公:指謝朓,南齊詩人。
衾裯:被子和帳子,泛指臥具。
磷磷:形容碎石有光澤。
倩人: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秋日出行,為生計奔波于宣城一帶。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平穩但普通人仍需為生活操勞的狀態,詩人在旅途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組詩以行旅為主題,展現了詩人在宣城的所見所聞所感。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也有對生活的感慨。在文學上,以其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反映了當時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心境。
萬點胭脂落日烘。坐間酒面散微紅。誰教艷質撩潘鬢,生怕朝云逐楚風。 尋畫燭,照芳容。夜深兩行錦燈籠。朱唇翠袖休凝佇,幾許春情睡思中。
花信風高雨又收。風雨互遲留。無端燕子,怯寒歸晚,閑損簾鉤。 彈棋打馬心都懶,攛掇上春愁。推書就枕,鳧煙淡淡,蝶夢悠悠。
少年心醉杜韋娘。曾格外疏狂。錦箋預約西湖上,共幽深、竹院松窗。愁夜黛眉顰翠,惜歸羅帕分香。 重來一夢覺黃粱。空煙水微茫。如今眼底無姚魏,記舊游、凝佇凄涼。入扇柳風殘酒,點衣花雨斜陽。
奐奐新宮,禮樂其融。爾德惟賢,爾□維忠。 為忠以公,斯筵是同。人之醉我,與我延賓。 奐奐新宮,既奐而輪。其固如山,其儼如云。 其寢斯安,□□□分。我既考落,以燕群臣。 奐奐新宮,既祭既延。我□□鏞,于以醉賢。 有禮無愆,我有斯宮。斯宮以安,康后萬年。
茅鴟茅鴟,無集我岡。汝食汝飽,莫我為祥。 愿彈去汝,來彼鳳凰。來彼鳳凰,其儀有章。 茅鴟茅鴟,無啄我雀。汝食汝飽,莫我肯略。 愿彈去汝,來彼瑞鵲。來彼瑞鵲,其音可樂。 茅鴟茅鴟,無搏鷅鶹.汝食汝飽,莫我為休。 愿彈去汝,來彼鳲鳩。來彼鳲鳩,食子其周。 茅鴟茅鴟,無ew我陵。汝食汝飽,莫我好聲。 愿彈去汝,來彼蒼鷹。來彼蒼鷹,祭鳥是徵。
東風吹夢春酲惡。瑣窗淡淡花陰薄。一夜曲池平。小窗云樣明。 綠輕眉懶暈。香淺羅衣潤。未見海棠開。卷簾雙燕來。
交刀剪碎琉璃碧。深黃一穗瓏松色。玉蕊縱妖嬈。恐無能樣嬌。 綠窗初睡起。墮馬慵梳髻。斜插紫鸞釵。香從鬢底來。
萍蓬蹤跡幾時休。盡飄浮。為君留。共話當年,年少氣橫秋。莫嘆兩翁俱白發,今古事,盡悠悠。西風吹夢入江樓。故山幽。謾回頭。又是手遮,西日望皇州。欲向西湖重載酒,君不去,與誰游。
客里匆匆夢帝州。故人相遇一杯休。疏梅些子最清幽。 雙綰香螺春意淺,緩歌金縷楚云留。不知妝鏡若為儔。
梅花似雪。雪花卻似梅清絕。小窗低映梅梢月。常記良宵,吹酒共攀折。 如今客里都休說。瀟瀟灑灑情懷別。夜闌火冷孤燈滅。雪意梅情,分付漆園蝶。
一抹煙林屏樣展,輕花岸柳無邊。連朝春雨漲平川。冬冬迎社鼓,渺渺下陂船。同事多才饒我懶,乘閑縱飲郊園。髻花敧側醉巾偏。時豐容卒歲,游樂更明年。
江梅占盡江頭雪。忍寒玉骨夸清絕。不似杜秋娘。婆娑秋水傍。 波光涵晚日。照影從教密。隱隱認遙黃。隔溪十里香。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爭小利,蝸牛角上竊虛名。一點氣難平。 人我盛,日夜長無明。地獄爭頭成隊入,西方無個肯修行。空死復空生。爭一作盡。
娑婆苦,長劫受輪回。不斷苦因離火宅,祗隨業報入胞胎。辜負這靈臺。 朝又暮,寒暑爭相催。一個幻身能幾日,百端機巧哀塵埃。何得出頭來。
西方好,隨念即超群。一點靈光隨落日,萬端塵事付浮云。人世自紛紛。 凝望處,決定去棲神。金地經行光里步,玉樓宴坐定中身。方好任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