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樂 其二
聞歡下揚州,
相送楚山頭。
探手抱腰看,
江水斷不流。
聞歡下揚州,
相送楚山頭。
探手抱腰看,
江水斷不流。
聽說情郎要前往揚州,我送他到楚山的山頭。伸手摟住他的腰深情凝望,江水仿佛都因離情而停止了奔流。
歡:南朝民歌中對所愛之人的昵稱,相當于“情郎”。
下揚州:前往揚州。揚州在南朝時是經濟文化繁榮的都會。
楚山:楚地的山,楚地大致在今湖北、湖南一帶。
探手:伸出手。
斷不流:斷絕不流動,此處以夸張手法形容離情之深,連江水都仿佛停滯。
《莫愁樂》為南朝樂府《西曲歌》名,多寫男女歡愛與離別之情。此詩應作于南朝民間,反映了當時普通男女間真摯的情感生活,是南朝民歌“兒女情多”特色的典型體現。
全詩以送別的小場景切入,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與浪漫的想象,生動展現了女子與情郎離別時的深情,語言質樸而情感濃烈,是南朝民歌中表現男女情愛的經典之作。
春泥軟熟步成黏,水外風光一頓添。
境為偶來生喜色,情緣久住失憎嫌。
黃鸝慣習沙鷗野,古木粗疏徑草纖。
更向樽中得真趣,天然柔旨不因甜。
傳瑞生光廄馬閑,使君冠蓋隔年還。
莫嫌屈產齒加長,少有甘棠身再攀。
白徑嶺前開驛路,哀烏星里望朝班。
鹽車過往繁如織,驥耳能忘一顧間。
膂力期方壯,功名付眾才。朝廷不能出,軒冕儻時來。
賢者皆知此,勞生亦念哉。暮年均暇逸,末路忍低回。
延閣通云漢,東垣接上臺。老成宜鶴發,絕足信龍媒。
脫落經綸際,從容里地開。圖書收舊素,池籞就穿栽。
松竹依陶令,兒童戲老萊。尚知南郡富,肯使少游哀。
詎有東家問,端思齒杖陪。會為三徑客,幽屏謝塵埃。
烈暑殊未艾,更籌初少添。
電光金作屋,雨氣瀑吹簾。
巢燕密誶語,暗蛩爭出潛。
何由掃氛翳,試使祝蜚廉。
巴蜀窮天險,驚君便向西。
長年勞賈勇,懸度約輕赍。
行止千金子,艱危萬丈梯。
自憐傾蓋舊,即事復睽攜。
一叟汲泉搖轆轤,老妻分水亦攜鋤。
青青宿草知春入,浥浥蒼苔過雨初。
勞力不應嗤強勉,養生何必待贏余。
白頭當作於陵子,身教兒孫種樹書。
溪云晴漠漠,野日晝陰陰。
燕翼飛高下,花房亂淺深。
和風快吹面,浄水喜清心。
極目傷千里,曾無楓樹林。
胥山樓閣半空虛,春雨秋風興有余。
溪女載花浮水艦,潮兒戴火棹雷車。
君尋故事應如夢,我得新詩欲信書。
正是霜天向搖落,拂衣猶自及鱸魚。
勁節四時好,此君常眼青。
影搖金破碎,聲動玉瓏玲。
方丈塵埃絕,高齋醉夢醒。
由來謀野意,不異在林坰。
顏駟縻三省,君山困六安。
宦游俱邂逅,行路正艱難。
去水爭還壑,凝霜苦敗蘭。
唯余青簡在,時為拂塵看。
伐樹商丘去被圍,似于庭檜特勤斯。
禹腰堯顙應遺魄,柏葉松身異曩時。
恭梓二三千學士,愛棠四十六孫枝。
攝衣下馬低回久,更就清風一誦詩。
繞郭蒼山高復重,東風朔雪曙云濃。
層樓已出紅塵境,到客寧知群玉峰。
萬樹羽儀翔白鷺,四原鱗甲動真龍。
玉樽清酒留終夕,更看山明霽后松。
長裾欲敝二毛侵,他日聞君東武吟。
騏驥老成方得路,梧桐焦尾始知音。
蓬萊著作蕓香馥,楚澤弦歌笛竹深。
七十封侯殊未晚,相看感激壯夫心。
青綬股肱守,毳衣方伯監。
威名真落落,碩望自巖巖。
道遠年如待,才長志尚緘。
家多二千石,會見集門凡。
掖垣星宿上清居,金馬文章次石渠。
雨定楓槐含秀爽,秋還樓閣長空虛。
上知景伯無人事,恩許黃香未見書。
不奈客嘲聊自解,下流仍復愧應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