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住坐臥三十二頌 其一 卯粥
普目不拘開合眼
意光何必待天明
眾人未起我周布
行益資他腹自膨
普目不拘開合眼
意光何必待天明
眾人未起我周布
行益資他腹自膨
普遍的覺照之眼不局限于眼睛的開合,意識的光明又何必等待天明。眾人還未起身時我已周遍分布,行持利益他人自會讓內在充實飽滿。
普目:普遍的覺照之眼,指超越形骸的內在覺知。
意光:意識中的光明,喻指禪修中的明覺狀態。
周布:周遍分布,指禪意遍在、無有遺漏。
行益:行持利益之事,指日常修行中的利他行為。
膨:此處非指腫脹,而是形容內在充實飽滿的狀態。
此詩為宋代禪宗僧人釋印肅《行住坐臥三十二頌》組詩之一。該組詩以日常行止(行、住、坐、臥)為切入點,闡述禪宗'平常心是道'的核心思想。'卯粥'指卯時(清晨5-7點)煮粥之事,作者通過這一具體生活場景,強調修行不必拘泥形式,日常起居皆是禪修契機。
全詩圍繞'卯粥'這一日常活動展開,以'不拘開合眼''何必待天明'等句破除對形式的執著,以'周布''腹自膨'喻示禪意遍在與修行自得。體現了禪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修行觀,語言通俗而義理深刻,是禪門頌古的典型之作。
三十年來共葛藤,
如今蓮社冷如冰。
茶瓜櫻筍游山會,
從此齋廚欠一僧。
赫赫明明,德與天通。施于孫子,福祿攸同。
日靖四方,民和年豐。有秩斯祜,申錫無窮。
出關人拜令公祠
南客才名塞上知
贏得弓衣齊繡遍
春風楊柳小蠻詩
塵世頻年苦亂離,
幾多良會誤佳期。
玉繩河畔牽情夕,
錦字機中織怨時。
不信風波天上穩,
徒傳環佩夜來遲。
人間乞巧終輸巧,
枉度金針五色絲。
逆旅人家近野橋,
偶因秣蹇暫消搖。
村翁不解讀本草,
爭就先生辨藥苗。
費盡黃金匝地鋪,
算來十笏只區區。
無端尚被西鄰責,
何況商量《益地圖》。
白沙一路接長坡,處處蠶桑處處禾。過午野田啼鳥歇,楝花風送踏車歌。
長揖耕夫問牧龍,蒼峰東指塔重重。郵亭歲遠無門榜,破屋墻邊四五松。
細風吹雨散還收,四月輕寒正麥秋。梅子已黃蠶巳熟,滿村桑柘叫鉤辀。
江外參差列萬山,
我家深在萬山間。
好山正不用錢買,
但要未老身先閑。
長江比愁終似少,
江水能回愁不了。
扁舟何日過西陵,
鄮山佳處吾歸老。
驟見累侯印
遄聞趣相裝
相期終古事
未用暫時香
清論玉霏麈
高眠雷撼床
前魚又堪笑
紅袖泣龍陽
酷憐風月為多情,
還到春時別恨生。
倚柱尋思倍惆悵,
一場春夢不分明。
數雁來山外,聽鶯立柳邊。
黃麻金馬詔,青史玉堂仙。
步屧風林春事深,田家結社幾相尋。每從更老宣皇諭,稍罄江湖戀闕心。帗舞觀時分柘影,叢祠祭罷對枌陰。詼諧割肉論陳事,潦倒能辭霜鬢侵。空門結約對菩提,出郭言旋日已西。酒醒尚憐花似醉,歌停時聽鳥分啼。江山處處供吟藻,風月悠悠屬品題。借問當年點也意,白云回首惠休棲。山中長夏自伊吾,令節俄傳沼上蒲。駐色仙標同藥餌,輕身靈液謝藜扶。已聞海屋增還算,更羨安期長道軀。四世祇令聞畢命,千秋寧許賀家湖。仙女溪邊漢使槎,秋光如練漾云霞。蒹葭露冷黿鼉穩,島嶼風驚雁騖斜。蘭槳夷猶煙水合,錦帆縹緲斗牛賒。憑誰指點支機石,歸向君平肆里誇。真人自昔本忘機,煮石餐霞事亦稀。九轉功成人已去,一丘丹灶是耶非。參同何處訂平叔,靜定徐當叩子微。看取坎離交媾后,嬰兒姹女莫教違。陰風吹雪滿杉山,清賞憑高出玉寰。寒倚半空飛閣外,光搖百尺畫闌間。剡溪欲訪饒清興,梁苑分題判醉顏。獨羨山公多郢曲,調高能使和人艱。半畝松陰隱綠坡,青山云物晝峨峨。春深雨露栽培厚,歲晚冰霜節操多。不羨椿枝傳添圃,長疑桂影拂銀河。秦封丁夢當年事,摩頂餐脂鬢未皤。何處山家景最幽,金城珠樹印滄洲。參差樓閣慈云合,掩映溪山法雨浮。炎暑何能侵此地,清涼祇擬對新秋。獨憐河朔為流者,何處相期汗漫游。丈人家世本神仙,異代長生復此筵。谷有紫芝供白鹿,身隨玄鶴駕蒼煙。松關習靜風塵穩,蘭省傳芳雨露偏。記取五千從此始,函關望氣是何年。
梅向南枝發,堪思寄隴頭。
春風吹繡帙,曉日蕩簾鉤。
惜別猶馀淚,談禪未解愁。
何時一尊酒,剪燭話西樓。
東下萬里水,此山橫一樓。
岷峨大江塹,漢沔古時州。
仙者已黃鶴,野人空白鷗。
吾將攜鐵笛,吹破四天秋。
太白神仙謫,騎龍任去來。
如何鸚鵡句,移到鳳凰臺。
天地豁雙眼,江山歸一才。
時平烽傳絕,楚塞跨雄哉。
他鄉苦憶病維摩
皂帽藜床歲月過
春到竹林無酒伴
悲來土室只高歌
柴桑甲子同元亮
筆冢風流繼永和
誰共扁舟橫鐵笛
滄江閑理釣魚蓑