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濮惟清
洛社橋西第一家,
春風喬木護慈鴉。
君恩未報還嘗膽,
公事無窮亦看花。
詩句詠歌燒夜燭,
石泉評品煮新茶。
杜紅蘅碧蘭陵路,
有約相尋踏軟沙。
洛社橋西第一家,
春風喬木護慈鴉。
君恩未報還嘗膽,
公事無窮亦看花。
詩句詠歌燒夜燭,
石泉評品煮新茶。
杜紅蘅碧蘭陵路,
有約相尋踏軟沙。
洛社橋西邊的第一戶人家,春風中高大的樹木庇護著慈愛的烏鴉。君主的恩情尚未報答,仍如勾踐般臥薪嘗膽;公務繁多無盡,仍能忙里偷閑欣賞鮮花。吟誦詩句,徹夜燃燭;品評石間泉水,煮泡新茶。蘭陵路上杜若泛紅,杜蘅碧綠,我們約定好一同尋訪,踏著柔軟的沙路。
洛社橋:具體地名,可能為友人濮惟清居所附近橋梁。
慈鴉:烏鴉有反哺習性,此處以“慈鴉”象征溫馨的生活場景或孝道。
嘗膽:用“臥薪嘗膽”典故(《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指發奮圖強、不忘責任。
杜:杜若,香草名;蘅:杜蘅,亦為香草,二者常象征高潔或美好環境。
蘭陵:古地名,此處或指兩人相約出游的路徑。
此詩為贈友之作,具體創作時間未詳。從“公事無窮亦看花”“詩句詠歌”等句推測,或作于詩人與濮惟清交往期間,彼時濮惟清雖公務繁忙,仍保持雅致生活,詩人因感其品格而作此詩相贈。
全詩通過對友人生活場景的細致刻畫,贊揚濮惟清盡職勤勉與雅趣并存的品格,展現了文人交游的真摯情誼。語言清新自然,意象尋常卻意蘊豐富,是一首兼具生活氣息與人文情懷的贈友佳作。
八月九日天氣清,同文四海試群英。蟾宮愧我昔年志,蠶食看人此際聲。江左朱衣非是夢,海邊丹鳳擬先鳴。白頭已誤青袍拙,奕世科名覬后生。
壯圖曾此淚沾衣,老向人間混是非。得失功名春夢斷,古今榮利露華晞。身歸大塊茫茫眇,心向空門種種稀。莫說風檐爭寸晷,且將杯酒送斜暉。
江楓半赤。雨初晴、雁空紺碧。愛籬落、黃花秀色。帶零露旋摘。
向晚西風淡日。發蕭蕭、任從帽側。更莫把茱萸嘆息。且更持大白。
盥櫛趨寒路,
倉皇力易稀。
霜橋人少步,
曦木鳥群歸。
萬里浮萍客,
三冬薄絮衣。
歸來猶若此,
終日傍人扉。
燕子來時春事空,
杖藜來往綠陰中。
靜憐朱槿無根蒂,
開落惟銷一陣風。
白首尚求試,知君驅馬遲。
共當身賤日,相視路岐時。
春雁雨迷影,野棠風繞枝。
文章知有數,不敢問歸期。
秋。一葉飄來便是愁。良宵靜,況見月當頭。
秋。觸怵離心著處愁。風來也,獨是下簾鉤。
帶水難同李郭舟
鷦鷯枝上總勾留
新詩似錦惟緘恨
春夢如云半結愁
馬剪焦毛嘶紫陌
鶴盤瘦影叫滄洲
天空地闊容疏放
只有吾曹氣味投
月姊封銀界,
龍君幻玉壺。
江南三尺雪,
人道十年無。
長恨周人詠黍離,
不期親到閔周時。
一朝小雅廢將盡,
何處如今更有詩。
禹巡吾國三千歲,陳跡銷沉渺莽中。
豈獨江山無定主,苔磯知換幾漁翁。
恨未能離處士家,
香零玉墮觸情芽。
平生揾盡英雄淚,
慣向人間吊落花。
西風吹洋河,北風吹洋河,風水相激如鳴珂。
少年巳有四方志,今日果向窮邊過。
我有千里驥,可以空駱駝。
我有雙龍劍,當為斬黿鼉。
江山風景自殊異,肯把雙淚徒滂沱。
韓范亦是書生輩,豈必一一親揮戈。
千百年前老古錐,
鋤山钁圃示箴規。
蛇兒挑起無人會,
直截橫拋更勿疑。
寒天無計償宿逋,宋侯招我飲市壚。吟朋三五不期集,著衣倒屣相追呼。
玉釭萬杓傾凍碧,舉杯一吸長鯨如。人饌黃羊來朔漠,盈筐紫蟹推津沽。
談碑上追歐曾趙,琢句高壓王楊盧。歌聲遏云雜絲竹,繞樹驚起西飛烏。
幕天席地無不可,劉伶阮籍皆吾徒。朔風撲擔白日黯,盎盎一室春魂蘇。
有日吟篇積鉅軸,幾時社集摹新圖。宋侯英姿天下無,用世不辭官職粗。
樓船東指四萬里,蓬萊弱水成康衢。掉尾恣睢狎海熊,無情喜怒調園狙。
揮手行矣休躑躕,瞬經安息通遮須。標格棱棱竦華岳,襟懷浩浩傾江湖。
儒生報國文字耳,試看奉使西游書。只我偃蹇同瓠落,桑榆無術挽東隅。
頹然一醉萬事足,回頭凍月穿窗疏。
江舟泊危浪,江岸草霏微。寒風疾于箭,颯颯穿我衣。
潮聲日夜作,人去何時歸。長年事擊楫,感激海云生。
山川自流轉,奔逐空浮名。紛紛越南樹,愁殺春鳩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