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司訓見召次韻
箬笠朝朝共頂天,憑高著眼見媸妍。始知西漢冥鴻翼,未結揚州老鶴緣。蜂背幽蘭真致主,馬銜秋草尚思邊。閑來萬事心灰盡,不信風吹燼又燃。
高談四座耳同傾,風味無如此曲生。懷抱自開還自放,秋光誰送又誰迎。衣冠敢謂非名教,草木何知也世情。聞說二裘開蔣徑,欣欣蘭菊向秋榮。
箬笠朝朝共頂天,憑高著眼見媸妍。始知西漢冥鴻翼,未結揚州老鶴緣。蜂背幽蘭真致主,馬銜秋草尚思邊。閑來萬事心灰盡,不信風吹燼又燃。
高談四座耳同傾,風味無如此曲生。懷抱自開還自放,秋光誰送又誰迎。衣冠敢謂非名教,草木何知也世情。聞說二裘開蔣徑,欣欣蘭菊向秋榮。
每天戴著箬笠一同頂著天空,登高望遠能看清美丑。才知道西漢時像高飛避世的鴻雁,也沒結下如揚州騎鶴求仙的緣分。蜜蜂采背幽蘭真像是效力君主,馬嚼著秋草還想著邊疆。閑暇時萬事都心灰意冷,不相信風吹能讓灰燼復燃。高談闊論讓四座之人都側耳傾聽,沒有比這美酒更有風味。胸懷自己打開又自己釋放,秋光不知是誰送來又是誰迎接。不敢說自己的衣冠不符合名教,草木哪懂卻也有世態人情。聽說有人像蔣詡一樣打開柴門,欣欣然蘭菊在秋光中繁榮。
箬笠:用箬竹葉及篾編成的寬邊帽。
媸妍:美丑。
西漢冥鴻:指西漢時避世隱居之人,冥鴻比喻高飛避世的人。
老鶴緣:可能指如揚州騎鶴求仙之類的緣分。
致主:效力君主。
曲生:酒的別稱。
名教:以正名定分為主的封建禮教。
二裘開蔣徑:蔣徑指隱士的居處,這里可能指有人像蔣詡一樣開門迎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作者在經歷一些世事之后,處于一種相對閑適又感慨的心境。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穩,作者與友人交往,在被林司訓召見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體現了作者復雜的心境,既有避世的想法,又有對生活的感悟。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意象生動,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創作風格。
漫說丹砂乞轉精,安期瓜大幾時生。會令方寸無荊棘,火棗交梨亦易成。
窗戶俯澄潭,龍宮似可探。藤蘿棲鶻樹,瓶錫定僧巖。斜日疏疏磬,長風去去帆。只應輸野衲,長此臥煙嵐。
揉云剪水作風毬,夜落連明肯便休。舊說六花元未試,偶看一片上駝裘。
慈闈棄世已經年,九十嚴親雪滿巔。徒步一身辭北闕,苦寒萬里到窮邊。斗牛注目青霄入,葵藿傾心白日懸。后土皇天應眷念,蟻忱先已賦歸田。
浩浩風沙染素衣,古邕寥落意多違。秋從梧葉聲中盡,人在梅花香里歸。狂逸自逃彭澤宰,清高寧餓首陽薇。相逢莫負淋漓醉,杯酒能參物外機。
韶光強半已消除,嶠北芳華眼不辜。黃鳥穿林金閃鑠,紫荊鋪地錦模糊。持循畏簡催胥吏,整頓歸鞍戒仆夫。傳語東風為加意,少留花卉在東湖。曉風吹雨過溪南,春色晴光三月三。燕觜啄泥方汲汲,杏梢攲水正酣酣。樽庖冷落俱能耐,刀筆縈仍豈自甘。珠閣簾堂應好在,待教門外系歸驂。
乃諭乃止,蔡有厚喜。完其室家,仰父俯子。汝水沄沄,既清而瀰。蔡人行歌,我步逶遲。
逗晚鄰鐘忽報晴,已?三日踏泥行。攀髯空復隨鹓侶,奏賦誰當擬墨卿。紅日仰瞻三殿夐,浮云莫遣四山生。奉辭卻恐題詩誤,把筆頻教候啟明。
風雨不出門,人事頗周浹。高齋誦金文,虛晝了白業。登樓聊四望,新翠滿林葉。江南春欲暮,日月如轉睫。青山猶故人,浮世墮灰劫。誰能凌汗漫,長使幽意愜。
去問巴江水,荊門更向西。掛帆秋葉落,上峽夜猿啼。舊侶傷飄泊,新歡惜解攜。湘潭憔悴地,已恐旅魂迷。
故客塵書,中秋古月,不堪兩逼回腸。夜寒雙鬢,渾欲上清霜。長是相逢夢短,但轉作、醒處思長。勞佳問,潮生潮落,我已久非狂。堂堂,知歲月,遷星變日,始算豪強。看依舊黃花,陶令何方?昨夜凄歌暫斂,能幾日?又付重陽。甚時共、西窗薄酒,吟醉滿庭芳?
當年坡老謫黃州,與客曾從此地游。簫舞潛蛟幽壑底,船迎孤鶴斷磯頭。半篷月色冰輪曉,萬頃波光玉宇秋。三國英雄誰復在,一樽還為酹江流。
城南歸卜筑,長日共優游。水靜心偏遠,花明景自幽。平田無曲岸,濟世有虛舟。天地同悠久,丹砂不用求。
落日秋林竹樹稀,枝頭寒雀靜相依。爭如草畔?鶉樂,自啄霜蟲不肯飛。
化工金鑄巧,又換一鉤新。遠道傷游子,深閨喜拜人。影縣秋半破,明溯日西淪。正擬排宵看,裁詩莫厭頻。新月過初弦,冰輪次第圓。空中真見相,清極恍如仙。舊雨蒼苔地,新寒白露天。匡床延佇久,不覺屢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