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 其一二八
深成認賊將為子,可惜祖宗田共土。如今敗缺卒難收,浪死虛生長劫苦。
深成認賊將為子,可惜祖宗田共土。如今敗缺卒難收,浪死虛生長劫苦。
數載塵埋,猛提起、舊游堪怨。何曾并、雙鸞鏡里,畫眉深淺。綺窗朱扉依舊是,重來愿作梁間燕。似香消、一縷又重燃,絲難剪。
欄桿外,簾鉤捲。清露下,催銀箭。奈闌珊燈火,曲終人遠。殘雪曉寒如夢令,梨花夜雨回心院。問前身、金粟是何人,今生見。
深沈秘閣殿東頭,進退從容豈解憂。自愛伯陽為柱史,誰誇阮瑀在陳留。熙熙化日如春盎,湛湛恩波似海流。幾度金鑾曾侍宴,中官傳敕醉方休。
云葉銀箋雪色鋪,龍香墨汁漬金壺。凝霜兔穎犀為管,滴水蟾蜍玉作膚。揮灑謾誇騰紫鳳,退朝不覺墜金烏。還家更約諸仙侶,刻燭聯詩興不孤。
文字觀為般若光,威音那畔秘難彰。
杜鵑枝上相憐切,野鴨聲中過去忙。
平視風雷聊徙倚,寄生天地劇悲涼。
蕭蕭壞劫驚砂里,時比諸天日月長。
相對無言相對看,
無言相對轉相寬。
雷聲一夜驚春夢,
香到梅花味總酸。
石門木老勢槎牙,
曾見吳娃擁翠華。
底事秦宮與唐苑,
百年多屬梵王家。
西觀崚嶒勢不群,
送君步步出紅塵。
依稀猶似當年景,
曾否山靈問故人。
玉勒尋春日欲斜。山圍江郭水平沙。好著丹青圖畫取。去去。綠楊深處是蘇家。
行到垂楊逢繡閣。寂寞。美人東渡掩窗紗。簾下侍兒新打扮。試看。越中生女盡如花。
偶乘纖月落,都傍古簾旌。
葉底沾微露,墻陰弄小明。
避秋知夢短,近水斗身輕。
莫謂西風烈,明年草又生。
箬笠朝朝共頂天,憑高著眼見媸妍。始知西漢冥鴻翼,未結揚州老鶴緣。蜂背幽蘭真致主,馬銜秋草尚思邊。閑來萬事心灰盡,不信風吹燼又燃。
高談四座耳同傾,風味無如此曲生。懷抱自開還自放,秋光誰送又誰迎。衣冠敢謂非名教,草木何知也世情。聞說二裘開蔣徑,欣欣蘭菊向秋榮。
醉墨淋漓濕未乾,拂云雙玉倚秋看。別來嶰谷空林月,幾度凄涼篴里寒。
南山野老種瑯玕,錦籜初翻煙雨寒。盡是伶倫裁鳳管,蕓窗留得一枝看。
丹楹白扁照人開,
湖北封疆直面來。
入得界頭歡喜倒,
恰如身已到荊臺。
真妃夢破曉妝新,倦倚東風斗好春。燕子不來天又雨,幾回愁絕卷簾人。
幾枝點染竹籬新,一笑風前獨殿春。秉燭豈愁花睡去,微吟還有未眠人。
奇觀能生凈眼花,分明定里到君家。
大千一榻無離相,小別三春感物華。
密印伽陀驅癘魅,高樓海日隱朝霞。
希音可會稽生旨,商亂宮移一嘆嗟。
細雨窗紗,正夢里、風臺月榭。簾垂處、輕云淡抹,玉鉤不掛。吹去幾絲煙篆冷,飛來一幅瀟湘畫。染胭脂、微暈海棠花,陪幽雅。
頌鳳歷,恩波下。應告卻,鸞機假。算金風百廿,星橋雙駕。好會漫憐今夕占,離愁翻恨重黏惹。怪無端、烏鵲到人間,傳嘉話。
環海狼煙尚未休,江山半已付東流。
中華錦繡成灰燼,倭國錢財并化丘。
天意懲民皆失所,人心恩怨總沈浮。
劇憐戎首驅群士,尸骨如堆空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