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 春感
歲歲無如老去何,東城南陌強經過。不知誰唱歸春曲,斷得人腸不在多。
歲歲無如老去何,東城南陌強經過。不知誰唱歸春曲,斷得人腸不在多。
春影暗簾櫳,鐵馬敲檐逗遠鐘。隔著茜紗窗子望,朦朧,月照山茶分外紅。
曾記倚欄東,如雪花光照玉容。怎地封姨來沒信,匆匆,瘦盡梨花一夜風。
秋色千家帶郭昏,
英雄已矣霸圖存。
赭衣舊厭秦皇氣,
黃鶴空招宋玉魂。
夜冷一鐙懸佛閣,
月明雙旆閃軍門。
年來海國樓船靜,
尚有如山鐵騎屯。
文采佳人擅
千言下筆輕
琴心笑秾冶
劍氣倚縱橫
愛國同工部
陳書慕賈生
牛衣休下淚
戒旦正雞鳴
清江人物推陳謝,
不減當年孔與劉。
肯為賦詩仍作序,
要明吾子乃儒流。
朝行松林中,初陽含芬芳。
晚行松林中,新月生清涼。
林外何所有?白沙浩如霜。
沙外何所見?海水青茫茫。
遙山三兩重,淡如紙屏張。
明帆四五片,輕若沙鷗翔。
海風以時來,松籟因之揚。
和我讀書聲,空谷生瑯瑯。
藉此碧苔茵,如在白云鄉。
清游不可負,哦詩慚孟光。
細雨疏煙冒廣池,危亭晨坐冷侵衣。秋風不作羈人便,波面蕭蕭柳葉飛。
蜻蜓漆墨蝶金黃,上下波間有底忙。不及柳陰雙白鷺,終朝伴我立溪傍。
露蓼風蒲匝四阿,欠盤無數覆清波。丁寧舟子徐移棹,枉碎池中綠錦窠。
池邊衰草化秋根,螢火多于五月蚊。看久驚風忽飄散,樹頭金燼落紛紛。
日日池頭望綠波,秋聲蕭瑟欲翻荷。已驚寒露朝來重,零落紅蕖水面多。
恰恰鶯啼,喃喃燕語。商量欲倩東君住。荼蘼架外草青青,綠蔭如幄遮來處。
小夢初醒,斜陽易暮。微行悄步看他去。一溪花瓣水聲長,誰知即是春歸路。
長安女兒年十三,
丁香初結香猶含。
似學琵琶曲未熟,
參差纖指畫妍腹。
袖底眉尖別有神,
移裾轉步不動塵。
昨宵猶映簾櫳立,
今日重過解避人。
清歌可聽不可親,
玉顏時時含薄嗔。
如珠細吐珊瑚唇,
一字三刻停梁塵。
少年黃金賤于土,
懷袖經年誰敢陳。
多情正在嬌癡處,
四坐逢迎愁殺人。
曲巷低窗云色暮。節近黃花,又下凄涼雨。長記江南楊柳渡,孤篷剪燭曾聽處。
悔別翻將書信誤。雁落吳天,已是愁難訴。今夜長安千萬戶,相思不為砧聲苦。
拄杖生根挑不上,
缽盂無底滿盛歸。
凈名何用空惆悵,
哭罷香嚴也不知。
頭蓬松兮郡辨,
耳卓朔兮莫窺。
渡口船回人借問,
寒山南畔石橋西。
憶初結發時,期與同百年。
詎料萬里別,信音何緲然。
欲化山頭石,望望雙眸穿。
徒勞清夜魂,時時到君邊。
歡娛宛如昨,諧于指下弦。
晨雞遽驚起,空使涕淚漣。
擁衾發長吁,斜月窺窗前。
乾坤百戰地,晴雪擁雕鞍。
談笑秦人策,蕭條楚客冠。
長途游已倦,薄宦去猶難。
請疾憐雙鬢,銜恩愧一餐。
淮西鞭弭急,岳下羽旄寒。
落木天俱遠,孤城水更蟠。
軍聲鵝騖散,烽堠桔槔殘。
馬上征夫淚,關山況北看。
一月探會稽,二月了西湖。五日登西目,十日瞰天都。醉中逢山神,長笑捋其須。渴飲仙人漿,寒分王女襦。
奚囊雖小狹,所貯盡奇珠。世無售珠人,欲開復踟躕。前者道新安,有客貌類胡。發篋玩三日,略以寶其膚。具眼非無人,要與慧眼殊。持此試江郎,江郎售也無。
一病袁小安,五載江猶淹。宦味朝朝盡,鄉思刻刻添。有愁到眉棱,無工削爪尖。枕書調倦眼,照影鑷霜髯。東齋草滿徑,西堂灰一簾。鼠子溺書篋,侍兒匿牙簽。少婦乞畫眉,雙腕痛花僉。管城頭轉禿,空閨笑無鹽。
俗吏貌態工,末世禮法嚴。饒他潘與陶,風流豈得兼。
擬繡平原欲買絲,
偏逢驪唱落花時。
一鞭芳草西湖路,
萬里羈人故國思。
東都籍甚汝南許,
人物嘗更月旦評。
后嗣流傳齊一變,
如今推步有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