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中丞巡撫畿內
繡斧朱旗出未央,北門開府鎮漁陽。雪山萬里無烽火,析木高垂鳳闕光。
海內衣冠望不孤,笑談樽俎解兵符。將軍肯羨祈連冢,壯士休乘大宛駒。
古北黃花勢接連,墩臺何日息狼煙。留屯計策應先定,上苑曾傳諫獵篇。
伐鼓撞鐘樹羽旗,六騾沙漠遁歸時。已磨上谷山頭石,刻作中興破陣碑。
繡斧朱旗出未央,北門開府鎮漁陽。雪山萬里無烽火,析木高垂鳳闕光。
海內衣冠望不孤,笑談樽俎解兵符。將軍肯羨祈連冢,壯士休乘大宛駒。
古北黃花勢接連,墩臺何日息狼煙。留屯計策應先定,上苑曾傳諫獵篇。
伐鼓撞鐘樹羽旗,六騾沙漠遁歸時。已磨上谷山頭石,刻作中興破陣碑。
您帶著繡斧朱旗離開皇宮,在北方邊境開府鎮守漁陽。萬里雪山不見烽火,析木星高掛,映照得皇宮閃耀光芒。天下人對您寄予厚望,您在酒宴談笑間就能解除兵患。將軍不必羨慕霍去病的墳墓,壯士也不用想著去乘大宛的駿馬。古北口和黃花鎮地勢相連,烽火臺什么時候才能停止燃起狼煙。屯兵防守的計策應該先確定好,您曾像司馬相如一樣進諫。軍中擊鼓撞鐘,豎起羽旗,敵人如六騾般從沙漠逃竄而歸。已經磨好了上谷山頭的石頭,準備刻下中興破陣的石碑。
繡斧朱旗:指御史等官員的儀仗,這里代指出巡的官員。
未央:未央宮,代指皇宮。
北門開府:在北方邊境開設府署。
漁陽:古地名,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析木:星次名。
鳳闕:漢代宮闕名,這里代指皇宮。
衣冠:指士大夫。
樽俎:古代盛酒肉的器具,這里指酒宴。
祈連冢:指霍去病的墳墓,霍去病曾封狼居胥,其墓形如祁連山。
大宛駒:大宛的駿馬。
古北:古北口,長城重要關口。
黃花:黃花鎮,長城重要關隘。
墩臺:烽火臺。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升起的煙。
上苑:皇家園林。
諫獵篇:指司馬相如的《諫獵疏》。
樹羽旗:豎起羽旗。
六騾:代指敵人。
上谷:古郡名。
此詩創作于明朝,當時邊疆時常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朝廷派遣官員巡撫邊境以加強防御。徐中丞被派往畿內地區(今河北一帶)巡撫,詩人創作此詩為其送行,表達對他的期望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徐中丞巡撫畿內,贊揚其能力,期望他保境安民。詩中展現了邊塞的形勢和軍事活動,體現出詩人對邊疆問題的關注。在文學史上,它是一首典型的送別兼邊塞題材的詩歌,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畦衣我是出塵人,卜筑高堂與月鄰。
床上金刀香剪桂,篋中玉斧冷修輪。
寒癯破夢無嫌病,清白傳家不愧貧。
門外潮平船著棹,點頭老兔靜分身。
情謂之外兮言路那通,形殼之外兮模畫那同。
一方明有月,萬簌嘯而風。
其應而妙,其用而沖。
圖星之拱兮周羅而北,流水之向兮曲折而東。
癡坐頹然,山空壑干。
離微出入,偏正往還。
千年琥珀之松兮鶴巢夢冷,半夜珊瑚之月兮鯨??波寒。
全功及盡,借路何難。
轉步而回叢林也津津和氣,放口而說河漢也浩浩翻瀾。
道逢作者,誰敢相謾。
歸去家山雪未消,到時雪后翠棱高。
豁然直下斷三際,卓爾個中抽一毫。
化缽不妨游幻海,虛舟何憚駕驚濤。
因緣成熟袖雙手,莫學吾家敗酒糟。
屠蘇對碧溪,霜草露幽蹊。
顧我丘壑醉,知誰塵土迷。
蘿門窺窈窕,云磴履高低。
猿鳥未相棄,伴人煙樹棲。
山月轉松影,澗泉鳴夜窗。
清談虎溪遠,癡坐鹿門龐。
敵國終亡滅,邊城合受降。
晨鐘發秋思,同夢繞三江。
和氣從容一笑春,如公今是暫閑身。
伊蒲饌設無多客,薝卜花繁正惱人。
已遣爐熏通鼻觀,更分茗碗瀹心塵。
僧房長夏宜幽僻,杖屨頻來愿問津。
雪繞樓欄同楚些,梅將青子柳柔柯。
山林臭味入新語,風月膺胸遵古科。
夢付曲肱春困甚,乞如駢拇老閑何。
雨師雷伯情多妬,收拾陶家壁上梭。
松老皮皴,竹癯節棱。
發白遠山雪,心明長夜燈。
回機歷歷,隨用騰騰。
因緣妙觸初無礙,個是玲瓏巖下僧。
遠山之雪兮發毛衰白,大壑之秋兮眼棱寒碧。
水云肝膽兮佛世之燈,叢林事業兮祖宗之脈。
龍梭錦機,金刀玉尺。
諸塵三昧兮還我自由,二儀萬像兮與宅平出。
顛毛之絲,眼角之黐。
是身頹老,與世支離。
枯禪心了了,空劫鼻垂垂。
曉寒霜結,山川薄霽。
夜月行河漢,遲借伴還來。
機用妙不銷,彈指知音知。
蒼棱羼顏,璠玙蘊石而輝山。
老節歲寒,琥珀抱松而永年。
威音未興之際,混沌欲鑿之前。
叢林大義兮道尊百丈,剎海平潮兮月現三千。
我為你說法,你為我開田。
據坐松根石頭上,知音人信默心傳。
為僧??剞,與世支離。
目瞳青炯炯,頭發白絲絲。
劫空有句,真得無師。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萬像森羅一音說,何須特地掛唇皮。
將相兼文武,謙光接下僚。
輿情爭快覩,善頌適生朝。
勛業當興宋,謀猷永佐堯。
千秋迎壽母,忠孝稱金貂。
剎剎塵塵,隨應現身。
百川之月,百華之春。
阿你隨宜手眼快,更誰敢議骨頭貧。
道交德隣,主主賓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