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湖北界
丹楹白扁照人開,
湖北封疆直面來。
入得界頭歡喜倒,
恰如身已到荊臺。
丹楹白扁照人開,
湖北封疆直面來。
入得界頭歡喜倒,
恰如身已到荊臺。
紅色的柱子、白色的匾額光彩照人地敞開,湖北的疆界迎面而來。一進入邊界就歡喜至極,就好像自己已經到了荊臺。
丹楹:紅色的柱子。
白扁:白色的匾額。扁,同“匾”。
封疆:疆界。
荊臺:泛指楚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能推測詩人可能是首次進入湖北地界,對即將開啟在湖北的經歷充滿期待和喜悅。
這首詩主旨明確,就是表達進入湖北界的喜悅。其特點是情感直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詩人當時的心境。
隴山高共鳥行齊,瞰險盤空甚躡梯。
云勢崩騰時向背,此去秦川無別路,隔崖窮谷卻難迷。
同承太岳胤,俱值太平時。
丹陛懷趨計,滄洲負去期。
久貧成蹭蹬,多病惜支離。
宗分兼交分,吾知汝亦知。
江心天半寺,一夕萬緣空。
地出浮云上,星搖積浪中。
滴漚垂閣雨,吹檜送帆風。
旦夕聞清磬,唯應是釣翁。
還鄉兼作使,到日倍榮親。
向化雖多國,如公有幾人。
孤山無返照,積水合蒼旻。
膝下知難住,金章已系身。
獨立長堤上,西風滿客衣。
日臨秋草廣,山接遠天微。
岸葉隨波盡,沙云與鳥飛。
秦人寧有素,去意自知歸。
朝退常歸隱,真修大隱情。
園林應得趣,巖谷自為名。
野步難尋寺,閑吟少在城。
樹藏幽洞黑,花照遠村明。
海石分湖路,風泉遞雨聲。
性高憐散逸,官達厭公卿。
架引藤重長,階延筍迸生。
青門無到客,紫閣有來鶯。
物外身雖隱,區中望本清。
終難依此境,坐臥避鈞衡。
萬事不關心,終朝但苦吟。
久貧慚負債,漸老愛山深。
日月銷天外,帆檣棄海陰。
榮枯應已定,無復系浮沉。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
月云開作片,枝鳥立成行。
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
天臺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七百數還窮,城池一旦空。
夕陽唯照草,危堞不勝風。
岸斷河聲別,田荒野色同。
去來皆過客,何處問遺宮。
天降賢人佐圣時,自然聲教滿華夷。英明不獨中朝仰,梁城東下雖經戰,風俗猶傳守舊規。
多朝軒冕冠乾坤,四海皆推圣最尊。楚玉已曾分卞玉,嘗念蒼生如赤子,九州無處不沾恩。
未領春闈望早清,況聯戎閫控強兵。風威遍布江山靜,東南自此全無事,只為期年政已成。
帝念淮壖疫疹頻,牢籠山海委名臣。古來比德由無侶,多年疲瘵全蘇息,須到謳謠日滿秦。
三紀吟詩望一名,丹霄待得白頭成。已期到老還沾祿,朱門舊是登龍客,初脫魚鱗膽尚驚。
東來淮海拜旌旟,不把公卿一字書。曾侍晚齋吟對雪,唯恥舊橋題處在,榮歸無計似相如。
平生南北逐蓬飄,待得名成鬢已凋。寒浦一從拋釣艇,愁策羸蹄更歸去,亂山流水滿翻潮。
丹霄空把桂枝歸,白首依前著布衣。當路公卿誰見待,應念無媒居選限,二年須更守漁磯。
西去安夷落,乘軺從節行。
彤庭傳圣旨,異域化戎情。
瘴路窮巴徼,蠻川過嶠城。
地偏風自雜,天漏月稀明。
危棧連空動,長江到底清。
笑宜防狒狒,言好聽猩猩。
撫論如敦行,歸情自合盟。
回期佩印綬,何更見新正。
所尚雪霜姿,非關落帽期。
香飄風外別,影到月中疑。
發在林凋后,繁當露冷時。
人間稀有此,自古乃無詩。
君初離雁塞,我久滯雕陰。
隔閏俱勞夢,通宵各話心。
禁風吹漏出,原樹映星沉。
白晝常多事,無妨到曉吟。
何穴藏貞骨,荒祠見舊顏。
精靈應自在,云雨不相關。
落石泉多咽,無風樹盡閑。
唯疑千古后,為瑞向人間。
荒關無守吏,亦恥白衣過。
地廣人耕絕,天寒雁下多。
東西方自感,雨雪更相和。
日暮聊攄思,搖鞭一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