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潮人士衍說孔教于鮀浦,伯瑤見訪有詩,次韻答之
大海潮來獨倚欄
七千里外冷朝官
重提孔子尊王義
如日中天萬象看
大海潮來獨倚欄
七千里外冷朝官
重提孔子尊王義
如日中天萬象看
大海的潮水涌來時我獨自倚靠欄桿,身處七千里外的地方,朝廷的官職顯得清冷。重新提起孔子尊崇王道的義理,這教義如同太陽在天空正中,所有景象都清晰可見。
鮀浦:地名,位于今廣東汕頭一帶,古代屬潮州。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按原詩的韻腳和順序作詩回應。
冷朝官:指遠離朝廷任職,官職清寒;或指對朝廷事務的疏離感。
尊王義:孔子在《春秋》中強調的尊崇周王、維護禮制的思想。
如日中天:比喻孔子教義如正午太陽般興盛,普照萬物。
作者在潮州鮀浦向當地士人宣講孔教時,友人伯瑤來訪并贈詩,遂以此詩次韻回應。詩中可見近代士人面對文化沖擊時,致力于弘揚儒家思想的背景。
詩由景入情,先寫潮涌獨倚的孤寂,再轉寫重提孔教的熱忱,以‘如日中天’喻其興盛,主旨鮮明,突出作者弘揚儒家義理的堅定信念。
棺蓋三山草已萋,胡為蒿里卷仍攜。浮生有限駒過隙,往事無端水下溪。宰木春歸悲杜宇,墓門煙冷振莎雞。階前蘭玉森相映,寒食幽堂聽馬嘶。
不知朱記室,歲晚竟如何。老舅家誰托,孀親鬢已皤。林泉憂患少,京國是非多。為客幾時了,悲涼彈鋏歌。
蟫葉黏霜,蠅苞綴凍,生香遠帶風峭。嶺上寒多,溪頭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墻陰春早。初試宮黃澹薄,偷分壽陽纖巧。銀燭淚深未曉。酒鐘慳、貯愁多少。記得短亭歸馬,暮衙蜂鬧。豆蔻釵梁恨裊。但悵望、天涯歲華老。遠信難封,吳云雁杳。
齋房寂寂篆煙微,忽有泥金叩竹扉。一日看花傾白下,千秋奕葉振烏衣。彈將流水方成是,刖后連城始悟稀。最好鹿鳴歌宴罷,莫教恬澹與心違。
桃花流水赤城山,當日劉郎去復還。若道不如天上好,何緣二女憶人間。
馳道開香界,仙宮近紫微。泉清龍舊躍,松暝鶴知歸。畫壁荒苔雜,雕闌蔓草圍。雙幡門外直,猶想翠旗飛。
天高野曠瘴煙收,風急霜繁落木秋。箐道千盤臨戍堡,山城百雉入邊州。諸蕃樂歲休戎馬,孤館頻年望斗牛。夜半角聲吹激烈,紛紛涼月照人愁。
南國當珠斗,東山得袞衣。開藩龍虎地,敷政帝王畿。召伯多陰雨,君陳在紫薇。歸心先白屋,入夢即黃扉。海內難藏富,朝端有作威。蒼生瞻岳牧,令子贊庭幃。孝友陪張仲,文章接陸機。江山三楚是,花柳六朝非。北海尊能滿,西園賦不違。謝公墩咫尺,相賞及芳菲。
堯舜相為貴,不能屈巢由。掛瓢箕山樹,洗耳渭水流。四岳等朝榮,二女亦蜉蝣。黃綺臥商巖,目若無嬴劉。燁燁五色芝,可以飽千秋。如何崦嵫路,俛首建成侯。神龍雖自尊,饑則鰍繕流。寒蟬雖自眇,恥與鳥雀謀。
攬衣舊識雷峰路,不到雷峰四十年。步履得陪林下客,笑談真出世中仙。樓臺遠近來山色,村舍周回繞稻田。欲拚余生筑茅屋,學參黃蘗白頭禪。
才入瞿塘眼界寬,喜瞻城府綵云間。永安宮廢年華老,八陣圖荒日色寒。藩府教條頒郡邑,朝廷威德服羌蠻。關門鐵鎖今無用,軍士戈殳竟日閑。
月旦憑誰更品評,古今人物自成名。遙知嘉靖明倫疏,留與千年映汗青。
從來大智特閑閑,手足胼胝意不艱。千古夏王崇廟祀,浚川功用只隨山。為人心切屢忘家,力量方知有等差。莫信空山葬冠劍,且吟古屋畫龍蛇。
信息經旬忽已通,暮春新霽日和融。狀元枉駕殊非偶,侍御聯鑣豈易逢。小出未應迷咫尺,追尋空自惱兒童。飄然不盡山陰興,果若天留憶戴公。
曾聞東洛集耆英,想慕高人物外情。白玉堂中千載會,紫薇垣畔七星明。朝廷有道公多暇,尊俎相娛老益清。衰朽自知難并列,擬循綠野看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