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五一
為僧??剞,與世支離。
目瞳青炯炯,頭發白絲絲。
劫空有句,真得無師。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萬像森羅一音說,何須特地掛唇皮。
為僧??剞,與世支離。
目瞳青炯炯,頭發白絲絲。
劫空有句,真得無師。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萬像森羅一音說,何須特地掛唇皮。
作為僧人,生活與常人割裂,與這世間格格不入。眼睛清澈明亮,頭發已是白發絲絲。歷經無數劫數,有獨特的感悟之語,真正的領悟無需師從他人。借助功夫區分照與用,借助地位來理解和把握事物。世間萬象都能用一種聲音來表達其真諦,何必特意去多費唇舌呢。
??剞:此處可理解為與世俗生活割裂、獨特的狀態。
支離:形容與世俗不融洽、格格不入。
炯炯:形容眼睛明亮的樣子。
劫空:佛教概念,劫指極長的時間,劫空可理解為歷經無數時間的感悟。
照用:佛教術語,照指觀照,用指作用。
提持:把握、掌控。
森羅:紛然羅列。
此詩作者為宋代僧人正覺,宋代佛教禪宗發展興盛,強調個體的內心覺悟和對佛法的直接體悟。正覺本人倡導默照禪,主張通過寂靜的觀照來領悟佛法。這首詩可能是他為禪人或化主寫真時有感而發,表達對僧人修行境界和佛法領悟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宣揚一種超脫世俗、自悟佛法的境界,突出了無需言語、直指真諦的禪意。其特點是將形象描寫與哲理闡述相結合,在宋代佛教詩詞中體現了禪宗思想的特色,對研究宋代禪宗文化有一定價值。
玉潤珠圓憶素箋,香流嘴角尚依然。交游自詡多才俊,當日惟君最少年。不愁相望路漫漫,網上聊天亦盡歡。燕爾千金一刻夜,玉郎肩畔肯偷閑。
童子請纓日,老夫黃屋來。樓船何自下,麋鹿至今哀。
清都鐃吹犯宵寒,寶帳云龍度帝關。禁蹕忽傳天直北,仙山元在海中間。九門日月蒙嘉氣,六殿衣冠繪晬顏。翠輦歸來朝獻罷,千官齊拜未央班。
楓宸初拜命,江浙已馳名。到任君應喜,西湖徹底清。
誰將顏色領春光,競說開元第一妝。獨有佳人雪肌骨,亭亭清影月中芳。
十年江海上,英邁已超倫。斗酒辭狂客,千金壽老親。陰風吹北塞,明月照西秦。驛馬天涯去,中原花正春。
年來脾病苦相煎,酒伴詩魔更糾纏。五石江湖從瓠落,一身林壑且樗全。盡拋世事眠長日,試向仙方乞大年。借得瓊宮靈兔杵,西窗藥屑總如煙。
記得依稀是故家,興亡燕子說橫斜。楊絮漫天作飛雪,雪中一樹玉蘭花。
我在西秦子在吳,澄江千里夢魂孤。何時乘興重來訪,共倒花前酒一壺。
細紅如糝未全勻,洗雨梳風日日新。前度劉郎在何處,故林空鎖一枝春。
端居念物化,草屋秋風生。白云從東來,因之感浮名。素發已充領,世欲移聰明。窮無致用資,安事蜚英聲。塵埃失故步,老大懷弱齡。菁華不復妍,白日已西傾。撫時不能忘,徙倚當前榮。寒花媚幽歜,悵然傷我情。愴茲霜露早,寧知歲功成。
避世尋幽隱,山行十二峰。茅檐翠竹合,石徑碧苔封。溪漲一川雨,林深千尺松。遙聞漁父唱,未得一相逢。
半年病足懶登山,咫尺煙霞夢寐間。再到欲題新歲月,相逢爭識舊容顏。流過亂石清泉靜,飛盡浮云翠壁間。漫道坐來多渴思,一茶還待老僧還。
故山深處桂陰濃,云碓無人水自舂。玉友一尊為老伴,木奴千樹當侯封。宦途坎壈謀身拙,病骨支離觸事慵。早掛一帆歸去好,五湖煙?最情鐘。
故人吟鬢早侵霜,更奈連年走瘴鄉。憔悴只今毋汝惜,京華冠蓋盡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