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去岑溪,留別同鄉流人艾歸
知從北州遣,幾載作流人。
蠻內語偏識,天涯情自親。
離鄉無貴賤,共客識酸辛。
莫羨揚帆去,依然粵水濱。
知從北州遣,幾載作流人。
蠻內語偏識,天涯情自親。
離鄉無貴賤,共客識酸辛。
莫羨揚帆去,依然粵水濱。
知道你從北方州郡被流放至此,幾年來一直過著流放的生活。在這南方蠻地,你特別熟悉當地的語言;遠在天涯海角,同鄉之情自然更顯親近。離開家鄉后不再分貴賤高低,共同客居他鄉才深深體會到生活的辛酸。不要羨慕我即將揚帆離去,我們依然都在粵水之濱。
北州:北方州郡。
遣:流放。
流人:被流放的人。
蠻內:指南方少數民族聚居地區。
偏識:特別熟悉。
共客:共同客居他鄉。
粵水:泛指今廣東、廣西境內的河流,如珠江等。
此詩為詩人即將離開岑溪時,贈別同鄉流放友人艾歸所作。二人同因流放從北方來到南方蠻地,數載相伴共嘗艱辛,詩人臨別之際以詩寄情,記錄流放者間的特殊情誼。
全詩圍繞'留別同鄉流人'主題,通過描述流放生活的細節與情感,展現了亂世中游子的漂泊之痛與相互慰藉,語言樸實而情感真摯,是反映流放群體生存狀態的佳作。
一剎那際入正受,互參三世妙難思。
有情夢境依此住,無量劫海不移時。
任運行藏難掩覆,隨疑語默出思惟。
大哉無比金剛句,世罕知之我獨知。
濃翠濕衣三十里,渡谿知背幾重云。
忽驚寶構從空墮,便覺風光與世分。
夜久天香凝錯莫,庭閑花雨自繽紛。
他生曾伴安禪地,此夕樓鐘復共聞。
瞋恚現行時,無明所迷醉。
不知自之失,但見他人是。
如人在暗處,見外不見里。
大哉圣人學,事事必求己。
當年舉網得雙舄,想見胎仙風度幽。
朱頂顧吾今未識,長身意子是其流。
山家趣味無人共,王事經過作意游。
千里帝城何日去,不妨佳處且遲留。
高情與客憑欄處,便覺身藏語笑中。
已許此生當樂死,不辭老去坐詩窮。
遙知兵衛戎衣盛,只欠花輪小袖紅。
絕境天藏今日獻,千峰登睫豈人工。
此堂華構面層城,意趣追回萬古情。
落帽被嘲真有道,買金償謗亦求名。
黃庭卷掩凝香縷,畫戟門深列衛兵。
安用山林笑朝市,戲將軒冕寄余生。
平昔云岑在懷抱,而今懷抱在云岑。
聞泉偶爾成詩句,班草相看坐木陰。
古鼎自然無俗韻,朱弦真是有遺音。
羊欣不肯踏城市,背郭江村獨見尋。
法道陵夷賴典刑,此堂真有救時心。
坐令衡岳為嵩岳,便覺西林近少林。
面壁高風知獨振,薝花細雨為誰深。
故應弟子分皮髄,未愧駒兒善古今。
疆埸探騎斷犇埃,院落棠陰暗綠苔。
上疏乞閑追鮑靘,載書歸老繼吳恢。
爭懷父母三年化,愁見風帆十幅開。
勿剪青青堤下柳,念公遺愛手親栽。
湘上清山爽氣浮,開軒相對亦風流。
但工酣寢成疏懶,甚拙謀生太謬悠。
數筆江村供晚望,一蓑煙雨助詩愁。
借書知子能醫國,有志常先天下憂。
重城車馬氣成霧,隔水巖叢冷欲冰。
昨夜窺窗先有月,今宵對語偶無僧。
臘高鶴骨柴崖露,病起霜須逐旋增。
欲寫寶書驚力乏,阿慈能為掃寒藤。
繡衣天使志澄清,五馬賢侯見典刑。
公退鉦聲聞射圃,日高槐影覆閑庭。
共看酒蟻浮瓊斝,不廢花輪遶畫屏。
銀燭紅紗侵夜色,醉歸明月淡疏星。
識暗長嗟未燭微,坐令歸夢遶巖扉。
忽驚塵土登須鬂,已覺云山負衲衣。
孤坐知君扶瘦策,此詩慰我脫危機。
天藏鐘阜一區勝,乞與君儕為發揮。
照人風骨玉頎然,來慰衰途亦自賢。
肝膽秋光磨洞徹,齒牙岳色嚼芳鮮。
應傳畫里風煙句,更學詩中文字禪。
已作一燈長到曉,定然百衲不知年。
叢林爭致致不得,繭足徑來尋儼師。
幽境自能情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
清晨倚檻臨黃卷,五月亂山聞子規。
夙習尚嗟消未盡,壁間時錄和陶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