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圣四年叨充鄉賦明道二年夏假副車于本郡今年夏忝外計于本道寔嗣世職八月行部率遵故常鄉老歡迎邀留累日徘徊舊地追惟疇曩因成拙詩二章題于行署 其一
不才惟侍高門慶,奕世皆為外計臣。鄉老相逢頻教我,盡忠思孝報君親。
不才惟侍高門慶,奕世皆為外計臣。鄉老相逢頻教我,盡忠思孝報君親。
曾入甘泉侍武皇
暫隨紅旆佐藩方
長承密旨歸家少
出使星軺滿路光
謀略久參花府盛
風流三接令公香
共言東閣招賢地
肯為詩篇問楚狂
凈幾明窗照綠蘿,鐘王遺跡自摩挲。雙鉤忽睹唐貞觀,八法爭傳晉永和。碣石譚天新麈尾,嚴陵披月舊漁蓑。彈歌漫作馮生嘆,剩有黃庭換白鵝。
畫史曾聞顧虎頭,詩情重睹鄭臺州。揮毫白練霜風起,研濯紅絲霧雨流。篋底靈文傳趙璧,尊前奇氣問吳鉤。羊裘莫漫披燕邸,昨夜星芒動斗牛。
南溟萬里海水黑,游人到此俱失色。詩卷空留天地間,珊瑚直沈波濤側。儋崖久已無名儒,峒黎豈復知蘇軾!況自貢道當時絕天家,南洋萬國已阻萬重沙。衣冠文采風流盡,言語侏禽教化差。不迎白虎周符節,且罰黃龍漢使槎。此時縱來青云士,如以衣裳賣越市。
世界烽煙炮火多,夷歌起時弦歌止。倘逢世上操觚人,不啻海濱逐臭子。誰知豪杰出蘆中,獨回窄袖乘長風。懷鉛握槧星洲東,大筆一掃萬塵空。漢、唐遺族有生聚,舜、禹苗裔非洪濛。身自南來心自北,應有悲歌哀家國。
狂瀾不斷歐羅巴,痛淚無窮波羅的。李、杜百篇寄遠郵,板蕩八章吟絕域。我從王子慕邱遲,亦在天南淪跡時。絕口不談寰中事,杜門罕馳海外詩。忽由圖里見君面,不夷、不夏匡解頤。想見擲筆雞林地,折盡浮海扶桑枝。孔融、德祖大小兒,賈山、鼌錯新相知。君也置喙于其際,令我聞之軒須眉。
云何避禍忽變計,朱公贖罪千金貲。南海雖得云霧披,此生未免付聾癡。今日閒情操選政,蛟龍島國平如鏡。星辰時從海底回,日月每向濤頭迸。七洲洋過接昆崙,昆崙奴奉陶峴令。鼠毫麋墨長髯來,犀角象牙奇物競。更聞炎方出翠毛,片羽值得黃金絳。君也見詩如見寶,滄海一釣連六鰲。
人生時事不稱意,浮沈一身無位置。惟有飲酒與放歌,足以幕天兼席地。二三素心共擘箋,傳之千秋成韻事。恨余阻隔萬重山,蓬萊可望不可致!題詩寄與海西頭,拍海鹍鵬云生翅。
鐘殘小院欲銷魂,
漠漠幽香伴月痕。
江上人家應勝此,
明朝更出小南門。
帝宮三五戲春臺,
行雨流風莫妒來。
西域燈輪千影合,
東華金闕萬重開。
南冠五老附嘉名,膺服遺山鑒別精。自署江東深有意,傷心何減瘐蘭成。
宣和遺事有誰知,云館星歸老淚垂。風月殘縑零落盡,得留新鄭幾篇詩。
雪窖魂消蘇武年,殘書分散洧川煙。白龜池上頹詩屋,誰更吳興問賜田。
寧草兩都卿云賦
不作六朝徐庾詩
剩馥沾李翱張籍
殘錦分江淹丘遲
身閒更喜交游絕,
三徑寥寥草樹荒。
但覺空門無住著,
不知塵世有炎涼。
吟殘海月生松壁,
定起山云滿石床。
何緣饑渴猶相累,
擬覓幽人斷谷方。
王孫神化筆通靈,
歷亂縱橫具典型。
寫盡滄桑無限恨,
悲歌慷慨不堪聽。
漫天風雪掩穹廬,客里誰來問起居。忽報鄉人喜新到,寄來猶是隔年書。
地上苦寒非故鄉,天明屋底滿衾霜。起來欲把吟須撚,凍斷渾無一寸長。
大海潮來獨倚欄
七千里外冷朝官
重提孔子尊王義
如日中天萬象看
婉畫循中道,
廉名集美譽。
直知能解事,
元為飽看書。
用法何庸盡,
頒條本自疏。
酂侯端許繼,
不問吐茵車。
鄉國久無望,仍存劫火馀。淚流雙眼盡,得見故人書。
片紙來天外,封題自廣州。開函不敢讀,一字一生愁。
泉頭十九年前住,
試看垂楊大幾圍。
猶是只雞招近局,
依然山鳥怪儒衣。
詩如上水船難進,
身似沾泥絮不飛。
屈指年華竟虛擲,
從前悔未買漁磯。
白水塘邊白鷺飛,龍湫山下鯽魚肥。
攲雨笠,著云衣。玄真不見又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