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青巖入都
擬繡平原欲買絲,
偏逢驪唱落花時。
一鞭芳草西湖路,
萬里羈人故國思。
擬繡平原欲買絲,
偏逢驪唱落花時。
一鞭芳草西湖路,
萬里羈人故國思。
本想繡出平原的美景正打算買絲,卻偏偏在落花時節聽到離別的歌聲。揚鞭策馬走過芳草萋萋的西湖小路,萬里外的游子心中滿是對故國的思念。
擬繡平原:構思描繪平原的錦繡景色
驪唱:指《驪駒》之歌,古人離別時所唱的歌,后泛指離歌
一鞭:揚鞭策馬,指騎馬出行
羈人:客居在外、漂泊他鄉的人
故國:此處指故鄉或心中眷戀的故園
具體創作時間未詳,當為作者與友人李青巖于暮春時節在西湖邊送別時所作。李青巖將赴京城(入都),作者觸景生情,借詩抒發離別之思與對友人遠游的關切。
詩寫暮春送別,以‘欲繡’與‘偏逢’的矛盾起筆,繼以西湖芳草路的具體場景,收束于‘萬里羈人’的故國之思,層層遞進,將個人別緒與游子情懷交織,情感真摯,意境悠長。
文殊盡力一問,維摩結舌無言。
布袋長時落魄,飲光論劫坐禪。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離唇邊。
四個合成兩個,三錢置得一錢。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微雨打扁舟。天氣初秋。最難為客五更頭。回首家園何處也,夢繞秦樓。
倚枕聽江流。雁唳蘆洲。離情如水幾時休。誰似鴛鴦滄海上,不解離愁。
夜吟方倚樹,曉夢已入竹。
風鈴散疏聲,懸燈照凄綠。
頗欣謝塵事,息仰在深谷。
跡感鎩羽禽,狂驚失群鹿。
窮鄉此留滯,樂歲苦躑躅。
豈念懷與安,徒成歌復哭。
隴頭汨汨水長流,
白草黃云總是秋。
月下征夫吹篳篥,
曲中多半奏涼州。
渺渺舟航不計程,夷中山水未通名。千形萬狀爭呈怪,吐霧興云顯厥靈。
簫鼓繞船溪子笑,衣冠過峽野人驚。全憑信義為戈甲,不怕夷酋膽不傾。
平生行止只由天,敢把頭顱歏老年。云樹兩崖遮日月,關山千里冒風煙。
蠻郎赤腳爭來迓,麋鹿窺人不近前。莫道老夫非鐵漢,寸心非鐵不如堅。
迢迢來路奈渠何,一棹風煙兩鬢皤。百轉溪通夷獠境,萬重山隔犬羊窩。
潭深灘急長蛟占,樹古崖高怪鳥歌。跋涉不愁人笑我,聊因跋涉得詩多。
眼底風光可縱觀,舟人容我暫盤桓。云煙斷鎖千山外,天地重開一境寬。
豺虎遠潛驚鼓角,夷蠻相率拜衣冠。生平不接懷金客,明月清風載滿船。
李徑桃蹊次第開,
秾香百和襲人來。
春風欲擅秋風巧,
催出幽蘭繼落梅。
懶翁老白結忘年,秋入淡煙疏雨天。
醉把黑甜圓個夢,時將草圣放些顛。
杖藜還盡溪山債,杯酌結交風月緣。
梭督青童馳訥槧,鱗煩紫吏饋雄篇。
金華都似一楪大,卻貯兩枚詩酒仙。
樓俯三江闊,堂開十畝寬。
晚煙屯屋角,新月出林端。
翠影修篁密,香風老桂寒。
何時重到此,盡日倚雕欄。
道士崇虛六翮飛,
鵝群掩素草書稀。
隑州賦共筠籠至,
絕勝山陰野雉肥。
箕潁文章士,儀同社稷功。惟公承慶裔,有意振家風。祠祿真崇道,郎潛嘆老馮。傷心循吏手,赍志九原中。
宦達推公早,丁年備皂衣。幾為銅虎去,終向石橋歸。齊國世臣少,貞元朝士稀。松風談笑地,回首倍歔欷。
禊日休臨水,春風合在山。山光無曉暮,為我獨來還。
冥冥天地色,縮縮古今情。所遇多陳物,誰能郁化精。
春與春相接,風光自發陳。悲時成既往,適我盡皆新。
玄崿流新潤,煙林發舊華。襟顏姑一寄,涯角且為家。
風月同幽谷,林泉共小園。只宜招士隱,不足為人言。
山色看看翠,松風聽聽清。眼中無俗韻,谷內有禽聲。
分風宜密岫,穿月賴疏林。微照同幽意,輕吹中遠心。
西林懸細月,亦愛此松風。淡掃春蛾黛,含情獨向東。
秋魂無定止,春夢偶相持。夢斷如花落,從風不自知。
檳榔花落鷓鴣愁,
苦竹黃茅盡打頭。
記得五更騎馬去,
瘴花香入古云州。
一往尋春到了期,戀誰香夢苦支頤。
人間別有迷樓在,花外何關杜宇啼。
嬌入鬢,麝平臍,定魂蜂蝶去猶疑。
危闌正與斜陽近,腸斷東風不自知。
活法公家論,東萊蓋有承。
先生真伯仲,小子愧云仍。
昧昧鼠為璞,紛紛蟲語冰。
今朝方見佛,平日謾依僧。
堂上奉盤匜,堂下執箕帚。
且復手紡績,且復躬井臼。
婦職有當然,非以悅人口。
所嗟命不猶,齊眉失白首。
念彼泉下人,身死骨未朽。
惻惻摧心肝,孤鐙十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