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子修二首 其一
疆埸探騎斷犇埃,院落棠陰暗綠苔。
上疏乞閑追鮑靘,載書歸老繼吳恢。
爭懷父母三年化,愁見風帆十幅開。
勿剪青青堤下柳,念公遺愛手親栽。
疆埸探騎斷犇埃,院落棠陰暗綠苔。
上疏乞閑追鮑靘,載書歸老繼吳恢。
爭懷父母三年化,愁見風帆十幅開。
勿剪青青堤下柳,念公遺愛手親栽。
戰場上偵察騎兵揚起的塵埃已斷絕,院落里海棠樹的陰影遮住了綠苔。我上書請求辭官,追慕鮑靘的做法,帶著書籍歸鄉養老,繼承吳恢的風范。大家都懷念父母官三年來的教化,愁緒中看著十幅風帆開啟離去。不要剪去堤下青青的柳樹,那是懷念您留下的仁愛,親手栽種的。
疆埸(yì):戰場。埸,田界,邊境。
探騎:偵察騎兵。犇(bēn)埃:揚起的塵埃。犇,同“奔”。
鮑靘(qìng):具體人物待考,應是一位有辭官事跡的人。
吳恢:東漢人,有載書歸老的事跡。
三年化:指為官三年帶來的教化。
遺愛:指留下的仁愛和政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但也有過戰事的痕跡。子修可能在任上為官三年,頗有政績,如今上書辭官歸鄉,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子修。其特點是用典自然,借景抒情,情感真摯。通過對友人辭官行為的肯定和對其政績的懷念,展現了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在送別詩中具有一定的特色。
金吾不禁元宵,漏聲更莫催曉。
襄陽輕薄兒,挾彈出大堤。嬉游向日暮,高唱白銅鞮。
夕陽影里東風軟,驕馬趁香車。看花妝鏡,藏春繡幕,百萬人家。夜闌歸去,星繁絳蠟,珠翠鮮華。笙歌不散,疏鐘隱隱,月在梅丫。
申國家庭作世程,教兒元不為肥輕。高堂鶴發需榮養,捧檄歸來一笑生。
著處歡迎恐相失,金華千人萬人出。舊恩耿耿新榮觀,阡陌駢闐委虛室。竹馬兒童擁翠旌,章縫弟子看雄筆。依依棠樹逼豐茸,朗朗玉山高崒嵂。郢中飛雪再徵歌,黍谷驅寒為吹律。君不見黃次公,承恩召見明光宮。五馬俄紆丞相綬,穎川父老何當逢。又不見蜀文翁,明經獎士鄒魯同。豈有皋比秋憲府,高懸水鏡摩層空。何限塵埃騰寶劍,幾從爨下賞枯桐。八詠之樓可搥碎,力追正始還龐鴻。縱橫越甸三千里,流風遺愛都如此。畏壘興思未足多,萬潭沉石徒為爾。我亦談經五伎窮,空山獨往攜孤筇。文章有神交者道,尊前豁達開心胸。朱霞半天何歷落,云夢八九殊春容。一似鍧鈜萬石鐘,又似森梢百尺松。孔文舉,郭林宗,千秋快士誰希蹤。平生不復駭真龍,神理綿綿欲往從。傳聞勝事畫難工,為賦菁莪繼國風,誰其采之達九重。
日高房里學圍棋,等候官家未出時。為賭金錢爭路數,專憂女伴怪來遲。
奕世雄題雁塔名,于今父子自師生。詞場魚貫真無敵,慶事蟬聯盡有聲。雅興莫追吳市隱,橫飛端繼紫微明。從來患盜驚鄰里,且喜三年鼓不鳴。
金蓮燭下看蛾眉,應是吳王半醉時。一自館娃宮壞后,仙魂都上落花枝。
千山回合平原少,云去云來忘昏曉。絕澗奔飛萬壑雷,丹楓蕭瑟一林鳥。獨坐長吟是阿誰,蹇驢騷客行遲遲。何來征舸江頭泊,無限秋光屬爾為。
一夜雪深一尺馀,平明鳥雀噪階除。移床漫向明窗下,圖得清光好照書。
我本林下人,城市少蹤跡。有癖愛看山,時來坐磐石。
憶我初來時,草木向衰歇。高槐雖驚秋,晚蟬猶抱葉。淹留未云幾,離離見疏莢。棲鴉寒不去,哀叫饑啄雪。破巢帶空枝,疏影掛殘月。豈無兩翅羽,伴我此愁絕。
昊天懵懵,四海洶洶。趙氏終衰,妖孽景從。我生不辰,咨嗟風雨。一木難支,勸君解組。妾身邀隱,君志盡忠。愿學仲連,甘蹈海東。舉世須眉,何殊巾幗。偏我婦人,尚知報國。有女貞潔,有男才良。素解大義,不負綱常。
歷劫塼殘趙家地,入手摩挲紹熙字。頹垣廢井萬斜陽,吉君錦囊作珍秘。紹熙明昌各一天,可憐紹熙才五年。孝宗廟號信無愧,可惜生兒非象賢。陽武崩堤河一變,南派入淮彼曾見。鵝湖鹿洞莫紛爭,坐羨徐君堪斲硯。
謾整巾袍,妄名清凈,放搎劣馬顛猿。利名叢里,徒炫有因緣。逐浪隨波日日,不曾澄,湛靈源。堪嗟訝,閑模閑樣,辜負慕玄玄。爾心還自忖,怕空遷日月,鬢雪垂肩。好撿情攝念,慧種心田。認取元初靈覺,常耕道、獵德綿綿。功三考,形神俱妙,灑灑證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